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度首都新德里西行,越過比卡內爾大約100公里的地方,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邊境山區,有一個叫哈馬里的村莊。很久以前,那里的土著居民奉行這樣一種習俗:誰家的老人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動彈,他的兒子就會在傍晚時分把他背到深山里去。那里有很多野狼,到了深夜,毫無防衛能力的老人就會葬身狼腹。這一習俗被稱之為“狼葬”。
在日本的北部山區,也曾有過這樣的習俗。
沒有人知道這一習俗是怎么形成的。但大家都對此習以為常,并且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那里窮,人們要養活自己都很困難,又要伺候有病的老人,那簡直是不可能的。那里沒有醫生,老人病了只有等死,他們明知自己將被背去山里喂狼,這是一件恐怖而又痛苦的事情,但他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毫無怨言,因為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誰也不能破壞規矩,再說他們誰也不愿死在家里拖累兒女。
這一習俗如今是早已滅絕了。對于它的滅絕,有文字記載。
那是在上個世紀的初葉,有一個叫甘達的年輕人把老母親背到山里,又把她背回來了。
甘達背著母親往山里走,每到一個路口,母親都要他停下來,她伸手從路邊摘下一條樹枝,丟在走過的路上。這樣反復幾次之后,甘達就問母親:為什么要這樣做?母親告訴他:“等你回去的時候天就黑了,你會找不到路的,你只要找到我扔下的樹枝,從有樹枝的那條路走,就不會走錯了。”山路不好認,以前村里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有人把老人送走后回來時走錯了路,結果自己也被狼吃掉了!
原來母親在赴死的途中還在記掛著兒子的安危!母親的這一舉動感動了甘達,他不忍心把母親送去喂狼,就又把她背回來了。
可以想象得到,這件事在村子里引起了一場多么大的風波!他壞了祖上世世代代沿襲下來的規矩,這是大逆不道!甘達為此受到了十分嚴厲的處罰,但他寧愿自己受罰,也要讓母親死在家里。
有了第一個人這么做之后,慢慢地就有第二個,第三個……隨著時間的流逝,“狼葬”的習俗最后就徹底滅絕了。
1975年,有一個叫斯格爾的英國記者到印度采訪,他后來出版了一本書:《印度西部部落》,書中詳細地介紹了那里原始部落的風土人情,其中有一個章節提到了“狼葬”。斯格爾認為,當甘達作為第一個人叛逆舊習的時候,他實際上已經具備了最基本的贍養老人的能力,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這是“狼葬”滅絕的原因。
斯格爾是對的,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有賴于物質文明的進步。但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有一個很關鍵的東西被他忽略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愛心所發揮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如果不是母親的愛心喚醒了兒子的愛心,“狼葬”就還可能延續下來。
不是嗎?在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的今天,在許多子女贍養父母根本不成問題的地方,我們卻不時聽到有兒女遺棄父母的悲劇。照我看,這種悲劇比起“狼葬”來,悲慘十倍!
(江蘇寶應 張有軍 薦自《新華日報》2006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