摘要:《帕夫雷什中學》一書是蘇霍姆林斯基傾其一生心得的一部代表作,書中詳細闡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辦好一所學校的各種教學措施和經驗。本文作者聯系讀書思想觀點討論了環境、美育、教師素質對職業學校學生全面發展的意義。
關鍵詞: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全面和諧發展;職業學校
蘇霍姆林斯基(B·A·Сухомлинский,1918~1970),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享有“教育思想的泰斗”的美譽。蘇聯政府曾授予他兩枚列寧勛章、一枚紅星勛章、多枚蘇維埃聯盟勛章和蘇聯教育科學院通信院士的稱號。他長期從事教育活動,給人們留下了41部著作、600多篇論文和近1200篇文藝作品。其中,《帕夫雷什中學》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本書,是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任教33年、擔任校長26年的工作總結,是他一生心血與智慧的結晶,集中體現了他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理想。
該書除前言外,共有7章,分別從德、智、體、美、勞幾個方面全面、系統地總結了他的全部教育思想,尤其是其核心教育思想——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這也正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所倡導的。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所采用的很多教育方法和所堅持的教育理念,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就已經探索和實踐了。例如,他把學生德、智、體、美、勞和諧發展與培養學生的個性結合起來,使學生得到整體的和諧的發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等。甚至有些在今天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眼中只是理想的事情,在當時的帕夫雷什中學卻已經辦到了。可以說,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當時就是一種創新。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種符合社會和教育發展趨勢的、反映了教育本身規律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對于我們現在探究的教育理論而言,仍然具有很強的借鑒和指導作用。就職業教育而言,該書中所提及的先進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也同樣能夠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以下筆者從書中所介紹的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環境對于職業學校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影響
蘇霍姆林斯基曾在該書的第二章中強調環境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他說:“學校的物質基礎和自然環境都是教育、啟發、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書中他把環境分為了“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個方面,同時他又指出二者相互協調配合,才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從物質環境上看,目前職業學校的教學設備條件只是基本具備,但面對日新月異的教育發展形勢,我們的職業學校硬件設施還有很多不足,客觀上限制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因此,職業學校應該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完善的物質學習環境。
從精神環境上看,職業學校的學生缺乏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現象也一定程度地存在著。如學生活動小組流于形式,學生課余時間無所事事,缺乏集體觀念和團結協作精神,只知道死記書本理論,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缺乏遠大理想,沒有刻苦發奮的動力。筆者認為,這是我們教育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做法主要有:經常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生活,參與各種勞動,提倡大量閱讀和課外實踐。而我國很多職業學校甚至現在都沒有做到這些。
美育對于職業學校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在該書中強調美育的部分是筆者感觸較深的。他把美育稱作“情感教育”,美育“是教會孩子能從周圍世界(大自然、藝術、人們關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摯,并以此為基礎確立自身的美”。他認為:“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的源泉”。筆者非常認同這句話,而且覺得美育對于教育系統而言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也是一個經常被人忽視和遺忘的部分,在職業學校尤為如此。現在,我們幾乎很難在職業教育教學中找到有關美育的內容。根據該書中第七章“美育”的內容,我們可知,美育通過各種特有的手段和途徑對學生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教會學生認識美,在此基礎上培養美的情操、美的修養,塑造美的心靈。一個學生只有在擁有了美好的心靈和優良人格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地實現“全面和諧發展”。因此,美育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如果缺少了它,學生的全面發展就無從談起。因為它對于學生擁有美好的精神世界,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學習和面對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育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也是同樣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我們可以把“美育”和“勞動教育”有效的結合起來,通過勞動來陶冶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同時培養學生感知和領會美的能力,進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創造美,為全面發展做好應有的準備。
教師素質對職業學校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該書中,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到:“一個好教師要精通某項勞動技能,并且是這項工作的能手。十分重要的是,學校里要有出色的園藝家,有醉心于機器的人,有電工技術專家,有細木工,有喜歡教學實驗園地作業的植物栽培家。一所好學校里,每個教師都應當有從事某項勞動的熱情。”在當前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水平明顯下滑的情況下,這句話對于我們職業學校教師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最好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職業學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技能,同樣也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教師不僅應該具有扎實的技能,更要有育人的責任感,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筆者還認為,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好教師”的標準和我們現在對“雙師型”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是非常相似的。
從現實情況看,我國職業學校的有些教師或多或少地還存在著“動口不動手”、“會說不會做”、“熟悉書本不熟悉市場”、“懂得專業而不懂得行業”的現象,教師的責任感普遍不高,就很難保證“上機能操作(操作工型),上崗能運作(師傅型),上臺能動作(部門領導型)”的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質量的高低有著密切的聯系,職業學校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特別是自身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努力成為合格的“雙師型”教師。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職業教育更加健康快速地發展。
作者簡介:
陳淼芳,湖南農業大學科技師范學院2005級碩士研究生。
唐玉鳳,湖南農業大學科技師范學院2005級碩士研究生。
(本欄責任編輯:謝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