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健身更加窈窕 愛好健身的mm大概多久更換一次健身項目呢?有的mm說:“就是喜歡固定練習普拉提,不喜歡變來變去的。”——這其實是不利于健康的。佛羅里達大學經過研究得出結論:固定做一項運動會使你身體相應部位的肌肉適應這種運動,從而不再有效地工作。研究者建議:“如果你喜歡普拉提,可以不用停下來。但是,為了更有效地促進身體的適合度水平,你需要將多種項目結合起來做,每上過三次普拉提課后,進行30~45分鐘的踩單車、走步或是游泳來提高有氧代謝能力。”
大號手提包成“殺手”
隨著設計師將公文包和手提包的功能不斷融合,女性用的手提包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重,包帶也隨之加長,而這種額外的負擔則讓很多mm感到脖子、肩膀和背部不適。德克薩斯州加蘭市貝勒醫療中心的家庭醫生在給女性患者用的手提包稱重后發現,這些包的重量通常在6.2斤至9斤之間。如果繼續用這種包,問題會越來越多。醫生建議設計師們在所有的包里加上一個可愛的“溫馨提示”標簽,以提示mm注意頸部和肩部健康。在拎大手提包時要挺直身體。而且,頸椎和肩部有問題的JMS應該經常交替使用不同大小和不同重量的包。
被刺激控制的睡眠
每次和老公上飛機,都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找好座,放好雜志,還沒個人影過來給我們送飲料時,他就已經鼾聲如雷了。我真嫉妒他有這么好的睡眠!——這是一位女士的抱怨,相信很多女士也都有著睡眠不佳的困擾。波士頓睡眠健康中心最近找到了改善女性睡眠不佳的關鍵——刺激控制。她建議將臥房里的水果籃,沒完成的工作報表,表格程序等等,統統扔到房外,臥室里只放和睡眠有關的東西;還有電腦千萬別放在臥室,顯示器會阻止褪黑激素的產生,而這種激素正是提醒身體該睡覺的“警報器。”
讓辣妹的肌膚“辣”起來
川妹子、湘妹子們通常皮膚很好,真是羨煞那些不敢吃辣椒外帶小心保養的mm了。辣椒雖然吃起來夠味,但吃多了未免有上火的麻煩。日本一項最新研究解決了這一矛盾,將辣椒中的辛辣成分“辣椒素”稀釋后涂抹到肌膚上,可增加肌膚的彈性。研究人員把含0.01%辣椒素的護膚霜涂到小鼠皮膚上,觀察到小鼠體內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有所增加,這會使細胞更具活性。他們又讓17名健康女性每天使用一次這種護膚霜保養面部肌膚,持續一周后,她們面部松弛的皮膚繃緊了,皺紋也有所減少。
女性也有“花拈惹草”周期
也許你很愛自己的丈夫,但此刻你正坐在星巴克里看著帥哥,幻想著和他翩翩起舞,而你的丈夫正在家里辛苦地哄著孩子。你是不是會有罪惡感?呵呵,不用自責,研究表明,女性的這種“左顧右盼”是她們月經周期的自然表現。加洲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者對38名婦女進行了35天的調查,發現女性在月經兩周后最容易被異性吸引。與此同時,她們會抱怨丈夫這時怎么變得如此有忌妒心,還會“欺騙”丈夫說自己正喜歡個性感的家伙呢。
嘮叨的好處
嘮嘮叨叨,喃喃自語,好像都是女人的專利——不過你不必擔心,現在看來這好像并不是什么壞事,據圣地亞哥保健中心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女人反復念叨一句話或是默念能夠幫助她應付生活的困擾,研究者讓66位志愿者邊做一些沒有壓力的事情比如洗碗,邊念一句頌歌,目的是訓練她們的大腦將這句頌歌與平靜聯系起來,好讓她們遭遇混亂時也能用這句頌歌保持冷靜。6個月以后,83%的志愿者都能用平時訓練的那句頌歌幫助自己冷靜,妙的是它隨時隨地都能用。
BMI 影響老人口腔健康
俗話說:“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這一點對老人來說更加明顯。阿拉巴馬大學科學家發現影響65歲以上老人的口腔衛生的負面因素,包括生活質量、教育程度、收入和交通障礙。教育程度越高,越懂得護牙知識;收入和交通也直接關系著去看牙醫的便利程度。而生活質量并不是吃好喝好就ok的,主要是跟體重指數(BMI)有關。BMI分布不均勻的老人更容易患口腔疾病,從而引發身體其他方面疾病。
健身Yes,音樂NO!
許多人喜歡一邊在健身房里做著器械可,一邊聽著自己的mp3中的刺激音樂,好不愜意!殊不知這樣一種習慣會給自己健康造成影響。這是英國學者最近得出的結論。研究者讓18名大學生在健身房里鍛煉,一部分人不聽音樂,一部分人戴上耳機聽著電子流行樂。結果發現聽著刺激音樂運動的學生比不聽音樂的學生運動節奏要快13%,從而導致呼吸困難,腿部沉重,不利于健身。研究者認為:“這樣運動是有害的,而且音樂也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當你在運動時最好是能集中精神。”
舊照片帶來好心情
有些人喜歡珍藏舊照片,有些人則不以為然,清理東西時舊照片順手一扔就是一疊——其實,閑暇時瀏覽舊照片會使人精神倍兒好,這是英國開放大學研究人員最近得出的結論。為了觀察各種刺激造成的影響,他們給受試者分別吃巧克力,喝含酒精飲料,看電視,聽音樂以及看個人的舊照片,結果發現音樂和巧克力對人的情緒幾乎沒有影響;酒精和電視有1%的微小影響;而看舊照片會將情緒提升11%,不失為一種保持高昂情緒的好方法。
“瓶子半滿”效應
遇到令人著慌的事時,比如要進行手術了或是要公開演講,你是告訴自己:“沒事”,還是告訴自己“手術的確會帶來痛苦”、“在公眾面前演講會有點恐怖?后者被稱作“瓶子半滿”效應,即一開始你就不期望情況是最好的,這樣反而幫助你培養穩定健康的情緒。這是威克福瑞士特大學最近公布的一項有趣研究,科學家給75名成年人安慰劑,然后把他們放在旋轉器中,第一組告訴他們這藥會預防頭暈,第二組告訴他們吃的是效的藥,第三組告訴他們吃的藥會加劇頭暈,結果卻是第三組感到的不適比其他兩組低。
一贅肉,+聰明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肥胖,因為“大腹便便”不僅行動不便,還給自己良好的公眾形象大打折扣,不由得令人對肥胖敬而遠之。殊不知肥胖還有更可惡的罪狀,根據美國《預防》雜志報道,肥胖會“吸走”腦力,導致腦子的反應力下降。這是法國研究人員在對2000多名中年健康志愿者進行了“體重指數”和記憶測試后得出的結論,他們發現,體重較輕者至少能記住測試中16個單詞中的9個,而超重者只能勉強回憶起7個——當5年后,再次對這些人做同樣的測試時,超重者比體重較輕者忘得更多。
會烹飪孩子更健康
你的孩子會烹飪嗎?忙碌的父母是不是常遇到這種情況:夫妻一出差,孩子就只能吃快餐了。據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顯示,經常買食材在家自己煮的青少年很少吃快餐,而攝入較多的水果和蔬菜,其食欲也更好,因此他們總體的營養狀況比自己不煮飯的年輕人要好。這項研究調查了1500多人,年齡在15到20歲之間,發現經常烹飪的青少年中有18%符合進食多份深黃色或綠色蔬菜的指導標準,而在很少烹飪的青少年中符合的只有2%。研究者建議,為了增加營養的攝取,應該及早教會孩子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