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王剛是那么反對女兒與彼得談戀愛;而現在,他動情地說,雖然他沒有兒子,但洋女婿彼得比親兒子還親……
“和”發怒了:閨女你不能交洋男友
2001年秋天,王剛正在河北涿州拍攝電視劇《日落紫禁城》,正在倫敦留學的女兒王婷婷打來越洋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嬌羞而激動:“爸,我交了個英國男朋友。”王剛的心頭一緊:“孩子,爸不反對你交男朋友,可為什么要找個英國人呢,這多不合適呀。”“爸,彼得人很好,我們是真心相愛的。”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兩天后,王剛從女兒那里拿到了彼得的電話,用流利的英語在電話里告訴彼得:“我女兒婷婷是地道的中國人,你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你們在一起不合適,我勸你不要再和婷婷來往。”彼得英國人的直爽與倔勁上來了,直言不諱地說:“我和王婷婷自由相愛,盡管你是她的父親,但你無權干涉。”一句話,把王剛氣得夠嗆。
這一夜,王剛徹夜難眠。回想起自己兩段坎坷的婚姻,他不禁感慨萬千,作為父親,他希望獨生女兒的情感之路能夠平坦一些,少一些磕磕絆絆,多一些風和日麗。盡管女兒從高中時就在英國留學,如今已經是倫敦藝術學院的大二學生了,但她畢竟是中國人,現在找了個英國小伙子做男朋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肯定會成為他們之間的障礙,他們以后的生活會幸福嗎?如果女兒也在感情上走彎路,他的心一輩子都不會安寧。
一向溫和慈愛的王剛向女兒發出了警告:“必須馬上和彼得分手。”父親的態度把王婷婷急哭了:“爸,從小到大,我一直最聽您的話。但這次,原諒女兒不能聽您的,我已經不是以前那個黃毛丫頭了,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彼得非常優秀,您要相信女兒的眼光。”見女兒如此固執,王剛發動自己年近八旬的老母親和妹妹王靜來做女兒的工作,可婷婷始終是鐵板一塊,絲毫不肯動搖。
父女倆就這樣較上了勁,王剛每次給女兒打電話,都絮絮叨叨地說這件事,讓王婷婷不勝其煩,后來她干脆不接父親的電話了。父女倆各懷心事,在世界的兩個半球對抗著,王剛的心一直忐忑不安……
2002年春節,王婷婷沒有與父親打招呼,就把彼得帶回了北京。一進家門,彼得就按照中國習俗,拉著王剛的手叫“爸爸”,王剛的圓臉頓時拉長了:“誰是你爸爸?”彼得絲毫沒有注意到準岳父臉上的不快,傻里傻氣地說:“您是婷婷的爸爸,我是婷婷的男朋友,難道您不是我的爸爸嗎?”彼得憨頭憨腦的樣子,讓王剛哭笑不得。
在王婷婷的示意下,彼得將從英國帶來的禮物一一分發給大家。在英國,小伙子第一次去女友家是不用帶禮物的,否則會顯得彼此的關系很生疏。現在來到了中國,他要入鄉隨俗。彼得給王剛的禮物是一頂漂亮的禮帽,給王靜的是一條精致的絲巾,最后輪到老太太了,他拿出了一罐英國的長壽酒,用蹩腳的中文說:“祝奶奶福如西海!”一家人頓時捧腹大笑。彼得莫名其妙:“婷婷叫我說‘福如東海’,我改成了西海,有什么錯嗎?”
因為反對女兒找洋男友,從彼得一進門,王剛就對他不冷不熱。這天晚上,他把彼得叫到書房,開誠布公地對他說:“婷婷以后是要回國的,你們在一起不現實,我們全家都感謝你對婷婷的照顧,你還是必須和她分手。”彼得的臉漲得通紅,認真地說:“在英國,父母是不可以干涉子女戀愛的,否則就是違法,子女可以起訴父母。”王剛也生氣了:“可這是在中國,必須按照中國的規矩辦事。”
聽到父親與男友爭吵,王婷婷趕緊跑進來把彼得拉出去,然后在王剛旁邊坐了下來。王剛氣呼呼地說:“這個人真的不適合你,過兩天你就讓他回英國去。” 父親的話讓王婷婷傷心大哭:“爸,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你也得尊重我的選擇啊!”王剛的老母親和妹妹王靜都涌了進來,把王婷婷拉了出去。王靜認真勸哥哥:“婷婷大了,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和愛情,做父母的如果橫加干涉,只會引起不愉快。”
好說歹說,王剛總算平靜下來。是的,即使自己不同意女兒與彼得來往,也犯不上對人家橫眉冷對。聽婷婷說,彼得的父母對她非常客氣,自己這樣做,顯得多沒肚量。這樣想著,王剛對彼得的態度才緩和下來。
為了“討好”準岳父,彼得主動與王剛套近乎,他看過英文版的《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對王剛的演技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和王剛談和聊藝術,彼得很有自己的見解,談得頭頭是道,王剛開始對他另眼相看。
為了入鄉隨俗,彼得在王剛家里吃辣椒,吃中國菜,看著他笨手笨腳地用筷子怎么也沒法把菜夾到嘴里去;看著他被辣得滿頭大汗,嘴巴里發出嘖嘖的痛苦聲,大家覺得有些過意不去。王剛對他說:“既然你吃不慣中國飯菜,以后就吃西餐吧。”彼得認真地說:“以后我要和婷婷生活在一起,現在要開始學吃中餐。”
話雖這么說,但每天都是中餐實在讓彼得難以忍受。王剛家樓下有一家西餐廳,那天,實在受不了的彼得偷偷跑到西餐廳,痛快地吃起來,恰巧被外出回來的王剛看見了。他忍不住笑了,這個洋小伙真可愛。
一晃春節很快過去,王婷婷和彼得要返回英國了,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王剛覺得這個洋小伙子乖巧、懂事,沒有再提讓女兒與他分手的事。
中國好岳父,從此我就是您的親兒子
回到英國,彼得給王剛打電話,說按照中國的風俗,年輕人談戀愛,雙方父母是要見面的。他邀請王剛去英國“考察”,并說負責王剛在英國的一切開支,并報銷往返機票。彼得把王剛逗笑了。沒過幾天,彼得的父母也主動打來電話,盛情邀請王剛去英國做客,兩親家“正式會晤”。這時的王剛明白了,要讓女兒與彼得分手是不可能的,既然這樣,他也想去倫敦與彼得父母見見面,了解一下對方的家庭情況。
2002年6月,王剛飛抵倫敦,彼得和他的父母開車到機場把他接回了家。因為王剛在英國的華人圈里很有影響,彼得的父母見到了真正的“和”,非常高興:“能與你做親家,是我們的榮幸。”
彼得一家在英國屬于世襲貴族,屬上流社會階層,擁有自己的別墅和花園。彼得的父親是倫敦小有名氣的律師,母親是大學教授,兩個哥哥都從事文化工作,一家人為人謙和低調,很有教養。他們用最高的禮節招待王剛,特意為他舉行了一個華人酒會,與會嘉賓都是倫敦華人圈里的名流,有的還是王剛多年的老朋友,這讓王剛非常感動。
這時,彼得已經大學畢業了,在倫敦一所大學里教音樂,王剛特意托朋友打聽彼得的情況,朋友一番打探后告訴他:彼得工作勤奮踏實,為人真誠平和,是個值得信賴的小伙子。彼得的兩個哥哥娶的媳婦都是廣東女孩,她們告訴王剛,彼得為人很不錯,把婷婷交給他,可以放心。
這次倫敦之行徹底打消了王剛的疑慮,臨回國前,他認真地對王婷婷和彼得說:“我再不會反對你們了,既然你們這么相愛,就要好好珍惜。”
與婷婷確定戀愛關系后,彼得告訴王剛:“以后您就不用給婷婷寄學費和生活費了,由我來承擔。”王剛沒有答應,他知道,在英國,男友沒有為女友承擔學費和生活費的義務,因此,他拒絕了彼得及其家人的好意,依然全額負擔女兒在英國的所有開支。
2003年3月,王剛做客《藝術人生》,在主持人朱軍的引導下,他談起了自己滄桑的情感經歷,談起了對女兒放不下的牽掛。這時,現場電話接通了,婷婷和彼得從倫敦打來電話:“爸爸,我們都希望您能夠幸福。”在這種特殊場合聽到女兒和準女婿的祝福,王剛忍不住潸然淚下:“你們要好好相愛,不要像爸爸一樣在感情上走彎路。”彼得在電話里認真地對王剛說:“爸爸,您放心,這輩子我會對婷婷負責的。”
2003年7月,王婷婷大學畢業了,考慮到父親一個人在北京,身邊沒人照顧,她想回國發展。王剛謝絕了女兒的一片好意:“彼得在倫敦,要是你回國,你們以后怎么辦?孩子,你不要過多地考慮爸爸,多想想你和彼得的事。”就這樣,王婷婷留在了倫敦,開始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
2004年5月,彼得征求王剛的意見,想和婷婷把婚事辦了,王剛同意了。他放下手頭的工作,與妹妹王靜飛赴倫敦,參加女兒女婿的婚禮。婚禮是完全西式的,在大不列顛一個風光旖旎的小島上舉行。看著女兒身披潔白的婚紗,與彼得交換戒指,無邊的喜悅在王剛心頭蕩漾開來,漂在英國的女兒終于有了一個完美的歸宿,這是一個父親最大的欣慰。
這年9月5日,王剛為女兒女婿在北京昌平舉行了一個隆重的中式婚禮。王剛的好友張國立擔任司儀,張鐵林、王思懿等圈內好友和彼得的父母共200余人參加了婚禮。彼得和王婷婷一身中國傳統的長袍馬褂、鳳冠霞帔,新娘子是用八抬大轎抬來的,儀式也是拜天地、喝交杯酒、入洞房等傳統禮節。當有朋友向王剛打電話祝賀時,喜不自禁的他一連說了7個“謝謝”。
半個月后,彼得和王婷婷要回英國了,看著王剛眼里的依依不舍和落寞,王婷婷忍不住鼻子發酸。彼得緊緊握住王剛的手,認真地說:“爸爸,中國有句俗話:一個女婿半個兒子。您沒有兒子,以后我就是您的親兒子,我和婷婷會經常回來看您的。”洋女婿的懂事和貼心讓王剛欣慰不已。
彼得果真說話算數,回到英國后,他和王婷婷經常給王剛打電話,發郵件,因為英國和中國有8個小時的時差,所以彼得常常在半夜時分爬起來給王剛打電話,叮囑他工作不要太勞累,不要開快車,要多注意休息。
每隔一段時間,彼得和王婷婷就飛回北京看望王剛,每次,都要給王剛帶一些小瓶裝的洋酒。王剛把酒帶到劇組,與張國立、張鐵林等好友一起分享,他邊喝酒邊陶醉地說:“這是我洋姑爺特意從英國帶給我的,他就像我的親生兒子,和我貼心著呢。”
升級做外公,洋女婿只愿岳父不再孤單
每拍攝完一部大戲,身心俱疲的王剛都要調整、休養一段時間,每當這時,彼得和王婷婷就會把他接到英國度假。彼得抽出時間開車帶著王剛去外地旅游,逛古玩市場。王剛酷愛古玩收藏,彼得經常買一些送給他。
彼得很欽佩王剛精湛的演技,總是對他說:“爸,演戲是不是很好玩?有機會也讓我客串一把吧。”2004年冬天,王剛在懷柔拍攝一部清代戲,正好那段時間彼得在北京,王剛把他帶進劇組,讓他客串只有一句臺詞的洋人。就是這個簡單的鏡頭,彼得一連拍了好幾遍才過關,累得他直叫:“拍戲太難了,當演員不好玩!”他也因此體會到了岳父的不容易,他對王剛說:“爸,您要注意身體,別讓我和婷婷為您擔心。”
2005年初,王剛突然接到了婷婷的電話:“爸,我和彼得吵架了!”她告訴王剛,結婚后她和彼得之間常因為說話、待人接物等生活細節有小摩擦。這一次是因為她在中餐館吃了狗肉,彼得是動物保護主義者,對此非常生氣,他們因此發生了爭吵。
對于女兒女婿的摩擦,王剛并不著急,他語重心長地告訴女兒:“你與彼得是異國婚姻,有矛盾很正常,以前我就告訴過你,找個洋人做丈夫,磨合期肯定要比其他夫婦長。” 王婷婷還有些不服氣,王剛嚴厲地批評女兒:“過日子是兩個人的事情,你說話做事都要注意對方的感受,要多為對方著想,不能由著自己的小性子來。”在父親的批評教育下,王婷婷漸漸平靜下來。
批評完了女兒,王剛又主動與彼得溝通:“婷婷心眼好,就是有些任性,作為丈夫,你要多多包容她。我剛才已經批評她了,你們要多諒解對方。”當天晚上,放不下女兒女婿的王剛給彼得發了封電子郵件,他情深意切地寫道:“彼得,爸想和你說說心里話。婷婷很不容易,在她很小的時候,我就與她母親分手了,沒有給她一個完整的家,這是我這輩子最愧疚的地方。她16歲就去了英國,這些年來,她一個人在英國求學、生活,吃了很多苦。她與你結合在一起,是爸爸這些年來最高興的事情,因為你正直、善良、有責任心,把婷婷交給你,爸爸是放心的。希望你們能和睦相處,快快樂樂地過日子,不要讓爸爸為你們擔心。”
岳父的肺腑之言讓彼得淚眼婆娑,他把這封郵件給王婷婷看了,王婷婷也哭了。父親的心里話似乎觸動他們的靈魂深處,他們開始不斷地進行調整、反思,每當要發生摩擦的時候,父親的話就會在耳畔回響,于是他們努力克制自己。漸漸地,經過溝通,這對年輕的異國夫妻悟出了相處之道:兩個獨立的個體組合在一起,各有各的生活習慣和處世方式,只要不傷害對方,就讓它存在,不要想方設法彼此改造。女兒女婿的成熟讓王剛百感交集,這比獲什么大獎、拍什么經典影視劇都讓他高興。
2005年3月,婷婷懷孕了,彼得在電話里高興地告訴王剛:“我要做爸爸了!”對于自己即將升級做外公,王剛也很高興,叮囑彼得要多多照顧王婷婷。幾個月后,王剛得知女兒妊娠反應嚴重,吃不好睡不香,建議她來北京度過孕期。于是,彼得把婷婷送到了北京。一個星期后,彼得要回英國了,王剛對他說:“你安心回去上班,我會把婷婷照顧好的。”他專門請了保姆照顧女兒。
2006年初,王婷婷在北京順利產下一個男孩,是個漂亮的混血兒。看著襁褓中嬰兒紅撲撲的小臉蛋,王剛和彼得兩個大老爺們笑得合不攏嘴。
王婷婷坐月子期間,王剛買來烏雞、桂圓、枸杞熬成香噴噴的雞湯給她喝。王剛和王婷婷要按中國的做法,用母乳喂養嬰兒,彼得卻要用牛奶喂養。王剛驚訝不已:“孩子這么小,怎么喝得下牛奶?你們現在在中國,就要按照中國的方法喂養孩子。”見岳父這樣堅持,彼得沒有再說什么。
在孩子睡覺的問題上,王剛與彼得也產生了分歧。孩子出生才一個星期,彼得就想按照英國的做法,讓孩子單獨睡在一張小床上,王剛表示堅決反對:“孩子還這么小,不和他媽媽睡怎么行?萬一他睡不好怎么辦?”這一次,彼得很固執,他耐心地告訴岳父:“在我們國家,孩子一出生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嬰兒在襁褓中父母就要培養他的獨立自主能力,這樣孩子長大后才有個性,更能適應社會。”洋女婿說的有道理,王剛同意了。
在撫養孩子方面,彼得給王剛和王婷婷帶來了很多新理念,比如要讓嬰兒哭,因為哭是一種運動;讓嬰兒餓一點沒關系,只有餓了孩子才吃得多……
孩子滿月后,彼得一家三口回到了英國。因為有了孩子,彼得和王婷婷來北京不會像以前那樣方便了,他們很難過:父親一個人在北京,身邊沒有一個知冷知熱的人,他們放心不下啊!2007年春節前夕,彼得給王剛打來電話拜早年,動情地說:“爸,您一個人太不容易了,如果碰到合適的,您就再找一個吧。”女婿的話讓王剛淚光瑩瑩:“孩子,爸聽你的,如果有合適的,爸爸會考慮的。你不用擔心我,和婷婷好好過日子,我就知足了。”父子深情在王剛和彼得的心頭流淌……
(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阿木)
E-mail:wb614@163.com
Tel:(010)5102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