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的分類
先天性:占近視3%。①原發性: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有家族性。度數較大,20歲后甚至可達2000°。眼底有器質改變,矯正不理想。②繼發性:是因有先天遺傳眼病而繼發的近視。如網膜色素變性、先天白內障、上瞼下垂、馬凡氏癥、圓錐角膜等。
后天性:占近視97%。①假性近視,②混合性近視,③真性近視:又分為單純性:指在600°內、眼底正常,矯正視力可提1.2;中間型:指單純性又有發展,度數可>600°,眼底有輕度器質改變,矯正不能正常。
近視發生的主因
當前國內外學者共識的經典理論是調節增強學說:由于長期、持續的近于33厘米用眼,運用了+3D之外的調節力(正相對調節力)并發生痙攣,當遠用時不能馬上放松,焦點落網膜前形成近視。故叫調節性假性近視(日本叫書桌近視)。當這種調節功能長期處于增強狀態,會引起代償性改變——眼軸增長,形成真性近視。可見近視形成主要是長期使調節力增加>+3D所致。這就是假、真近視形成的唯一正確觀點。讓孩子近用保持33厘米,每用眼一小時休息15分-20分鐘,這樣調節增加屬于不患近視的正常范圍,能得到恢復。
后天近視診斷問題
為正確診斷,必須排除假性近視。其方法有二:①用1%阿托品慢速散瞳。②非散瞳法:先排除電驗誤差,再通過負荷實驗確定有否假近視。最后剩余調節力用測定法決定正確否!如果不排假,直接按電腦驗光配鏡是錯誤的!原因如下:把假近視、混合近視當真,配上使真度加大,使假近視失去治療時機;被配上假近度數的調節力痙攣,仍存在視疲勞。真性近視可能又有假性近視在內,當真配上其弊同上。故請家長牢記配鏡必須先做到排假。
近視治療原則
請家長與前述對號入座,選擇相應治療:
先天性:①原發性,醫學配鏡視力增加差,為防止發展應做后鞏膜加固術,對眼底營養和并發癥治療。②繼發性:治療先天的眼病,醫學配鏡,弱視治療。總之先天性效果不理想!后天性:①假近視防治可愈。②混合近視:真性部分醫學配鏡,假近視部分防治可愈。③真性近視的單純性和中間性:醫學配鏡,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發展。
近視的矯治療法——醫學配鏡
矯治(醫學配鏡)是治療,而不是控制發展的措施。醫學配鏡是指對各種屈光不正配制的眼鏡,能對眼各解剖系統和功能發生的異常,給予彌補和矯正,使眼睛各功能恢復正常。醫學配鏡是古今正確適用安全的矯正法,沒有防治作用!經過排假,不把假近視當真配上,真近視防止過矯,都是通過醫學配鏡技術避免了度數加大。但這并不是防治結果。對假近視和混合近視中假近部分治愈,對真近視防止發展有重要意義。但這需要通過一定時間,施行一套防治方法才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