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給青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快速成長的平臺。中國特殊的經濟發展階段,大大縮短了企業管理者學習曲線的時間跨度,使他們可以在職業生涯上迅速地躍升。
今年初,英國卡斯商學院在一份評選“全球少壯CEO”榜單中得出結論:全球范圍內,中國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最年輕。
據悉,該商學院從2005年8月開始,對全世界主要股票市場的上市公司進行了連續52周的追蹤。令人驚奇的是,在全球大幅度跑贏大盤的上市公司中,45歲以下最年輕有為的前10名CEO中,竟有8名來自中國。如果將這個排名放寬至前50名,那么45歲以下的中國CEO就有23位,占了近一半。
中國CEO年輕化現象說明,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給青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快速成長的平臺。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整體環境的變化和市場化進程快如中國,在這里生存,管理者必須擁有迅速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各種不同的企業,如外資、國企、民企之間激烈的競爭和混戰,以及國外信息的進入和我們國內企業管理者走出國門,都使得他們的決策能力在短時間內得到大大提高。中國特殊的經濟發展階段,大大縮短了企業管理者學習曲線的時間跨度,使他們可以在職業生涯上迅速地躍升。
從卡斯商學院評出的“全球少壯CEO”榜單中可以發現,中國上市公司CEO多半出自國有企業。中國在1993年就出臺了干部年輕化的政策,年輕人可能知識更新更快,也更愿意接受市場經濟這一新事物。
選拔干部的年齡限制,也反映了中國和歐美在“年齡”觀念上的差異。例如“五六十歲”的年齡,在美國可能是一個經驗豐富、體力充沛的事業黃金期,如果因為年齡問題把一個60歲的CEO趕下臺,在美國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在中國,一說到了“五六十歲”,政府官員也好、企業領導也罷,基本上成了“強弩之末”,沒什么上升空間了。
此外,選拔企業管理者機制的差異,也導致了中國CEO的年輕化。國內很多學生都是讀完了高中讀大學、讀完大學接著讀研究生這么一個“校門到校門”的過程。但是美國學生大學畢業以后,一般是直接去工作,少則三四年,多則五六年,然后再去讀研究生學位。
拋開政策性的因素,中國的CEO都是在某一個行當中做得比較深,但是橫向比較窄。這就好像航空業中有的飛行員只能飛“747”,有的只能飛“777”,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飛機都能開的“全天候的飛行員”卻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