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觀/編譯
連世界上最精密的地震監測儀都無法測出的地震前兆,能被動物所感知嗎?然而,這卻是可能的。而且,許多動物在其他自然現象如暴風雨到來之前會有奇怪的表現,它們還能夠探測到遠在人類所有的感知能力范圍以外的同類。
研究表明,這些動物具有某種特別的感知能力,它們可以感受和理解通過地表傳遞的振動,而這種感知能力是人類所缺乏的。
幾乎所有對動物傳遞信息的研究都集中于視覺、聽覺和嗅覺,因為這些感官知覺是人類所具有的。人類沒有專門用于探測地面振動的感覺器官。美國研究人員認為,這種以人類為中心的研究方法意味著,通過地表的振動進行交流(一種利用地震信號的溝通方式)這一現象被完全忽視了。
研究人員相信,這種信號的存在范圍比生物學家現已意識到的要廣泛得多,而且就此可以解釋許多過去令人費解的動物行為。
至今為止,人們所知道的能夠發出地震信號的大型哺乳動物只有海象,其頗具攻擊性的雄海象在海灘上為爭奪妻妾而相互爭斗的特性早已廣為人知。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凱特琳·奧康內爾·羅德韋爾博士認為,包括犀牛、獅子和大象在內的多種大型哺乳動物也利用地面的振動進行交流。
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它們發出的響聲既通過地表也通過空氣傳播,而地表的傳播速度要比空氣更快。根據這位博士的研究,當大象吼叫、擺出攻擊的架式或者跺腳時,它們能將信號通過地表傳送到50公里之遠的地方。
大象感知震動的能力有助于解釋這種動物的某些行為。一種行為是:即使遠在聲音傳播的距離之外,大象顯然也有能力感知暴風雨的來臨。另一種行為是:在另一群大象到來之前,許多大象都會做出提腳的行動。它們不是用耳朵搜索地平線,而是保持靜止,然后提起和放下一只腳。這種行為可能幫助它們確定振動來自哪個方向,這就像一個人先用手堵住一只耳朵,然后再堵住另一只耳朵來確定聲音的方向一樣。
近10年來,專家們發現多種昆蟲、蜘蛛、蝎子、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嚙齒動物以及大型哺乳動物都會利用振動來保衛領地、尋找配偶和發現獵物等。例如獅子的爪子上就有感受振動的器官,其作用就同蝎子感受振動的器官_樣,用以發現獵物。
美國女專家希爾博士用了數年的時間,試圖弄清楚蟋蟀這種領地特征明顯的穴居昆蟲是如何在地下劃分領地的。為使蟋蟀做出反應,她把它們的叫聲錄下來播放。但幾次試驗都失敗了。后來她發現,蟋蟀對她的腳步聲似乎比空中傳來的同類的叫聲更感興趣。這表明,這種昆蟲是依靠所接收的叫聲中振動信號部分來劃分領地的。
當然,上述結論是否的確可以說明動物具有預報地震的功能,仍未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動物感知振動的能力大大超過人類,人類應當利用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