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讀者李某來信說,她以前身體很好,健康沒病。現在懷孕了,產前檢查,也沒有發現什么不正常。目前懷孕已六個月,這次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她作了檢查后,告訴她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她聽后感到很緊張,因為不清楚妊娠期糖尿病有沒有危險?可不可以服降糖藥?服藥會不會影響腹中的胎兒?請專家給予解釋。
答李某讀者:
如果在懷孕以前沒有糖尿病史,只是在懷孕后發生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那么,不論血糖值多高,也不論產后增高的血糖是否延續,一律稱之為妊娠期糖尿病。雖然9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血糖可恢復正常,但是仍有一些產婦在5~10年內發展為糖尿病。所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該在產后6周復查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試驗,重新評估糖尿病的相關診斷。在產科,妊娠期糖尿病屬于高危妊娠,因為它可以引起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感染、羊水過多、產程延長。另外,妊娠糖尿病還可累及胎兒,導致先天性畸形、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兒童期肥胖、2型糖尿病發生率增加等。
妊娠期得了糖尿病以后,能不能服降糖藥呢?目前普遍認為孕期不宜應用口服降糖藥。因為磺酰脲類降糖藥可以通過胎盤刺激胎兒的胰島,導致發生嚴重的新生兒低血糖。尤其是氯磺丙脲,還可誘發胎兒多種畸形。一般來講,輕度的血糖升高,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飲食控制,加強隨訪就可以了。如果飲食控制療法效果小理想,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血糖、尿糖值,采用短、中效胰島素降糖治療。胰島素劑量應視個體情況,調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