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由于地區形勢的變化和國防安全的需要,東盟各國普遍加強以海空軍為主的軍隊現代化建設,并把武器裝備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斷以外購、自制和改進等方式發展海空軍武器裝備,以求在未來戰爭中取得優勢。
引進發達國家的
高新武器裝備
從國外引進高新武器裝備,是近年來東盟各國加強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措施。目前,泰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已先后從國外購買了包括航母、潛艇、導彈護衛艦、先進作戰飛機、預警機等在內的各種武器裝備,形成了較強的海空作戰能力。1997年8月,泰國海軍向西班牙訂購的輕型航母抵泰國服役,使泰國成為東盟第一個、亞洲第二個、世界第十個擁有航母的國家。1995年,新加坡海軍向瑞典購買了1艘A-12型“海蛇”級潛艇用作訓練,成為東盟中繼印尼之后第二個擁有潛艇的國家。1997年,新加坡海軍又向瑞典增購3艘“海蛇”級潛艇。同年,印尼海軍從德國訂購了5艘209型潛艇,到位后其潛艇總數達7艘。此外,泰國、馬來西亞也有了購買潛艇的計劃。靈活機動且具有較強作戰能力的護衛艦更受東盟各國的青睞。1994年~1997年,泰國海軍先后從中國和美國購進“湄南”級和“諾克斯”級導彈護衛艦各2艘。1996年~1997年,馬來西亞海軍分別從英國和意大利購買了“萊庫”級和“阿薩德”級導彈護衛艦各2艘,同時還向意大利訂購了另外2艘“阿薩德”級導彈護衛艦。1993年~1994年,印尼從德國購買的39艘各型艦艇中,有16艘小型護衛艦。1997年,文萊海軍也向英國訂購了3艘導彈護衛艦。此外,越南海軍向俄羅斯購買了3艘“毒蜘蛛”級導彈艇,菲律賓海軍向原駐港英軍購買了3艘“孔雀”級大型巡邏艇,馬來西亞、泰國各向美國購買了1艘坦克登陸艦等。
目前,東盟國家已先后從美國、俄羅斯等國購買了包括F-16、F/A-18、蘇-27、米格-29等在內的各型先進作戰飛機近100架。1995年和1997年,越南空軍從俄羅斯購買了10架蘇-27殲擊轟炸機。1996年,馬來西亞空軍向俄羅斯購買了8架米格-29戰斗機,1997年又從美國購買了8架F/A-18C/D戰斗攻擊機。新加坡、泰國和印尼空軍分別從美國購買了26架、18架和12架F-16戰斗機。此外,新加坡空軍還向美國購買了4架E-2C空中預警機,泰國海軍從美國購買了3架P-3C反潛巡邏機等。1997年,新加坡還與美國簽訂價值3.5億美元的合同,再次從美國購買12架新一代F-16C/D戰斗機。同年,印尼與俄羅斯簽訂了購買12架蘇-30戰斗機和8架米-17直升機的合同,后因亞洲金融危機而中止合同。菲律賓也與俄羅斯簽訂了購買米格-29戰斗機的協定。
自行研制和生產武器裝備
對武器裝備進行研制和生產,是東盟各國加強裝備建設的另一重要措施。東盟各國普遍認為,自力更生發展本國國防工業是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基石。為此,它們立足本國現有國防工業水平,加強武器裝備的研制和生產,努力實現武器裝備國產化。90年代初,由新加坡自行研制生產的6艘“勝利”級小型導彈護衛艦加入現役,并成為新加坡海軍主力戰艦。1993年,新加坡海軍又決定向本國造船公司訂購12艘300噸級導彈艇,以取代原來的“呂爾森”級導彈艇和“沃斯珀”級巡邏艇。該計劃完成以后,新加坡海軍主要作戰艦艇將全部由本國生產。印尼海軍目前已擁有其海軍造船公司——帕爾造船公司生產的2艘PB-57型巡邏艇,并宣布今后將全部使用國產快艇,不再從國外購買。
近年來,越南海軍已生產了20余艘500~1000噸級運輸船,用于南沙運輸。1997年,越南與俄羅斯聯合建造了2艘BPS00型小型護衛艦。1996年,馬來西亞海軍決定向本國造船公司訂購27艘近海巡邏艇。菲律賓海軍近年也生產了部分小型巡邏艇。
航空工業方面,印尼努里塔爾飛機制造公司已能制造BO-105、NAS-332型直升機、C-212型運輸機和CN-235型中程海上巡邏機等。其中CN-235型海上巡邏機是世界上較為先進的中程海上巡邏機,除供本國軍隊使用以外,在世界上也頗為暢銷。1996年,菲律賓空軍成立了裝備發展辦公室,負責空軍飛機的研制和生產,并擬在不久的將來生產渦輪螺旋槳式和噴氣式教練機。新加坡、馬來西亞也為本國軍隊生產直升機。
對現有武器裝備進行
現代化改裝
在加緊從國外購買和自行研制生產武器裝備的同時,東盟各國還十分注重對現有武器裝備進行現代化改裝,力圖提高其使用壽命、現代化水平和作戰能力。1993年~1994年,印尼海軍對2艘潛艇進行了為期18個月的整修和改裝,對艇上的魚雷和電子設備進行了更換。1994年,新加坡海軍為6艘“勝利”級小型護衛艦加裝了“西北風”艦對空導彈,使其具備了對艦、對空導彈攻擊能力(該級艦原裝備有“魚叉”艦對艦導彈)。1996年,菲律賓海軍為2艘小型巡邏艇加裝了艦對艦導彈,使菲海軍擁有了導彈艦艇。此外,菲海軍還計劃對其采購的原駐港英軍的3艘“孔雀”級巡邏艇進行改裝,為其裝備艦對艦和艦對空導彈。90年代初以來,馬來西亞海軍先后兩次對“神恩”級護衛艦進行改裝,為該級艦加裝了艦炮和直升機起降平臺。馬海軍還計劃對“勒吉烏”級護衛艦進行改裝,使其能搭載反潛直升機,提高反潛和機動能力。越南海軍也為其驅逐艦加裝了導彈和較為先進的電子設備。
F-5“虎”式戰斗機和A-4“夭鷹”攻擊機原為新加坡、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空軍的主戰飛機,機載設備和武器系統較為落后,且機齡較長。為延長其使用壽命和提高作戰能力,近年來,上述國家依靠本國航空工業或與外國公司合作,對這兩種作戰飛機進行了一系列改裝。1995年~1996年,新加坡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對新加坡空軍約70架A-4攻擊機進行了改裝,結果“令人滿意”。1996年,新加坡空軍又投資數百萬美元對兩個中隊約40架F-5E/F戰斗機進行改裝,對這些飛機的主要結構進行改良,并配備了先進的控制系統和改進型雷達。1996年,印尼空軍與比利時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4000萬美元的合同,要求比利時公司在3年時間內對其12架F-5E/F戰斗機的電子設備和導航系統等進行改良。此外,為提高米格-29戰斗機的作戰能力,1997年,馬來西亞空軍耗資3440萬美元,請俄羅斯專家對其18架米格-29飛機進行改裝,為該機加裝空中加油設備和俄制新型空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