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剛退休不久的女工,我閱讀藍盾雜志已有許多年頭了。
退休前,我在單位工會報刊閱覽室當管理員,每天都與種類繁多的報刊雜志打交道。人常說近水樓臺先得月,正因為有這樣的便利條件,所以一旦空閑,我便挑選自己所喜歡的雜志閱讀起來。說心里話,在上百種雜志期刊中《藍盾》雜志我最為喜歡。年復一年,可以說我已經成了《藍盾》的鐵桿讀者。
我之所以喜歡閱讀《藍盾》,有兩個原因:一是《藍盾》的格調和品位比較高,從不刊登那些污七八糟的文章,經常閱讀不但能使人受到教育,而且還可以增長法律知識。
記得多年以前,《藍盾》刊登了楊青報復殺人的案子。當時,我們閱覽室幾個同事讀后非常震驚,在感嘆楊青年輕愚昧而犯法的同時,心中又覺得有些惋惜,大家都希望法律能給這個苦命的女娃一個悔罪改過的機會。后來,從后續報道中得知,當地法院對楊青判了死緩,大家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再往后,我們幾個老姐妹更是感到高興,楊青在眾多人的感化幫教下,有了轉變并接受了改造。
2006年11月7日下午,同事葛萍拿著一本剛收到的《藍盾》來到我家(此時我已退休離開了工作崗位),她高興地對我說:“胡師傅,你快看看,這期《藍盾》又有楊青的新消息。這女孩可了不得,她協助公安局解救了3個被歹徒劫持綁架的娃娃。事情挺感人的……”聽完葛萍的話,我放下手頭正忙著的活兒,趕緊戴上花鏡看了起來。
看完報道,我的心情激動不已,不住地為楊青拍手叫好。當初那么一個步入歧途的女孩子,想不到竟做出這樣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晚上當著丈夫和孩子的面,我又把楊青的事對他們講了一遍。我們全家都覺得,楊青的人生經歷,實在是個傳奇。我對丈夫說,我想給藍盾雜志社寫封信,就楊青的事談談自己的心理感受。丈夫聽了很支持,并且說寫好后,最好拿給廠報編輯把把文字關。
楊青姑娘能有今天這樣的轉變,包含著許許多多人幫教的心血。從楊青轉變的事實中,我們看到法制教育的力量和作用,還體會到了和諧社會的重要。數不清的人對楊青所展現的愛心,便是和諧社會一種非常具體和生動的體現。
最近從電視上得知,國家已將死刑審批權收回到最高人民法院,而且明確提出,除了那些罪大惡極的犯罪者之外,盡量做到慎殺和少殺,這無疑是我國法制的一大進步。楊青的事例告訴人們,當初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我作為《藍盾》一名老讀者,就楊青姑娘轉變的事,要特意感謝幾個人。首先要感謝作者老張,是他不辭勞苦跟蹤采訪,才使我們對楊青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而且他寫的報道,語言清晰,情感細膩,讀起來很生動。看得出,作者是很投入很專心地去做這件事情的。其次要感謝《藍盾》,正因為《藍盾》這種對讀者負責任的精神,才使人們對楊青案件的起因和結果,有了十分透徹的了解。另外,還有監獄的領導,陜南那些關心體諒楊青的人,比如像尹蘭、楊水泉、周波、上官珍、楊青武校的恩師段先生、她未來的伴侶韓軍鵬等等。這些人所表現出的愛心,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感謝。
我們盼望楊青再做努力,取得更優異的改造成績,爭取盡早減刑回家。我們幾位老姐妹已商量好了,等楊青出獄回到家鄉,她和韓軍鵬結了婚,與親姐姐娟娟團圓之后,懇請作者老張帶著我們去趟陜南,專程看望并送去對楊青一家人的祝福。
陜西省興平市408廠居委會胡景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