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熹
煙草給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一個明顯的證據是醫療費用的增加。煙草行業稅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消融在醫療、勞動力損失等社會支出之中。
煙草經濟入不敷出
2006年05月29日,中國政府首次發布吸煙與健康報告。該報告稱,2020年吸煙將造成200萬人的死亡,是目前的兩倍。有關專家同時表示,煙草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以公民的健康為代價的,在考慮此種成本之后,控制煙草無可非議。
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有500萬人死于吸煙導致的肺癌,其中有100萬例發生在中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功煥教授說:"煙草給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一個明顯的證據是醫療費用的增加。煙草行業稅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消融在醫療、勞動力損失等社會支出之中。"在現階段,歸因于煙草的死亡為12%,和2000年煙草所創利稅1050億元相比,則其中46.3%都轉化成了醫療費用。而目前醫療費用的上漲速度遠遠高于煙草行業利稅上漲速度,假若2025年歸因于煙草的疾病和死亡為33%,那么僅耗費的醫療費用就會超過煙草行業為國家創造的利潤。如果加上生病導致的其他間接費用,僅僅由于直接醫療費用和損失的工作年限就足以抵消煙草所帶來的經濟價值。這還不包括煙草消費導致的其他經濟損失,如火災。
而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吸煙使美國每年生產上損失770億歐元,在醫療費用上損失620歐元,總體損失達1390億歐元。
煙草導致貧困
1999年世界銀行進行的"煙草控制經濟學"研究項目發現,世界范圍內,10個成人中已有1人因吸煙死亡。到2030年或許更早些時候,這一比例將為6比1,或每年死亡1000萬人。世界銀行發現,這一慢性病的流行和造成的早逝過去主要影響著富裕國家,目前正在迅速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到2020年,因吸煙導致死亡的每10人中將有7人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世界銀行發現,貧困者較富有者更容易吸煙。所以貧困者面臨的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和早逝的風險也更大。在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最低社會經濟組中年男子死亡的人數,大約是最高社會經濟組男子的兩倍,其中因吸煙造成的額外風險至少占一半。
在《煙草框架公約》的敘述中,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邏輯推理還是低估了關于煙草種植和消費增加了貧困,消耗國家資源并每年導致500萬可預防的死亡的結果。他們稱,發展中國家將面臨煙草流行的暴發。雖然近年來在不少高收入國家里煙草使用呈下降趨勢,但在中低收入國家中煙草使用正急劇上升,尤其集中在男性。全世界煙民有75%在發展中國家,每年要吸掉全世界香煙總消費量(5.7萬億支)的60%左右。這本身證實了綜合煙草控制的必要性。不過,必須注意到煙草使用和其相關的疾病負擔關系呈一定的傾斜。換句話說,窮人相對于富人更傾向于使用煙草,教育和社會經濟地位也存在相似的情況。
煙草對死亡和疾病的作用已得到了很好的證實。但是,煙草加劇貧困卻沒有得到足夠多的重視。有限的家庭資源被消耗在香煙而不是花在食物和其他必需開支如教育和營養上。貧困家庭用于香煙支出的費用(占其家庭總的可支配收入的4%~5%)有著非常高的機會成本,浪費了本應滿足食物和其他基本需求的寶貴資源。例如,中國未受教育的個人吸煙可能性6.9倍高于具有大學文化的個人,巴西未受教育的成人吸煙的可能性5倍高于至少擁有兩個學位的成人。
在發展中國家中用于購買香煙的家庭支出通常非常高。在孟加拉國,如果花在香煙的錢有2/3用于購買食物,就能拯救1000萬營養不良的居民。印度最新研究發現,煙草使用與不良營養和兒童健康有關。在保加利亞,1995年擁有至少一名吸煙者的低收入家庭其總收入的10.4%用于購買香煙。在中國上海的一個區,調查中煙民報告其家庭收入的17%花在香煙上。

煙草生長破壞了環境。煙草從土壤汲取營養,殺蟲劑和化肥造成污染,烤制香煙導致的森林砍伐等等都導致了環境的退化。一項評估每年煙草加工所消耗森林數量的最新研究表明,各煙草種植國家接近5%的森林砍伐源于煙草種植。世衛組織說,我們打算傳遞的觀念是花費在香煙上的錢可以用來拯救遭受營養不良的人們,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對于發達國家而言,煙草消耗的錢可以用來娛樂休閑活動(和節省醫療保健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