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癌關系密切,壞情緒可誘癌,而好情緒則可使患癌后病情平穩,甚至不治而愈。現舉兩個實例以作佐證。
壞情緒誘癌:一對中年恩愛夫妻,身體健康,事業有成,家庭和睦幸福。他們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三口之家日子過得其樂融融。天有不測風云,一天,丈夫在上班路上突遭車禍身亡,妻子聞訊猶如晴天霹靂,痛不欲生。事情處理過后,她整天以淚洗面,情緒極度壓抑悲傷,食欲全無,精神恍惚,嚴重失眠,請長假在家獨處,連親朋好友也不愿見。出事后三個月時,如廁發現黑便,到醫院胃鏡檢查,確診為胃癌。立即手術,術中見腹膜和腹腔淋巴結已廣泛轉移,雖全力救治仍不久辭世。
點評:早在1893年一位英國醫生就整理了250份癌癥患者的資料,發現其中62%患病前有過嚴重精神創傷。上海也報告81.2%的癌癥患者,病前有生活負性事件。另據報道,我國食管癌普查,69%的患者有個性暴躁、情緒不穩定史。
壞情緒為什么會誘癌呢?實驗證實,情緒不好(焦慮、悲觀、氣憤、不滿、苦悶、恐懼、壓抑和憂傷等)時,會使腎上腺皮質酮分泌增加,這種激素進入血液后,可損害或降低人體免疫功能,引發正常細胞突變(癌變)。
好情緒治(抑)癌:一位46歲的男性胃癌患者,其前三代直系親屬中,有多人患胃癌而英年早逝。他被發現胃癌進行手術時,淋巴結已廣泛轉移,疾病已是晚期。他平時性格開朗,樂觀豁達,是個樂天派,并沒有把患胃癌這件事放在心上,整日樂呵呵地逢人便說我不在乎它,我一定能戰勝病魔。他積極鍛煉身體,配合治療,術后至今已26年,雖年逾古稀身體很健康,最近病情復查體內已無胃癌蹤跡。
點評:情緒好(高興、愉快、樂觀、滿意、愉悅和欣慰等)時,大腦中樞會分泌一種叫“腦內啡肽”的物質,此物質能激活免疫系統功能,使免疫功能增強,從而抑制癌細胞生長。據報道,1976年調查證實,全世界有500多名確診為癌癥的患者不治自愈,道理源此,故有“好心情是健康的靈丹妙藥”之說。
建議和忠告:為了避免因情緒不好誘癌,應盡量保持樂觀情緒,力爭做到心胸寬廣,豁達開朗,凡事想得開,切忌遇到不順心事鉆牛角尖,產生悲觀情緒而不能自拔。對突如其來和難以抗拒的不良精神刺激,如天災人禍和親人故去等,要冷靜對待,善于解脫;要節制過分思慮,盡早從不良情緒的陰影中走出來,這對防病防癌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