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光/編譯
誰是飛天第一人?早在14世紀末的我國明朝,一位名叫“萬戶”的人,在一把椅子的背后裝上47支火箭。當然,那是當時能買到的最大的火箭。他自己坐在椅子上,并用繩子綁緊。兩手則各拿一個大風箏,這自然是作為產生輔助升力的翅膀。然后他要仆人將47支火箭同時點燃,想借用火箭的力量把他推向空中。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這是美國人羅伯特·吉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與噴射》一書中的敘述。
但真正意義上的飛行第一人,既不是美國的懷特兄弟。也不是歐洲頂尖級的專家與教授,而是巴西年輕富翁杜蒙特。
集紈绔子弟、冒險者、發明家于一身的27歲的巴西富翁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他在移居法國巴黎為全城人做了飛行表演。第一次,他是在人工操作的飛船上進行的;后來,又于1906年在完全自行設計的飛機上進行了表演。
與懷特兄弟全面申請專利不同的是,杜蒙特對于個人專利也不想要,他白白讓出了設計成果,還自己掏腰包支付費用。懷特兄弟沉默寡言、過著苦行僧的日子,而他卻妙趣橫生、出身名門。
1901年10月杜蒙特贏得多伊奇獎。多伊奇獎是法國工業家亨利·多伊奇為鼓勵航空事業而創立的獎項,獎金是:第一個在30分鐘內從航空俱樂部飛到埃菲爾鐵塔并且返回原地的人可獲10萬法郎。
杜蒙特從兒時起就對飛行著迷。他出生在巴西最富有的咖啡大亨家族,是7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讀遍了凡爾納的科幻小說,逐漸地認為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適當的人操作適當的機器加以解決。
1892年,杜蒙特18歲時父親去世,給他留下了相當于今天1200萬美元的遺產。他移居法國巴黎,立即追逐一切時尚的東西。他乘坐熱氣球,買了一輛摩托車。接著又心血來潮,把摩托車輕便而功率強大的發動機與裝滿氫氣的氣球裝在一起,再裝上一個舵。這樣,他能夠在天空中航行了。
在杜蒙特之前無人完成這個創舉,至少沒有人令人信服地完成。早在1852年,就已經出現了蒸汽發動機飛船,可以以每小時6英里的速度“嚓嚓”地向前飛行。后來出現了電動發動機和汽油發動機。但是,直到1898年,沒有人成功地順風或逆風完成飛行行動,并原路返回出發點。
杜蒙特不僅完成了這個創舉,而且是風風火火地完成,使巴黎人大開眼界。巴黎人已經習慣了看到他戴著巴拿馬帽、穿著高領服、披著斗牛士紅披肩在空中飛過。他的飛船是用黃色綢子做成,后面拖著深紅色的旗子,上面用葡萄牙語寫著:飛向以前未曾到達的海。
杜蒙特一生中堪稱“飛船階段”的生涯在他贏得多伊奇大獎時達到了巔峰。1901年10月19日,他從圣克盧郊外乘上了特制的參賽飛行物,抵達埃菲爾鐵塔后又返回去,這時他的發動機停止了工作。就在觀看的人群呆若木雞之際,杜蒙特爬出柳條筐(控制器就在那里),在半空中雙手交替,爬上了裝有發動機的裝置。他重新啟動發動機,回到自己的位置,在最后一刻完成了飛行。他大聲喊道:“我贏了嗎?”人群大喊應答。
杜蒙特慷慨地把獎金的一半給了他的助手,另一半給了巴黎貧窮的手藝人,幫助他們贖回工具。
贊揚如潮水般涌來,有大發明家愛迪生的稱贊,有“無線電之父”馬可尼的稱頌,還有其他名人的贊譽。有人為他譜寫頌歌,有人為他烘制飛船形狀的蛋糕。他的朋友路易·卡蒂埃專門為他設計了手表,事實上這也是第一塊男式手表。這種叫做桑托斯的手表現在仍然有出售。
杜蒙特繼續涉獵飛船領域。1905年,他開始設計飛機,仍然是自己單槍匹馬地干。他的第一個成功設計外形有點像笨拙的箱形風箏。1906年10月22日,飛機起飛了。此次飛行雖然只有60米,但是這已經足夠了。直到1908年,歐洲人還沒有見過懷特兄弟飛行。
杜蒙特終生未婚,他沒有后代為自己揚名。他沒有申請專利。1910年,他得了多種僵化癥,他不愿讓公眾看到自己身體有病,就遠離了社交生活。他陷入憂郁,燒掉了所有文件,包括筆記、圖畫、日記和照片等。1932年,郁郁寡歡、已經被人遺忘的杜蒙特用一條領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悲劇性的結束與他魅力四射的青年時代形成鮮明的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