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天下上元,花灼之盛,無逾閩中。”“花灼”指的就是花燈,絢麗多姿地繁盛在“閩中”——泉州。所以,泉州自古就有“月牽古塔千年影,虹掛長街十里燈”的盛況,每當正月十五晚上,鬧花燈的場面轟轟烈烈,冠絕于天下。
泉州花燈的繁榮,推動了花燈制作工藝的發展和創新,這些花燈不僅保留了傳統的特色,還在造型設計、材料選擇和扎制技巧上融進了新的元素,成為閩南民間中的一朵奇葩。
從品種形式上泉州花燈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 座燈:放在地上或是特制的架子上,燈的體積龐大,氣勢宏偉;燈光明亮,遠觀近看都不錯。
2 掛燈:燈的體積相對小一些,做工卻特別精巧,色彩鮮艷,圖案優美。“料絲燈”、“針刺燈”便是其代表作。
3 水燈:放在湖面上,光的明亮和形的美觀倒映水中,色彩流漓,波光粼粼。龍燈、鯉魚燈、荷花燈是常見的水燈。
4 提燈:就是孩童提在手上玩耍的燈,造型大多模仿十二生肖動物。如:玉兔燈、戲猴燈、公雞燈等。

泉州花燈以它獨有的刻紙,針刺工藝和料絲鑲裝等技藝聞名。工藝不同,彩燈的風格也會不一樣。
1 彩扎燈。花燈藝人用紙捻將竹蔑先綁扎成燈的骨架,把裁好的紙或綢布噴水繃緊粘貼在骨架上,貼上花邊,描上圖案,掛上絲穗,便成彩扎燈。彩扎花燈光潔透亮,色彩明快,常被用作節日慶典和舞臺演出的裝飾。
2 刻紙燈。這種燈不用骨架,全是由刻好圖案的紙板拼成,所以叫刻紙燈。然后,在這些鏤空的圖案內鑲上玻璃絲,成為刻紙料絲燈。它具有多種樣式——多角形繡球燈、宮燈、雙魚燈、花籃燈、卷書燈等。花燈結構巧妙,造型富麗堂皇且古色古香,燈上形象的線條疏密相當,粗細相宜,從飛禽走獸、亭臺樓閣到山水景觀、歷史人物,無不生動鮮活。
3 針刺無骨燈。這種燈的圖案全是用鋼針在制圖紙上密密麻麻刺出來的,光源從針孔中透出,顯得玲瓏剔透、璀璨奪目。
4 紙燈。多以篾絲做骨架,外裱糊著紙,可以在紙燈上粘貼彩色剪紙圖案。
5 紗燈。用篾做骨架,糊以透明白紗,用各種漂亮的圖案貼在白紗上,燈內的亮光呈映戲曲人物、花卉和魚獸。
泉州花燈具有很高的審美藝術價值,是中國民間美術的精品。首先,花燈的主題圖案繼承了傳統民間藝術的題材和形式,燈體上的人物、山水、花卉、鳥獸等形象,具有欣賞和教化雙重意義,不僅形象靈動優美,而且寓意吉祥美好,且這種寓意隨著時代發展而延伸。其次,從造型及工藝上說,我們可用“精”、“細”、“亮”、“巧”四個字來概括泉州花燈的優美精巧。根據花燈的特點,骨架結構與各種材料透光性矛盾的解決體現了制作者高超的工藝水平和智慧,燈體通透明亮給人以玲瓏剔透之感,精巧富麗、色澤鮮艷、裝飾華美、刻法工細,這些都是其它地方的燈彩無法比擬的。最后,泉州花燈集眾多藝術為一身,融合了剪紙、繪畫、紙扎、糊裱等多種工藝,成為泉州民間藝術的綜合體。
真是小小花燈體現了“大藝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