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對子女,每個母親都有一顆大愛無邊的心——為孩子的成長和將來打算著。為了孩子的前途,母親在身后默默佝僂著勞作的身軀。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滋潤,孩子心靈的創傷將無法愈合;沒有母愛默默的支持、奉獻與教導,孩子將失去攀登的動力與信心;沒有無私的母愛,也不能成就儒家學派杰出的代表孟子,也就沒有“孟母三遷”的千古美談。
隨著新生開學的臨近,我在急切之中等待著錄取通知書的到來。我多么渴望考入南縣新一中啊,為老師、為家庭、為自己、為關注我的所有人爭光。可是,在焦急的等待中,我等來的卻是另一所高中的錄取通知書。
三年的拼搏,三年的努力,迎來的卻是失落與懊喪。于是,我開始沮喪,開始自暴自棄,我躺在床上撕毀了那已屬過去輝煌的所有獎狀,我每天罰自己不吃飯——因為我覺得自己根本沒資格品嘗母親親手為我做的香甜飯菜……那些天,我幾乎要崩潰了。
但是,我卻無法知道,我的痛苦已在母親心中擴大了好幾倍。母親再也忍受不了自己的兒子如此地折磨自己,她強忍著淚水對我說:“兒子,雖然這次你考得不是太滿意,但你畢竟努力過了,媽媽已經感到很欣慰了,你不知道你的痛苦對我來說是多大的疼痛……”
我的淚水終于噴涌而出,但我不是為自己的成績流淚,也不是為我的失敗哭泣,而是被母親那種寬廣的胸懷、對兒子的理解而流淚。
我稍微冷靜下來后,母親又對我訴說了她甘霖般的肺腑之言:“孩子,雖然你的失敗讓我感到有些遺憾,但是,人生總需經歷坎坷。娘深信你,我的兒子更不比別人少一根筋。我堅信,我的兒子在高中一定會迎頭趕上、并超越他人。學習是不分貴賤高低的。只有心中有理想,環境因素并不能影響人成才。孩子,加油,娘在你背后為你鼓勁!”我再次感動了,我堅信母親說的話:“有志者,事竟成。”我和母親同時舉起右手擊掌!我露出了雨過天晴的笑容。
在父母的幫助下,我轉入了南縣六中。因為我可以在南縣六中減免部分學雜費,替家里節省一些開支。我深深牢記著母親的話——“學習是不分貴賤高低的”、“環境因素并不能影響人成才”—興高采烈地跨入了學校大門。
現在,我在班上任學習委員,并重新結識了一批有著共同志愿與理想、為美好的明天共同織網的好友。我現在是由衷地笑了——為自信的明天微笑。
孩子的笑容,在母親心里又何嘗不是成倍地增加呢?
母親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又怎能不甜?成長又何嘗不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