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不同成熟期的桃品種豫甜、豫香、秋甜、秋蜜紅為試材,研究了噴施磷酸二氫鉀對其葉片葉綠素含量、干鮮質量比及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維生素C含量等品質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噴施磷酸二氫鉀能提高葉片中葉綠素含量、干鮮質量比和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對果實的可滴定酸含量、維生素C含量影響不明顯;葉片噴施不同濃度和次數的磷酸二氫鉀均可推遲桃果實成熟期;噴施清水和對照處理間葉片性狀和果實品質差異不明顯;噴施磷酸二氫鉀濃度和次數以500mg/L 3次效果最顯著,以300mg/L 3次最經濟有效。
關鍵詞:桃;磷酸二氫鉀;葉片性狀;果實性狀
中圖分類號:S6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980(2007)04-533-04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消費在整個食物消費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桃果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夏令水果,市場對優質高檔桃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近年來多種因素造成了我國桃園的有機肥施用偏少、桃果實風味偏淡、優質高檔桃果比率低的局面。據報道,葉面施肥可以有效的改善作物果實品質,但是關于葉面噴施磷肥和鉀肥是否可以提高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方面一直存在著爭論,一些學者認為可以,也有學者認為不能。我們通過在不同立地條件下,對中、晚熟的桃品種進行連續2年噴施磷酸二氫鉀的試驗,探索葉面噴施不同濃度和次數的磷酸二氫鉀對桃果實品質、成熟期的影響.以期為生產上提高桃果實品質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材
材料來源于河南鄭州市金水區廟李鎮桃園及河南農業大學園藝站桃資源圃,試驗果園均為沙壤土,樹形為三主枝自然開心型。所選桃豫甜、豫香為中熟品種,1998年定植于廟李鎮桃園,株行距為3 m×4m,管理精細;豫香(中熟品種)、秋甜、秋蜜紅(晚熟品種)為2000年定植于河南農業大學園藝站桃園,株行距為2 m×3 m,管理一般。試驗分別于2005年在廟李鎮桃園(豫甜、豫香)、2006年在河南農業大學園藝站桃資源圃(豫香、秋甜和秋蜜紅)進行。

1.2 方法
磷酸二氫鉀為分析純.顆粒狀晶體。設10個處理。處理1:對照(CK);處理2:噴清水1次;處理3:噴清水2次;處理4:噴清水3次;處理5:噴磷酸二氫鉀300 mg/L 1次;處理6:噴磷酸二氫鉀300 mg/L2次;處理7:噴磷酸二氫鉀300 mg/L 3次;處理8:噴磷酸二氫鉀500mg/L 1次;處理9:噴磷酸二氫鉀500 mg/L 2次;處理10:噴磷酸二氫鉀500 mg/L 3次。2005年5月20日一6月9日進行,間隔10 d噴1次,即5月20日進行第1次噴施,5月30日進行第2次噴施,6月9日進行第3次噴施。2006年6月7-27日處理豫香和6月20日-7月10日處理秋甜和秋蜜紅(其中秋甜無噴清水處理)。選生長健壯、長勢均勻一致的植株共30株,單株小區,3次重復。
1.3 葉片性狀測定和果實品質
于2006年7月9、15、18日對豫香、秋甜和秋蜜紅的葉片進行測定。每處理枝條白枝條頂端取新鮮成熟葉片30枚,丙酮法測定葉綠素含量,烘干法測定葉片干鮮質量比。
果實品質測定于處理前先進行疏花和疏果,使果實大小、負載相近,采收日期(對照果實達到商品成熟階段的日期)分別為7月14(豫甜,2005)、19日(豫香,2005);8月7、11-18日(秋甜,2006);8月11、14-22日(秋蜜紅,2006),其中2006年8月11、14日分別采收秋甜和秋蜜紅的果實(八成熟)為對照果實。然后采收其他處理的果實以達到與對照果實同等成熟度時再進行采收測定:2006年8月18、22日分別測定最后達到同一成熟度的處理,即處理10:500 mg/L 3次。
2年均是在每處理主枝上隨機采摘15個果實。果實勻漿后用數顯手持糖度計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蒽酮法測定果實可溶性糖含量,0.1%NaOH滴定法測可滴定酸(TA)含量,2,6-二氯酚靛法測維生素C含量。
1.4 數據處理
實驗數據采用Exce12003和DPS數據分析軟件進行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噴施磷酸二氫鉀對不同桃品種葉片性狀的影響
噴施磷酸二氫鉀增加了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干鮮質量比,其中以300 mg/L 3次、500 mg/L 2次和500 mg/L 3次的效果顯著。豫香、秋甜、秋蜜紅的對照和噴清水1次、2次、3次處理間的葉片葉綠素含量、干鮮重比差別不明顯。說明清水處理對葉片性狀影響不明顯(表1)。

2.2 噴施磷酸二氫鉀對不同桃品種果實品質的影響
2005年在果實成熟期前1~2月葉片噴施磷酸二氫鉀顯著增加了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果實可溶性固形物隨著噴施磷酸二氫鉀濃度和次數的增加而增加。增加0.567%~3.967%,以300 mg/L 3次、500 mg/L 2次和500 mg/L 3次效果最好。但是對不同桃品種的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影響不同。相對于對照和清水處理,豫甜桃果實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效果顯著,增加0.396%~2.939%;豫香桃的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只有300 mg/L 3次和500 mg/L 3次處理高于對照和清水處理,但差異不明顯,其他處理均低于對照和清水處理。豫甜桃果實的含酸量和維C含量變化不大,豫香桃果實的維生素C含量變化不大,果實含酸量略有上升的趨勢,表明噴施磷酸二氫鉀對果實維生素C含量無顯著影響(表2)。
2006年噴施磷酸二氫鉀對不同桃品種果實品質的影響見表3,8月7日采收秋甜果實的試驗數據表明,同一時間采收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隨著噴施磷酸二氫鉀質量濃度和次數的增加而顯著提高,而果實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對于對照卻幾乎無差異,甚至個別處理低于對照。8月11日采收秋蜜紅果實的試驗數據表明,同一時間采收的果實,噴施磷酸二氫鉀處理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對照和清水處理,而果實的可溶性糖含量卻高于對照和清水處理:8月11-18日、8月14-22日的秋甜和秋蜜紅試驗數據表明,以各處理均達到對照成熟度時采收果實,噴施磷酸二氫鉀處理的秋甜和秋蜜紅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顯著高于對照和清水處理的果實指標,而且每個處理果實的采收期因噴施磷酸二氫鉀的濃度和次數的不同而推遲的時間不同。
從表2~3可以看出,豫甜、豫香和秋蜜紅的對照和噴清水1次、2次、3次處理間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差別不顯著,說明清水處理對果實品質無明顯影響。
3 討論
1)關于葉面噴施磷肥和鉀肥是否可以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方面一直存在著爭論,一些學者認為可以也有學者認為不能。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果實成熟期前1~2個月葉片噴施不同質量濃度和次數的磷酸二氫鉀,可以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對可滴定酸含量無顯著影響。

2)葉面施肥以噴施磷酸二氫鉀300 mg/L 3次、500 mg/L 2次和500 mg/L 3次為適宜濃度和次數,在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差異顯著:其他處理在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差異不明顯。豫香試驗結果表明,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隨著噴施濃度和次數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其相應的可溶性糖含量卻低于對照和清水處理,這是因為采收時對照果實達到八成熟,而500 mg/L 3次處理的果實成熟度僅為六成熟,即果實底色由綠轉白。說明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了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果實成熟期推遲,果實中向可溶性糖轉化方向的效率未達到最高。因此在河南農業大學園藝站桃資源圃(2006)進行試驗時,在秋甜和秋蜜紅上均采用2種采收標準,即一種以同一時間采收不同處理的果實,一種以各個處理均達到對照成熟度時即不同時間采收。試驗數據表明,同一時間采收不同處理的果實,秋甜均出現與豫香類似的現象,即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顯著高于對照,可溶性糖含量與對照差異性不顯著;秋蜜紅噴施磷酸二氫鉀處理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比對照和清水處理的低。但是以對照成熟度為標準,不同時間采收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隨著噴施濃度和次數的增加而提高,而對果實成熟期均有推遲的作用,最長時間達7~8 d。說明葉片噴施磷酸二氫鉀延長了果實發育期,提高了果實可溶性同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
4)鄭州郊區廟李桃園和河南農業大學園藝站桃園4個品種的葉片噴施磷酸二氫鉀處理間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差別不顯著,說明葉片噴施磷酸二氫鉀對桃果實可滴定酸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無明顯影響,分析可能是磷酸二氫鉀中的元素磷、鉀沒有參加可滴定酸降解和維生素C合成這2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