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澳門博彩業博得頭彩,正向世界頭號賭城發起沖擊
對于博彩業來說,誰能撼動拉斯維加斯的霸主地位?要是兩年前,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然而,到了2006年,終于有了答案,那就是澳門。
06年頭9個月,澳門的“龍頭”產業——博彩業總收入已達392.52億元(澳門元,下同),而拉斯維加斯同期博彩收入為392.31億元,澳門已略微超過世界頭號博彩地區——拉斯維加斯金光大道的收益,全年博彩收益更有望突破530億元大關,故擊敗賭城“大哥大”拉斯維加斯,躍升世界“一哥”地位的大勢已無可挽回。
澳門以小搏大
今年以來,澳門旅游博彩業市場生機勃勃, 1月至9月份博彩收入平均增長了15%,特別是到了10月份,在“十·一”黃金周的拉動下,來澳門旅客人數達到創紀錄的200萬人次,博彩業月收入創下55億元的歷史新高。與拉斯維加斯相比,除去1月份、2月份及5月份不及外,其它月份博彩收益均由澳門領先。
就整個澳門博彩行業而言,市場大餅迅速擴大。今年以來光賭場就新增4家,現共有賭場23家,角子機數目亦從三年前的800部,增加到今年9月底的5,165部。賭臺從2002年353張擴展到如今的2000多張。從事博彩及相關行業的員工由賭權開放時的不足1萬人,增加到近期的3萬多人。最有說服力的是,剛剛開業才2年多的美資“金沙”賭場,已擁有740張賭臺及1200部老虎機,一躍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賭場。
但是,迅速膨脹的澳門博彩業經營規模與拉斯維加斯相比,仍舊是小巫見大巫。拉斯維加斯現有賭場200多家,是澳門賭場的20多倍,而澳門老虎機數量也只有拉斯維加斯6%,澳門2005年的訪客大約為1800萬人次,相對拉斯維加斯的3800多萬人次而言,澳門的訪客流量也不及拉斯維加斯的一半。在如此懸殊的博彩實力之間,近兩年卻上演了一出以小搏大、龜兔賽跑的精彩“劇目”。2005年澳門博彩業總收入為56億美元,僅次于拉斯維加斯的6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澳門博彩業的收入為31億美元,與拉斯維加斯的33億美元已相差無幾。
澳門博彩制勝之道
為什么澳門以比拉斯維加斯小得多的規模,卻創造出比拉斯維加斯高的收益?世界博彩業無不為之感到驚詫,都在尋找其制勝的秘密。有的說,澳門有這般風光的業績,主要得益于每年逾千萬名內地豪客的“進貢”;有的認為,澳門的高收入是受到其不同的賭博文化所推動;還有人認為,是因為澳門每張賭桌的收入比例要比拉斯維加斯來得高。上述看法雖不無道理,但也有失偏頗或不實之處。
近幾年,澳門博彩市場的主要客源來自內地游客,這毋庸置疑。為了支持港澳經濟繁榮發展,中央政府接連出臺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內地居民赴港澳自由行”。今年1月至10月份,來澳門的旅客超過1千7百萬人次,增幅達15.85%。其中,內地人為澳門最大客源,占總入境旅客人數的54%。
不過,來澳門的內地游客絕大多數為普通消費者,并非個個都是“豪客”。豪客僅占其中極小一部分,準確說,僅占千分之一、二的比率。這從賭場內“中潮”與“賭廳”的變化就可以證明。“自由行”之前,為一般游客服務的“中潮”收入遠不及供豪客服務的“賭廳”收入。實行“自由行”以來,“中潮”生意一路躥升,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如今已成為各家博彩公司爭奪的主要陣地;而為豪客服務的“賭廳”則日漸蕭條。
不難看出,是“一國兩制”為澳門博彩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基本保證,更是“一國兩制”的優越性,為澳門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得天獨厚的博彩市場氛圍。可以說,澳門博彩業吃的是制度優越的“獨食”,享受的是祖國無比寬容與厚愛的“特殊待遇”,這是澳門旅游博彩業欣欣向榮、扶搖直上的根本原因。
三足鼎立之勢已成
正是澳門具有這種得天獨厚的市場氛圍,才吸引了美國等賭場大亨的紛紛進駐。06年9月,來自拉斯維加斯的美國兩大賭業大亨先后在澳門正式開張營業,澳門博彩業的“戰國時代”也正式拉開了帷幕,“本地虎”澳門“賭王”何鴻面臨著來自美國的兩只“過江龍”前所未有的夾擊。
美國賭業大亨史提芬·永利在澳門的首家賭場——永利賭場酒店是在06年9月6日開張的。這是澳門首家現代化“綜合”度假村兼賭場項目,一期設施包括600間客房和220張賭桌。還有很大的賭場開張。金沙賭場計劃興建的大型度假村項目——威尼斯人澳門娛樂消閑區,將投資23億美元,有3000間客房,750張賭桌,計劃于明年年中開業。一邊是拉斯韋加斯兩大巨頭,另一邊是亞洲名聲最響亮的大亨之一,雙方的大規模沖突即將爆發。
2002年,澳門特區政府發放出3張博彩業經營牌照(賭牌):一張由獨撐了澳門賭業40多年的何鴻持有的澳門博彩(澳博)奪得,一張由美國西岸賭王史提芬·永利旗下的永利度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奪得,最后一張落到了香港商人呂志和家族的嘉華集團與美國威尼斯人集團合作的銀河娛樂場(澳門)股份有限公司手中。
銀河及其轉承包者金沙集團在獲得賭牌后,僅用了短短13個月就建起了華都、金沙兩個賭場酒店,很快在澳門博彩業中爭得一席之地。但永利卻直至拿到澳門“賭牌”近5年后的今天,才將首期工程建成開業。
當地分析人士認為,金沙在2004年投入運作后,標志著博彩業的競爭正式展開,但銀河、永利、米高梅及PBL的旗艦仍未投入運作前,博彩業的競爭其實并未真正展開。永利的開張,才真正為博彩業競爭拉開序幕。
隨著“銀河星際”、“澳博新葡京”等旗艦項目的開幕,加上“金光大道”投入運作,以及米高梅及PBL加入戰團,各博彩公司肯定會各出其謀,通過層出不窮的營銷手法,尋找自己的市場定位,以爭取客源。屆時,博彩業會從目前著重硬件的競爭,逐步轉移到服務素質等的軟件競爭。
貼身對壘開打
永利賭場暨酒店公司主席史提芬·永利充滿信心地說,他不擔心澳哦門賭場會出現惡性競爭,集團未來會致力擴充經營市場,而非侵占對手的市場。
他認為,澳門回歸后,治安環境改善,當地正致力發展為旅游會議中心。他對澳門賭場的發展前景有信心,但他不肯預測賭場投入運作后可以“瓜分”多少市場占有率。
不過,澳門“賭王”何鴻在另一個公開場合坦言,永利賭場開幕后,澳娛的市場占有率由目前的60%再向下降低。他批評道,金沙賭場開幕以來,已經造成了惡性競爭,間接影響澳門其他行業。
事實上,作為澳門唯一的本土博彩司。澳博幾十年的博彩業“老大”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盡管去年澳博的盈利也有所增長,但增幅與過去相比持續減少。為了吸引人流,何鴻較早前宣布以”懷舊叉燒飯“招客去迎戰。另外,澳娛又罕有地”明碼實價“刊登招聘廣告,以高于市價請人,旗下的新葡京工程也24小時不停趕工,爭取于11月局部開放賭場設施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