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建筑業對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知識體系的要求,認為培養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寬、職業道德良好的滿足市場需求的合格的工程造價專業應用型人才是我們教學的目標,針對此教改目標,本文詳細地闡述了改革的具體內容及實踐。
關鍵詞:工程造價;教學改革;工程實踐
問題的提出
工程造價專業是適應工程建設造價工作的需要而產生的。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造價專業知識體系是跨學科和專門化的統一、學術性與實踐性的統一、技術與經濟的統一、工程與管理的統一。目前工程造價專業人才非常奇缺。依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02年),2002年我國建筑業在崗總人數為35978426人,專業技術人員人數792329人,專業技術人員數占在崗總人數的比例為2.2%(施工、造價、材料等),[1]其中專門從事造價工作的人員就可想而知了。浙江省作為建筑業大省,到2004年底為止,有注冊造價工程師3000多人,17800多人取得造價員資格證書,[2]原有與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的預決算管理人員數量不足,而且層次結構及知識結構也極不合理,無法滿足現代工程建設對工程造價全面管理的要求。一方面是人才缺乏的工程造價行業,另一方面卻是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的畢業生一時很難適應工作崗位。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高職高專學校理應擔起社會所賦予的歷史重任,為社會培養出足夠數量,而且具有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寬、素質優秀,能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管理人才,并在此過程中,求得自身的提高和進一步發展。目前全國開設此專業的院校并不多,對此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系統研究則更少。培養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寬、職業道德良好的滿足市場需求的合格的工程造價專業技能型人才應作為我們的改革目標。在此筆者將一些實踐和心得與大家進行交流,希望能得到此方面專家的批評指正。
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措施
建立完善的、優化的造價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確定該專業所學的課程時,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突破:一是教學目的和所確定的專業培養目標是以整體性的教學計劃來體現的,教學內容是根據培養目標來確定的。在新的時期,教學計劃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調整、及時更新,做到與時俱進。二是從剖析專業所需要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來調整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有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來服務于學生。工程造價專業是建筑工程技術、建設經濟知識、建設管理知識、法律法規知識、專業方向知識等知識的綜合。學生所需要的是由以上幾種學科“知識點”所連接起來的“知識串”,這些“知識串”最終組成了造價專業學生的“知識鏈”。而絕對不是工程類、經濟類、管理類、法律類學科中的某一門課程。在課程體系改革中,以培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在選定課程和授課內容時應做到:通過對用人單位的充分調查及模糊統計,確定課程某一方面知識及技能的重要性;通過調研獲得各課程知識的綜合相關度,并依此來確定課程所需要的學時數。
注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技能實踐教學應把握住“社會與實踐、工程與實踐”的脈搏,實踐教學應參照工程實際的發展需要及時調整、更新。實踐教學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校內教學環節與校外教學環節相結合,創建一個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二是工程實際問題與工程模擬問題相結合,要充分發揮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內工程造價綜合實驗室的作用。相應的實踐教學模塊體系如圖1、2所示。基礎知識實踐教學模塊體系主要包括:工程識圖課程設計、安裝工程認識實習、建筑工程認識實習、水利工程認識實習等,主要培養學生對該工程的感性認識。


畢業設計——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總演練畢業設計是學生所學專業理論與工程實際相結合、迅速提升工程實踐能力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改革注重各層次的實踐能力培養,采用逐層綜合,層層遞進的實踐教學結構,最終保證學生在掌握課程設計和認識實習的基礎上,通過畢業設計實踐環節,具有將工程造價專業知識(建筑工程概預算、安裝工程概預算、水利工程概預算,結算、決算,估算等知識)與工程實際結合的能力。畢業設計選題緊密結合工程實際,采用真題真做(拿工程單位的實際圖紙編制預算并與專業人士所編制的預算造價對比)、真題假做(拿工程單位的實際圖紙要求不同小組分別編制投標書,教師組成的評標小組對其評標、定標)、假題真做三種方式相結合。畢業設計任務書要求清楚、難度適當;畢業設計指導書內容完整、對學生工作階段劃分合理、編制步驟與實際吻合;所提供的資料適宜。
教材建設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應該具有工程技術、經濟、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由于一般教科書的內容常常滯后于工程實際,再加上工程造價專業的主要專業工具書——定額具有區域性的特點,合適的教材選取成為該專業建設的關鍵。但目前,這方面的教材十分匱乏,筆者所在的浙江省還沒有專門針對浙江建設工程預算定額的一系列教材,所以授課內容上很難體現完整性和系統性。針對此問題,筆者認為教育部門應該組織此方面的專家,編寫并正式出版數本該專業核心課程的教材。
授課內容的整合工程造價作為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合格的畢業生應該掌握工程技術、經濟、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但目前,我國還沒有權威的、系統的工程造價專業教材,所以,授課內容的整合是該研究的關鍵之一。授課內容整合主要體現在:合并、添加、更新和轉移。合并:《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施工與施工組織設計》等幾門課程中均包含的網絡圖內容固定在《工程項目管理》中講授,其余課程不再重講;《工程經濟》和《工程造價案例分析》中涉及的資金的時間價值、財務報表的編制、方案優選等內容固定在《工程經濟》中講授。添加:《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03G101—2、03G101—3)是工程造價各門課程中均不涉及的內容,但它是預算中計算鋼筋的基礎。如何操作呢?筆者認為:應該以此為重要內容之一,再綜合預算軟件的套價、圖形算量等內容,設置《工程預算軟件及實訓》課程。更新:不斷收集工程應用中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補充到《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等課程內容中,形成動態、鮮活的授課內容。轉移:將工程識圖與CAD中應該讀懂的基礎圖、水工建筑物圖紙、電氣圖、給排水等圖紙再轉移到《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安裝工程定額與預算》、《水利工程定額與預算》中讀懂,因為這些圖紙需要相關專業知識。
高等職業教育以符合國家建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作為其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一定要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這個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廣大業內人士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賈寶林.賈寶林副廳長在華東地區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研討會暨省造價管理總站二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J].浙江造價信息,2004,(11).
[2]張利,張建勛.建設類高等工程??平逃瞬排囵B模式的研究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21-31.
[3]胡茂生,滕清安,寧海艷.確立工程造價管理專業人才的教育培養體系[J].工程造價管理,2000,(1).
[4]劉霽,李云.土木工程施工專業工程管理課程體系的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4,(12).
作者簡介:
張英(1975—),女,陜西大荔人,講師,碩士,造價工程師,從事工程造價管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