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庶
[摘 要]學習“三講”講政治不但國家要講,企業更要講,企業經濟效益和講政治的重視程度是緊密聯系的,本文分析了講政治在經濟領域的應用情況,指出講政治只有切實在企業發展中才能實現企業利益、維護國家利益。
[關鍵詞]講政治 經濟
根據黨中央的號召,在廣大黨員中廣泛開展學習《江澤民文選》活動,學習“三講”,其中講政治就是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警惕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反對分裂祖國的行為,抵制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如何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學習文選必須宏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堅持聯系經濟工作的實際和實踐活動,做到學習理論和指導實踐相結合。在經濟領域如何講政治,和經濟建設有什么關系?有不少人有這種觀點,搞好企業不需要講政治,企業效益好了比什么都強。實際上,講政治國家要講,企業更要講,企業經濟效益和講政治的重視程度是緊密聯系的。
一、在經濟領域要講政治
(一)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講政治
加入WTO后,我國出口企業遭到的反傾銷訴訟接連不斷,包括的行業有彩電、服裝、鋼鐵、制造業等等行業。其中遭到反傾銷的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這些行業的企業在出口過程中,大打價格戰,走的是依靠壓低成本出口路子。連續三年,在我國部分港口國際海運航線上部分航運公司的貨運報價連創新低,有的航線甚至出現零運費、負運費。參與其中的都是國有航運企業,都想把對方擠出競爭,結果惡性競爭讓這些國有航運企業損失慘重,最終受損失的還是國有資產。一些退出競爭的外國航運公司則干脆把船租給中國公司,使競爭進一步白熱化,自己則坐收漁翁之利。這種不講政治的行為,既沒有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也沒有維護企業的利益,也不是市場經濟的正常行為。
(二)在行業發展中要講政治
經濟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來保障。由于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運用,往往在經濟或某個行業過熱時,國家要采取緊縮的財政或貨幣政策,這些政策措施對相關行業的企業產生的影響,需要這些行業的企業從講政治的高度自覺服從國家的宏觀調控。2004年鋼鐵行業過熱時,國家連續出臺政策制止鋼鐵行業過熱,一些鋼鐵企業包括一些金融機構不顧國家的調控政策繼續盲目投資,導致國家采取了更加嚴厲的措施。其結果是企業生產被迫停止,銀行給這些企業的貸款也被迫變成了呆賬、壞賬。這不但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的損失,也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當然企業最初投資所追求的利益也根本無從實現。
(三)在企業發展中要講政治
現代的社會是信息社會,是開放的社會。企業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競爭需要從政治高度來重視企業的信譽、重視企業的品牌、重視企業的產品質量,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放棄了整體利益。一些生產企業存在僥幸心理,不是通過技術升級、加強管理來生產質優價廉的商品,而是通過壓低生產成本降低產品質量等手段來獲得競爭優勢及不當利益。最近一段接連出現在食品、化妝品、服裝等產品上的事件表明,企業只是站在了自身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沒有站到更高的角度,沒有從講政治的高度看待企業利益問題。這些企業的問題在被媒體批露后,很快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產生影響,不但企業自身的形象、利益受損,甚至給社會帶來了不安定因素。
二、切實在經濟領域落實講政治
講政治要落實在行動上,它不但是企業前進的方向,也是相關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前提。企業不但要重視并參與進來,各行業協會、國家及各地方的國資委也要在講政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經濟競爭中,各主管部門要發揮指導者作用。從講政治的高度協調企業的矛盾、糾紛,促使企業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在行業發展中,促進企業自覺服從國家宏觀調控大局,這樣既能維護國家利益,也保證了企業正常利益的實現。
企業作為經濟運行的細胞落實講政治關鍵是處理好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關系。當為局部利益采取行動時,企業領導者在最后做決策時要有政治眼光,要把講政治作為行動方案是否通過的最終檢驗標準。符合了這個標準,企業受益、國家受益、人民受益;不符合這個標準要否決方案,或者由國家或相關主管部門從戰略高度上解決問題、平衡矛盾協調相關企業、相關行業的共同發展,保證國家、行業、企業的利益和持續、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