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奧運會女子乒乓球單打比賽結束四分之一決賽后,我看到一個非常遺憾的消息:王楠意外落馬,以1比4不敵新加坡名將李佳薇,被淘汰出局!2004年8月,金色的奧運,金色的雅典,乒乓球女單金色的獎牌卻與王楠無緣了!我為之黯然神傷……
王楠當屬實力派選手,在以往的世界杯、世乒賽、奧運會等大賽中,她曾多次獲得乒乓球女單冠軍,這次在文明古國希臘雅典怎么會無緣奧運女單金牌呢?我不愿相信、也不愿接受這樣的結果!然而,電視、報紙、廣播、網絡、好友聊天,無不都在傳遞著一個不爭的事實:王楠遺憾地不能在乒乓球女單奧運金牌衛冕。
輸了單打,王楠哭著離開賽場,不愿抬頭與人說話,她當時敗落的不佳心境可想而知,真是痛之又痛、惜之又惜呀!更令我擔憂的是,在隨后即將進行的乒乓球女雙決賽中,王楠與張怡寧能配合打好嗎?我甚至不敢再看電視播放的女雙決賽之鏖戰場景,唯恐王楠再度失利……
或許上蒼惜英雄吧,次日我讀到一條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王楠與張怡寧奪得女雙冠軍,兩人聯手直落四局,輕松戰勝韓國對手,以總比分4:0的全勝戰績,為中國代表團贏得了第十五塊金牌!我欣然、喜然!
背負著女單輸球的壓力,王楠參加了女雙決賽的角逐,最終與張怡寧勇奪金牌,這其中的心路歷程,王楠及時做了大幅調整,她盡力不受自己在女單比賽中輸球的影響,頂住壓力,全力以赴爭雙打。以金色的心態,方能贏得金色的獎牌,不是嗎?
透過奧運會所設的“金牌”獎項,我們不難發現:人生中各行各業也同樣設有各類形態的“金牌”獎項。縱覽王楠的敗北與得勝,我看到了金牌展現的有益啟示。
從某個角度看,高考金榜題名仿佛是中學時代所設的“金牌”獎項。是呀,高考金榜題名——這塊金牌的確是一種肯定,但它只是對“上一次”成績的肯定,決非是對“下一次”成功的預支,所以持金牌者不必驕狂;沒有拿到金牌確實是一種否定。但它僅僅是對“上一次”競賽的否定,而決不是對“下一次”參與的否定,更不是對一個人未來一生的全盤否定,所以失金牌者也不必傷悲!
請清晰地在“上一次”和“下一次”之間劃一條界河吧,那樣我們就不會被“上一次”的榮耀沖昏頭腦,當然同樣也不會被“上一次”的失敗擊潰心志。金牌的得與失,僅僅只是對“上一次”的點評,榮與辱都屬于河西的“上一次”;位居河東的“下一次”將重新洗牌、重新啟動、重新梳理乾坤。
所以。我們完全不必為“上一次”金牌的空缺、為“上一次”凄慘的失敗而痛哭流淚、失魂落魄。請重新鼓起高揚的風帆,向著“下一次”啟航出征吧,因為位居河東的“下一次”宛如東升的旭日,迎接我們的是漫天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