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風采】
王宏梅,遼寧東港二中教師。1998年7月至2003年7月任教于東港六中,2003年8月至今于東港二中任教。
【心語獨白】
只要人人都說普通話,世界將變成更美好的人間。
【酸甜苦辣】
蒼鷹擁有遒勁有力的翅膀,翱翔于藍天,展現俯仰千里的氣度;翠柏接受陽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潤,挺立于天地間,展現它堅毅的品格;大海接受狂風的助瀾,暴雨的洗禮,坦蕩于天地間,展現波濤洶涌的氣勢。中華大地的人們將用流暢而親切的民族共同語架起溝通的橋梁,展現我們民族獨有的魅力。
曾幾何時,學生在課堂上說,老師請給(kěi)我鼓掌吧!重復幾遍不解其意;曾幾何時,在課堂上,學生用流利的東港方言,沒有平翹舌,沒有二聲調值,回答問題;還記得,學生從大學回來說,與同學們的交流非常困難,“二虎”“拉倒”“挨幫”“彪”這些方言口語惹來了許多笑話。學生從課堂走出,去開創他們的人生世界,為了讓他們在自己未來的領域中交流更暢通,為了讓他們在自己的空間中,更有自信和風采,讓我們這些從事語言文字教育的老師們,從課堂做起,從自我做起,從日常的一點一滴做起吧!
早些年,曾有幾位國際友人在安徽省的宿松縣逗留,隨行的翻譯是一個北京的年輕人,他聽不懂當地老鄉的話,就連簡單的問路都無法交流。最后,還是其中的一位國際友人想出辦法,讓翻譯把要問的內容寫在紙上,讓當地的人把答案也寫在紙上,才解決了問題。事后,國際友人開玩笑說,在中國恐怕每到一個小縣城都要帶一名特殊的翻譯,否則是找不到路的!
正是因為方言與共同語的差異較大,北方人聽不懂南方話,土語難倒高級翻譯,還造成不好的國際影響,可見推廣普通話的問題迫在眉睫。在我國八大方言區中,除了80種較大的方言語系之外,又能分出上萬種不同發音。漢民族共同語的普及之路漫長而艱辛,但如果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真誠,中國將變成普通話的天堂。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文壇大家,他周游列國,身邊簇擁著來自天下各國的“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當他誦讀《詩經》《尚書》和主持典禮、開壇授課的時候,如果他說一口山東魯國話,學生們也講自己的家鄉話,那么豈不是雞同鴨講,亂成一團?
我們的漢民族共同語在經歷了從雅言、通語、天下通語到官話、國語、普通話的漫長歷程后,現在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普通話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制定有普通話方案規定,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范。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人類的家園。而在全球化時代,我們在多樣語境下如何實現人類更自由的空間發展,更穩妥的心靈安置?
在推廣普通話的路上,讓我們擁有蒼鷹般遒勁有力的翅膀,擁有翠柏堅毅的品格,擁有大海波濤洶涌的氣勢。情牽四海,意連八方,讓我們奮力前行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