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李大伯,半年前出現雙側膝關節疼痛、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去醫院就診,X線檢查見骨質疏松、溶骨及骨膜反應,血清學檢查類風濕因子呈陽性,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予以雷公藤、消炎痛口服,免疫、對癥治療。治療后李大伯疼痛緩解。然而一個月后,李大伯又出現雙側膝關節劇烈疼痛,經腫瘤專科醫院檢查,為肺癌引起的風濕癥候群。 腫瘤引起的風濕癥候群,是指腫瘤本身或腫瘤產物對關節產生影響所引起的一組癥候群,它可以發生于惡性腫瘤之前或之后,也可與惡性腫瘤同時發生。風濕癥候群既可因腫瘤直接引起,也可為間接造成。
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常浸潤骨膜,引起關節腔內或關節周圍出血,出現單側或雙側關節炎癥狀。特點是受累關節疼痛劇烈,X線檢查可見骨質疏松、溶骨及骨膜反應,血清學檢查類風濕因子呈陽性,甚至個別患者出現類風濕結節。用消炎痛可以暫時緩解癥狀,但仍可復發。如果原發腫瘤治愈,則關節炎癥狀隨之緩解。
實體腫瘤引起的關節炎多為單發,以膝關節受累最為多見,主要見于肺癌和乳腺癌。其特點是既有惡性腫瘤存在,又伴有全身癥狀,而且病程遷延,內科治療多難奏效。病人關節積液迅速出現,多為血性而非炎性滲液,臨床x線檢查可見到溶骨性改變。
腫瘤患者發生的多發性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極為相似,屬于伴隨癌的癥狀之一。患者的關節炎一般發生在腫瘤之后,多為非對稱性,易累及下肢,而指關節和髖關節少見,一般無類風濕結節,類風濕因子陰性,關節炎癥狀的輕重與腫瘤病情發展一致。
患者如果出現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癥狀時,應及時到專科醫院進行鑒別診斷,盡早發現疾病,以免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