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6日,在韓國打工的黑龍江省海林市農民尹基洪,從來自30多個國家的五十多萬名在韓務工人員中脫穎而出,榮獲韓國“勤勞和平獎特別獎”,成為中國惟一獲此殊榮的農民工。一個普通的打工漢,是如何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并贏得當地人信任的呢?
背井離鄉 海外尋夢淚千行
尹基洪1964年出生在黑龍江五常市營城子鄉一個朝鮮族家庭。由于生活貧困,尹基洪小學畢業就回家務農了。幾年后,他結婚生子,過著清貧的生活。由于長年勞累,妻子劉玉琳患上了嚴重的腰病。既要給妻子看病又要維持全家的生活,尹基洪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2001年秋,尹基洪無意間看到《黑龍江日報》上刊登了一則招募赴韓務工人員的廣告,他認真看了幾遍,覺得待遇不錯,而且招工單位可信,就萌生了到國外掙錢的念頭,他和妻子商量后便報了名。十多天后,他辦理了相關手續,同幾十個老鄉一道赴韓國打工。
到韓國后,尹基洪被安排到首爾一家汽車變速箱配件廠。一進工廠,他們就接受崗前培訓。由于尹基洪原來在村辦企業當過車工,他很快就熟悉了業務。他的工作是給電路板打孔,由于工廠是自動化操作,尹基洪每天都重復著同樣的勞動:把電板放到指定的位置,在電路板上橫向打三個孔,再縱向打三個孔這種流水作業看上去容易,其實操作起來還真不簡單,它要求工人眼疾手快,操作精確,這樣打出的孔才合格,否則,就會出現機器卡殼、流程受阻、產品報廢等情況。
尹基洪覺得這活輕松簡單,就沒當回事。一天,尹基洪正漫不經心地在流水線上作業,由于他沒有按正規程序取放電板,延誤了時間,導致面前的電板越積越多。突然,他發現經理陪著一群人出現了,他心里一緊張,便手忙腳亂地把電板直往打孔機里塞。這樣一來,不但沒有加快進程,反而有不少電板的孔打亂了。電板到了下一道工序,那一道工序的工人也跟著出了錯,機器發出了刺耳的怪叫聲,流水線上頓時亂成了一團,最后不得不停機檢查。經理到了尹基洪的面前,氣急敗壞地問:“咋搞的?有這樣打孔的嗎?”
車間主任嚇得面色發白,不敢說話。經理指著尹基洪和車間主任的鼻子罵:“兩個飯桶,這個月的工資只發一半。如果不服,滾蛋!”
尹基洪手足無措,只是不停地說:“對不起,對不起!”
經理繼續罵道:“對不起值多少錢?真不知道中國人的腦袋是什么做的。”
罵自己不要緊,怎么能罵中國人呢?從不流淚的他,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回到宿舍后,他反思了很多。雖然經理罵得不對,但畢竟是自己錯在先,在這里,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而是整個中國人啊!一定不能給國人臉上抹黑!他在心里暗暗發誓。
那段時間,機器有時一天卡殼多達十次。每次卡殼都要手工處理,有時還得停機檢修。尹基洪到廠不到半個月,就遭到十多次痛罵。每次挨罵都是對他自信心的一次打擊,有好幾次,他都想不干回國算了。但是想到兩個上學的孩子和貧寒的家境,他只得咬緊牙關,堅持下來。于是,尹基洪又打起精神工作,還偷偷看別人如何操作,找機會向老師傅請教。
一天,尹基洪下班后站在一邊看一個日本師傅如何操作,日本師傅罵道:“八格,滾開!”他又向旁邊的師傅請教。人家都不理他,他主動上前套近乎,人家卻更反感了,罵他:“你這個笨豬,閃開點。”這些惡言惡語刺激了尹基洪,他發誓,一定要在技術上超過這些人!
一次,一位泰國師傅不小心撞了他,將他手中的瓶子撞掉在地上打碎了。泰國師傅忙向尹基洪道歉,并表示要賠他錢。尹基洪連說不用。還主動幫老師傅去打飯菜。泰國師傅對尹基洪這個熱心、善良的中國人產生了好感,并主動向他傳授一些工作經驗和技巧。尹基洪十分珍惜這個機會,一段時間下來。他進步了不少,但是工人們還拿他取樂,尹基洪沒有辯解,他心想,就讓技術替我說話吧。
一天,一位韓國技師有急事請假,恰恰又是夜班時間,別的工人全下班了,怎么辦?總不能停工吧,看著車間主任焦急的樣子,尹基洪說:“讓我試試吧!”見車間主任有點不放心,他又說:“讓我試一下,如果出現廢品我負責。”車間主任想到無人可替,便點頭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車間主任早早地來到了車間,工廠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尹基洪負責的生產線不但出的成品比以往多,而且在工作日志上還記錄了尹基洪三次成功處理了故障,其中有一次故障,處理起來難度非常高。
打工當自強,首爾的黎明靜悄悄
雖然尹基洪的技術進步很大,但車間主任還是不讓他單獨上手干活。尹基洪想,趁這段時間再多學點技術,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一天,流水線上出現了卡殼,值班技師折騰了好半天都沒調好,泄氣地坐到一邊。尹基洪在旁邊看了一會兒,走過去準備檢修,技師大叫:“喂,尹,你瘋了嗎?別弄壞了機器。”說著,一下從地上蹦起來,向尹基洪跑去。但當技師走到車床邊。發現尹基洪在熟練地排查故障,完全不像個新手,便沒有阻止他。機器經過尹基洪的一番修理后,又正常運轉起來。技師再看看尹基洪車出的零件完全合格,便驚奇地說:“尹,你可不是什么新手,你是個優秀的熟手!”這個技師把尹基洪的情況報告了車間主任。車間主任開始不相信,經過幾天的觀察,他發現尹基洪處理故障十分嫻熟,便讓尹基洪獨立工作了,就這樣,尹基洪在兩個月內就獨立工作,而一般的工人至少要半年。
機器二十四小時運轉,夜班尤為辛苦,一般工人都不愿意上夜班,因為夜班活累。但尹基洪卻主動要求車間主任給他排夜班。車間主任說:“尹,工作重要。身體也重要啊,掙錢也不能玩命啊!”尹基洪說:“我是想全面熟悉工廠的工作流程,做一個全天候的工人。”車間主任拍拍他的肩膀說:“好樣的!”
尹基洪發現,給電路板打孔時,如果電路板濕度不合適,出差錯的幾率就會增加。他還發現,在整個操作流程中,有幾個環節特別容易出錯。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他琢磨起來,還借來廠里的書認真研究。不少工友都勸他:“那么多韓國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剛來幾天就想解決,真是做夢,好好當你的工人吧!”面對工友的嘲諷,尹基洪依然默默地看書試驗。他經常在機器前一蹲就是半天。他主動向別的技師請教,還抽空到附近的技校學習,人們看到尹基洪每天下班后就到附近的技校上學。都笑他是中國來的活寶。活寶就活寶,尹基洪想,只要能掌握技術,這才是真正的寶。尹基洪就這樣邊上班邊學習,每天他都買幾個大饅頭裝在口袋里,餓了就吃饅頭喝冷水,半年下來,他又黑又瘦。然而,也就是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尹基洪竟開展了十多項技術革新,受潮電板難打孔的技術難題也解決了。在技術檢驗現場會上,尹基洪一一展示了他的新技術,一向嚴肅的經理跳起來一把抱住尹基洪說:“太好了!尹,你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技術難題。我現在正式向你道歉,你是我們工廠最優秀的外來工。”說著向尹基洪深深地鞠了一躬。
從此,尹基洪成了工廠的名人,大家都對他十分敬重,幾個罵過他的師傅都十分服氣,還主動向他道歉。這時,尹基洪才真正感到,一個沒有能力的人是不會被尊重的,自己總算為國人爭了一口氣。
2005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尹基洪仍像往常一樣在加班,突然,他聽到一聲驚叫,跑過去一看,原來一個印尼工友的衣袖被卷進了傳送帶,整個人被傳送帶拖了很遠,眼看著快被拖到切割機跟前了,這個工人嚇得大喊起來。尹基洪飛一般地沖過去,順手操起一塊方木甩到工人前邊,然后用刀子飛快地劃工友的衣服。這時,切割機一下切在方木上,機器發出一聲怪叫,停下了,尹基洪這才將嚇得面如死灰的印尼工友拖了下來。第二天,尹基洪英勇救人的事跡一下子傳開了,不少媒體前來采訪他,稱贊他是優秀的海外勞工。尹基洪的事跡也引起了韓國《世界日報》的關注。報紙推出了對他的長篇專訪文章。頓時,尹基洪成了中國工友的榜樣,工友們都夸他為中國勞工長了臉。
首爾的大報小報都在報道著尹基洪的事跡,然而,他還像原來一樣,照舊加班,照舊鉆研技術。經理見尹基洪給自己的工廠不僅帶來了技術創新,還帶來了榮譽,便給他加了薪水,尹基洪成了該廠建廠史上薪水最高的技術工。
勞動最光榮,我在韓國當勞模
2006年3月,由韓國中央勞動經濟研究院主辦,韓國勞動研究院、世界日報社、勤勞和平獎委員會協辦的勤勞和平獎頒獎大會在韓國召開,尹基洪收到了邀請書。3月16日,尹基洪與300多名勞工代表參加了大會大會上,尹基洪與另五名海外勞工榮獲大會頒發的“勤勞和平獎特別獎”,尹基洪成為我國惟一一名海外獲此大獎的農民工。
獲獎后,公司總務金范根在一次大會上說:“尹基洪忠于自己的職業,忠于自己的使命,他有完美的人格,崇高的品德,是一個我們大家都敬重的普通工人。他為自己的國家贏得了榮譽!”
尹基洪榮獲被中國打工仔稱為韓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榮譽后,不少韓國企業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但他卻堅持要在原單位工作,并爭取在這里多學點東西,以便回國后有更多的施展機會。大家見他如此仗義,都伸出了大拇指!
獲獎當天,尹基洪就打電話告訴妻子:“我獲得了韓國的五一勞動獎章了!”好一會,電話那邊才傳來了妻子的啜泣聲,尹基洪的眼淚也流了出來,所有的酸甜苦辣盡在不言中。
2006年7月,尹基洪的女兒考上了大學。尹基洪決定回家送女兒上學,他已經5年沒有回國了。當經理知道尹基洪要回國探親時,問:“尹,你還回來嗎?”尹基洪堅定地說:“會回來的!”回家那天,經理破例為他舉辦了歡送宴會。第二天,經理還派專車把尹基洪送到首爾機場,并和他握手道別。
回到家后,尹基洪在海林市買了一套商品房。不到一個月,韓國的電話就打來了,經理委婉地催他早日回去。尹基洪答應過幾天就回去。那幾天,幾乎每天都能接到韓國的電話,經理一再表態給尹基洪再加薪水,催促尹基洪早日成行。尹基洪把女兒送走后,便打算回韓國繼續打工。
村民們得知尹基洪在韓國得了獎,都來祝賀他。不少村民也想跟尹基洪一起到韓國。尹基洪征求經理的意見,經理表示:“只要是中國的勞工,我們都歡迎!”
2006年11月7日,尹基洪又帶著十多個同鄉到韓國,妻子劉玉琳在送別尹基洪時說:“在外國掙錢,別忘了本。”尹基洪向妻子保證:“我會繼續學好技術,再過個三五年,我一定會回到你的身邊為祖國效力!”
(責編/寧克華)
E-mail:nkh2002@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