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俊瀟灑的衛寧和活潑美麗的雨芳在3年的熱戀之后,終于有了自己的甜蜜愛巢。小兩口搬進新家,每天都在商量著怎么把小家布置得更漂亮更舒適。周末,終于有時間逛商場了。他們開著小QQ買回了早就看中的幾件小擺設,雨芳順便又給自己買了一套睡衣。
高高興興回到家,雨芳開始收拾布置。忽然發現找不到自己新買的睡衣,便問老公:“衛寧,我的衣服呢?”
“哎呀,好像是忘在車里啦!”
“你總是這樣!整天不知道想什么!”雨芳沒好氣地說。
“不就是一件衣服嘛,至于生那么大氣嗎?”
“你根本就沒把我放在心上!我的事你從來都不關心!上次我們領導扣錯了我的獎金,你還怪我!”
“那次本來就是你不對!你這個人一貫作事不顧大局。前天和我們同學吃飯,當著那么些人,你還給我甩臉看!”
“我為什么甩臉給你?你在那兒眉來眼去的當我沒看見啊?”
“又來了!跟你說了多少回了,那都是十幾歲時候的事,你還有完沒完?”
衛寧一摔門出去了。
雨芳腦袋蒙蒙的,她坐在那自己琢磨著:我們剛才是因為什么吵架來著?
人們常說,家里沒大事。那是因為生活當中很少有事情會影響到國家形勢;人們又說,生活中沒小事,那是因為我們常常看到一點小事演變成“全面戰爭”。
本來只是忘了一件衣服,為什么最后兩個人會牽扯到十幾年前的舊賬呢?專家告訴我們:在很多家庭中,都能看到這類不斷升級的“戰爭場面”,其原因是很多年輕人總是把眼前的事和過去的事相聯系,結果就總走不出怪圈。他們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了。
雨芳生長在一個大家庭,又是個女孩子,因為幼年時常常得不到關注,她的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怕被別人忽略的感覺。當這種“懸而未決”的感覺出現時,她對于伴侶任何輕微的冒犯,都會極其敏感,她會把衛寧的一次小過錯看成是對她的忽視,進而上升為“心里沒有她”。
而衛寧的父母感情不是很好,父母有時會因心情不好而無緣無故地責罵小衛寧。在不諳世事的年代,小衛寧會把所有的過錯都歸于自己,他的內心充滿自卑和懊惱。雖然時隔多年,但當時的感覺依然清晰。雨芳的一句抱怨,會讓他當初受傷的感覺再次進入意識中,甚至即使是雨芳一個微不足道的請求,也會讓他覺得不近情理,覺得自己是在受責備。出于保護自己的本能,他往往會去“攻擊”對方。所以衛寧聽到一句埋怨時,會不由自主地去責備雨芳以前的過錯。
這類現象,被專家稱之為“90/10原則”。
什么是90/10原則?當一個人聽到對方的話不高興時,其中的原因90%以上,都和過去的經歷有關,而當前讓你懊惱或難過的原因,可能只占10%以下——換句話說,后者只是表面現象,充其量只是“導火線”而已,這就是90/10原則。
這是夫妻之間最常犯的錯誤,也是因小事而吵鬧到天翻地覆最重要的原因。
每對夫妻都可能會吵架,吵架也是一門藝術。就事論事是最聰明的做法。如果永遠屬于“聯想集團”,吵到后來自己都不知道是為什么吵起來的了。
有一對再婚夫妻,吵鬧了好幾年,進入了“冷戰”狀態,多次提到離婚的問題。丈夫找專家求助,得知他其實并不真想離婚,專家就和他約法三章:不談過去;不論是非;看今天能做點兒什么。
丈夫真的這樣去做了,局面還真就一點一點打開了。過去,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引發出對十幾年前某件事的非議,“戰爭”不斷升級,打的不可開交,甚至有時會鬧到撥通110!現在,有了約法三章,爭論問題本著“就說今天”的原則,心好像就平和了許多,架也打不起來了。平和愉悅的心才有機會迸發出靈感——情人節那天,丈夫居然買了玫瑰和巧克力送給太太。太太嘴里說:“老夫老妻了,這是何必呢?”可臉上卻綻放出最燦爛的微笑。心里多年的堅冰,就這樣一滴一滴地化了開去。
理解“90/10”原則,會給愛侶帶來福音。當自己昔日消極的感受出現時,你會掌控和把握自己,不會做出過激反應;而當伴侶“舊傷”復發時,你永遠會以理解心和同情心給對方以支持,撫平受傷的記憶。
(責任編輯/張慧娟)
E-mail:huijuan0608@163.com Tel:(010)51026392或898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