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子的婆婆,戀母的老公,還有無可奈何的我,我們之間的關系微妙得無法言說。我不能吵也不想吵,吵了就會背負不孝的罪名。還有我清楚地知道:吵,除了讓自己更郁悶,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難道我們的婚姻就一直這樣下去,直到其中一個悄然退出?血永遠濃于水,他們中任何一個都不會舍棄彼此;我呢,同樣不甘舍棄,因為,我還愛著他,我不想孩子離開爸爸。
母子連心,我怎么好像是多余的?
口述:馬紅
結婚的前三年,我和老公的甜蜜讓同事羨慕,我們一起上班,下班后手挽手地去買菜,有說有笑干家務。孩子降生后,我們成了吉祥三寶,每天歡聲笑語不斷。孩子兩歲后上了托兒所,這時遠在鄉下的公公腦溢血去世,當仁不讓地,我們把寡居的婆婆接來同住。考慮到她剛剛喪夫,我逼著自己在她面前不和老公表現得太親密。
婆婆一來就要我們辭退小保姆,理由是小保姆做的菜不合她兒子的胃口。我不解地問老公,他苦笑著說:“算了,從小我的每一頓飯都是我媽做的,就依了她吧。”不理解也得執行,從此,我們的伙食就由婆婆說了算。一切都依著他兒子以前的口味:紅燒肉、豬蹄、豬肚、豬心、羊肉、牛肉……吃得我直想吐。老公的肚皮這兩年已經嚴重鼓起,可他還是吃得津津有味,全然忘了他的減肥計劃。在頻頻示以眼色卻無效的情況下,我委婉的跟婆婆提出以后由我來買菜,不料她眼睛一橫說:“我兒子愛吃什么我還不知道?我兒子從小到大就愛吃肉。”
家里的財政大權也開始旁落。我屬于那種不拘小節的人,從來沒查問過老公的工資,一個要好的姐妹向我借兩萬塊錢買房子,我怎么也找不到存折,問老公,他輕描淡寫地說:“在媽那里。”我想算了,兩人的工資湊湊估計也能夠,沒想到他支支吾吾地說工資本也放在他媽那里。我火了,我說這是咱們兩個人的共同財產,他嘴硬地說反正都是一家人,將來還不都是我們的?將來?我不禁啞然失笑,我現在要用錢,難道要向將來去預支?
以前婆婆在鄉下時,老公每晚都打電話請安,這我理解,畢竟是獨生子,誰不牽掛呀。可是來了之后,婆婆一天起碼呼兒子三遍,不是問有沒有到單位就是問中午吃什么,甚至在老公即將到家的時候也打電話問一聲還有幾分鐘到家,以便她出去開門。一個老公加班的周日,我冷眼觀察了一下,發現婆婆一天內竟給她兒子打了7個電話,當然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真正嚇到我的是一個夜晚,我在睡夢中感覺有些不對勁,迷迷糊糊中睜開眼一看:呀!婆婆像幽靈一樣站在床前,正借著月光俯著身子看她熟睡中的寶貝兒子。攪得我后半夜再也無法入睡。第二天早上跟老公提起,他還不以為然地說:“這有什么?母子連心嘛。你不也總是半夜起來幫冬冬蓋被子嗎?”。從那以后我睡覺一律衣冠整齊,而且痛改前非,說什么也不肯枕著老公胳膊睡覺了。
和別人不一樣,在我們家不存在大吵大鬧的現象,我那大嗓門的婆婆沒事就先發制人,痛說革命家史,陳訴她養大兒子的種種艱辛,仿佛我和他兒子結婚我是罪人。我不想改變婆婆,讓我寒心的是我老公,在婆婆面前,他絕對成了小綿羊,唯唯諾諾。我曾經質問他:是不是做孝子就一定要犧牲自己的個人幸福來成全?他勾著頭不做聲,只給我一聲嘆息,可是這種沉悶更加讓人窒息。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發,如果哪一天火山噴發,我知道,那肯定就開弓沒有了回頭箭。
我兩頭受氣我也不容易
口述:劉潤朋
媳婦的委屈我懂那么一點點,可是我也沒有辦法呀。一邊是含辛茹苦把我養大的老娘,一邊是相濡以沫的媳婦,你說我站在哪邊說話?沉默是金,我只好裝聾作啞。
我不承認我有戀母情結,我這人從小就很獨立。只是從父親去世了之后,母親把重心全部放在我身上了,我情愿她去關心孫子,可她偏不,整天粘著我。你說我煩不煩?心里煩還不敢流露出來,要不她就會哭上半天,哭我那死去的爹,哭她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大,現在翅膀硬了,哭她不如早點死了算了,盡說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媳婦也成天跟我煩。她其實是個很善良的人,我當初就非常欣賞她這一點。我們熱戀時,有一次,不知為什么電話中我跟老媽說話語氣重了,后來她就說我讓我注意跟老人說話的語氣,還說父母把我們拉扯大不容易。而且那時,我給家里多少錢怎么花,她從來都不過問的。
可現在呢,媳婦關起房門就抱怨,罵我肥肉吃得太多——她哪里知道,我如果不多吃一點,我媽又會嘮叨半天;她怪我工資都被我媽卡死了——其實工資給誰不是一樣?我無所謂;她還大發雷霆,說兩人世界婆婆闖進來太難堪——唉,這我理解,可是父親沒了,我好跟老娘說什么呢?沒辦法,我只好做滅火器、消防栓、垃圾筒,所有的委屈自己一個人扛,所有的話都爛在自己肚子里,只要哪一句傳到對方耳朵里,我的煩惱該成幾何級上升了!
其實做男人比做女人難多了,尤其是夾在兩個深愛自己的女人之間的男人,老娘說我偏袒媳婦,媳婦說我戀母。我現在是左右難做人啊!!
求助專家
心理咨詢中心的程忠民老師給劉潤朋和馬紅如下分析和建議:
一、上一代人的戀子情結有些普遍性,尤其是農村婦女,她們將兒女看作生命的全部是有時代和歷史原因的,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世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中,快去世的母親傷情卻又無謂地對張潔說:“雖然我老了,可是還是活著對你們更好。”總的來說,他們的善良和孝順使母親的晚年比較安寧,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馬紅對改變婆婆不抱幻想,這絕對夠理性夠聰明也夠大氣。
二、現在老人的觀點和做法已經影響了小夫妻倆的生活和感情,積極面對才是硬道理。在不傷和氣的原則下不妨做如下改善工作:
一是用第三代人分散婆婆的注意力,使她享受含飴弄孫的快樂從而將焦點從兒子身上轉移開來;二是動員親戚或者鄰居幫助老人找個伴,失群的鳥兒分外孤單,失去老伴的母親也分外敏感孤獨;三是讓她有自己的生活內容,比如出去鍛煉身體、學學跳舞什么的,讓她和周圍的老人打成一片,真正融入周圍的環境中去。不要老讓她悶在家里,否則,在這個家里只有兒子是她一手帶大的,她只對兒子有把握,她不找兒子麻煩找誰麻煩?四是理解萬歲,家庭里的小矛盾盡量別壓在心底,日子那么長,要不多難受啊,只有積極疏通,和老人盡可能多地溝通,比如可以在看電視的時候趁機說:你看,那些高血壓、脂肪肝的毛病,可不都是大魚大肉吃出來的?她也許嘴里說著沒事,心里面卻是七上八下的:萬一自己兒子也得了那些富貴病咋辦?
三、夫妻之間坦誠相待,交流和溫存必不可少。雷區也要碰,還要巧妙排除否則定時炸彈會一直威脅你們。怎樣讓妻子感覺被愛,這就有技巧了,尤其在這樣的情形下,做丈夫的沉默和不作為只會增加妻子的不滿,她自然認為母子連心而她是多余的。如果做丈夫的努力一下,那三足鼎立的狀態就大大改觀,原先你是一對二,現在反過來,妻子理解你的苦衷,和你結成同盟積極改善家庭關系,你們就是二對一了。有時只要丈夫一個支持的眼神和一句體諒的話,做妻子的就心滿意足了。
程老師鼓勵劉潤朋小夫妻倆:關愛老人是前提,珍視愛情是關鍵,鞏固婚姻是目的,只要稍微用點心思,化干戈為玉帛是小菜一碟。
有一種做法叫“雙贏”
口述:馬紅
那次和程老師深談之后,我才發現丈夫竟然比我還煩惱。不過,他肯和我一起去袒露問題,說明他也是在積極尋求對策的,所謂的“戀母情結”,不過是我的杞人憂天。我的怨氣忽然全跑了,于是嬌柔地挽起老公的手,讓他今晚請我去吃海鮮大餐。他有些難為情地說沒帶錢,這有什么呀?我買單不就得了。他露出慚愧的神色,吃飯時不停地給我剝蝦,挑去魚刺。這可是好幾年都沒有的殷勤了,我們仿佛回到了熱戀時光。
吃飯的時候婆婆給老公打了三次電話,那邊還傳來孩子的哭聲。老公很自然地說:“媽,我和馬紅在外面有事,不回家吃飯了。”晚上我們回到家,孩子已經睡了,婆婆坐在客廳里等我們,顯然很不滿,老公遞給她一個蘋果說:“媽,你早點休息吧。我們明天還有工作,夜里別敲門了啊。”然后不等婆婆發話就進了房間,我也笑瞇瞇地說:“媽,周末我陪你逛街去,晚上冬冬就多煩勞您照顧了。”婆婆無可奈何地說:“唉,我孫子,煩我也是應該的。”
老公求助樓上張姨樓下李媽,她們唧唧喳喳地來串門,說服我婆婆每天天亮后跟她們一起去附近公園晨練,漸漸地,原本對城里處處看不慣的婆婆開始不甘寂寞,連買菜也開始呼朋引伴了。長久困擾我們的那種微妙的三角關系也開始出現松動跡象。
大概三個多月后吧,樓下李媽偷偷告訴我婆婆跟一個叫林伯的退休工人挺對眼,不過兩人都沒好意思挑明。我當即請李媽幫忙撮合,倒是老公覺得老娘梅開二度有點沒面子。但禁不住我的擺事實講道理,想想自己在夾縫中求生存的那段艱苦歲月,老公終于豁然開朗,并拍著胸脯說剩下的事情由他親自去跟他媽談。
目前,婆婆和林伯相處甚歡,因為冬冬還小,所以婆婆暫時還和我們住一起。不過她的興趣已經徹底轉移,除了偶爾關心一下她兒子的冷暖之外,懶得再整天跟在我們后面磨磨唧唧的啦!自然,我和老公也可以在外面瀟灑地逛街吃飯甚至還出去跳跳舞蹦蹦迪什么的,再也用不著早請示晚匯報還要忍受她的半夜到訪。我跟老公說這就叫“雙贏”。
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