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西諦
從意大利人身上盧卡斯學會了對家庭的重視、對妻子的摯愛、甚至對街區平民的責任、對上帝的虔誠,但骨子里他又是兇殘與無情的,為了達到目的不顧一切

雷德利?斯科特雖然出生在英國,但絕對是一位“非常好萊塢”的導演:他懂得講故事,說他是一位“敘事家”絕不過分。
在斯科特將近40年的執導生涯里,他嘗試過諸多類型——很多其他導演拍不同類型片時都渴望拍出自己的風格,但斯科特似乎總是甘于固定的模式,力圖將這一模式推到某種極致。
同時,斯科特也是極少數能在商業片領域,將社會反思的觸角伸向美國各個層面的好萊塢導演。這些電影的價值不在故事之外,而在故事之內。
斯科特在好萊塢工業體系中創造出了許多經典,涵蓋了各種電影類型,比如公路片《末路狂花》、科幻片《銀翼殺手》與《異形》、史詩片《角斗士》、戰爭片《黑鷹墜落》等等。以《美國黑幫》這部新作的題材來看,斯科特渴望制作出新的黑幫片經典。
以往最好的黑幫片幾乎都誕生于美國的意大利裔之手,科波拉、斯科塞斯,他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生長在那些街區,所以對意大利黑手黨家族的氣氛描寫、歷史剖析都得心應手,無論是幫派的發展史、還是個人的成長史,在他們的電影里似乎已經被拍完了。
于是,斯科特這個“外來者”,選擇改編了黑人幫派首領弗蘭克?盧卡斯的真實生平,在故事上是“意大利黑幫片”的一個延續。丹澤爾?華盛頓扮演的盧卡斯生活在紐約,在意大利黑手黨頭子身邊當保鏢兼司機,默默工作了15年。
在電影的開頭,這位意大利首領感嘆“美國怎么了?——如此強大,但不知道路在何方”:街角的雜貨店換成了超級市場,糖果店變成了麥當勞,到處都是“毫無榮譽感”的折扣店。這位首領在感嘆完一切后,在空蕩蕩的超市里心臟病病發去世。這是1970年的美國,越戰進入了最后的時期,斯科特借一個罪犯與一個警察,展示了一個美國的歷史斷層。
斯科特花了很大的氣力,來恢復70年代的美國城市景觀,他雖然沒有刻意描繪美國歷史上那個混亂的時代(尼克松只短暫出現在電視里、反戰游行的騷動只是畫外音),但卻是有企圖地在描繪一個秩序與道德缺失的時代。
盧卡斯在老板死后,目睹了其他幫派凌亂地崛起,他渴望獲得新的力量,支撐他恢復舊日雇主的榮耀,甚至延續從前在圣誕節向窮人派發禮物的儀式。這個新力量的來源,就是海洛因。
盧卡斯不甘心做普通的毒販,他越過所有的中間商,飛到東南亞,用全部的身家與金三角的毒梟做了第一筆生意——并且買通美國在越南戰場上的飛行員,通過軍用運輸機將毒品源源不斷地運回本土。通過這樣一條鎖鏈,《美國黑幫》將毒品泛濫、越南戰爭、黑幫火拼,以及半數以上的警察貪污的事實,捆綁在一起。
登澤爾?華盛頓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對盧卡斯的演繹,從意大利人身上盧卡斯學會了對家庭的重視、對妻子的摯愛、甚至對街區平民的責任、對上帝的虔誠,但骨子里他又是兇殘與無情的,為了達到目的不顧一切。
另一位明星羅素?克羅負責這部電影的另一條主線,扮演正直不阿的警察理查?羅伯斯,他因為將一筆100萬的贓款上交而成為同事不能相容的人。這位信奉誠實的警察,在生活中卻屢屢對妻子不忠,這種反差使得這位果敢沖動的主角富有一絲喜劇感,和深藏不露、不動聲色的盧卡斯形成對比。
這兩條線的匯合,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越南戰爭結束,在最后一批飛回美國的軍用飛機上,盧卡斯的毒品被羅伯斯繳獲。在毒巢被端掉后,盧卡斯與羅伯斯的合作,使得紐約警察得到了一次徹底的清查。故事與時代句點的重合,使得這部電影的最后半小時極為精彩。
《美國黑幫》的長度是157分鐘,但是毫無冗長之感。作為一部好萊塢情節劇,這也許就算是成功。斯科特鏡頭下的人物、事件、時代都可以說呼之欲出。當然,很多人會覺得戲劇沖突不夠,而且在另一種更深層次的沖突上,無論是對人的復雜性,還是對時代的縱深,都鉆探得不夠。
很多影迷期盼,《美國黑幫》能像《天國王朝》那樣,有一個更長的導演剪輯版本,也許在未來的加長版DVD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更完整的歷史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