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軍事實力明顯提升,國際戰略合作不斷擴大,而新近的“嫦娥工程”則更是再次讓國人揚眉吐氣。中華盛世如萬事俱備,卻惟臺海問題似壓心巨石。回首,從李登輝到陳水扁,“臺獨”一招接著一招。展望,2008年奧運和2010年世博會在即,臺灣入聯公投一浪壓過一浪,波濤洶涌。關于2008年春季臺灣大選、公投的結果,臺海形勢的走向,世界與國人共同關注。公投過與不過,隨之戰與不戰,皆是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臺獨”的歷程如何,最后的結果定是回歸,因為這是中國的一種必須。《引發臺海危機的重大險情即將到來——2008春季公投兩黨合并為一將是嚴重危機》并非危言聳聽,而是事之客觀,理之所爭。兩岸統一和諧發展,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不是我們的委曲求全,而是我們的希望。我們期待2008年兩岸的和平與繁榮。
自從中蘇軍事同盟解除,中國不再尋求建立機制化的軍事同盟來維護自己的安全,而是將國家發展建立在自身的力量,以及和平發展的原則之上。但是,隨著國際合作的不斷擴大,同盟趨勢愈演愈烈。北約、歐盟早已有之,“亞洲版北約”亦開始蠢蠢欲動。全球,美國稱霸;亞太,中國面臨的局勢錯綜復雜。如果中國在新時期重新締結戰略同盟,以保證本國和亞洲的和平環境,中國就應該通過和全球大國、尤其是美國實現戰略聯盟關系來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是締結反美戰略聯盟。《中國需要怎樣的戰略聯盟》,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的問題。
將防衛廳升級為防衛省的日本,復蘇的軍國野心明晃于世。一邊不把中國放在眼里,一邊卻又猛炒“中國威脅”,加緊監視,卑鄙行徑實在令人作嘔。近期,日本又在與我國江蘇隔海相望的九州福江島上啟用了一座功率強大、功能先進的軍事偵測站。據稱,這套新型電子偵測設備能把從我渤海、黃海南下的軍艦、戰機的一舉一動悉數吸入“網”中。到目前為止,日本已經在靠近我國的島嶼部署了6座偵測站。《日本啟用最先進對華偵測站全方位監視中國軍事動向》,我們應予以提防。
當年參加過解放戰爭的戰士,如今還有多少存活于人世?我們今日的和平與發展是他們打下來的,他們不應該被我們遺忘,他們所經歷的犧牲更不應該被我們深埋。他們記錄下來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珍惜和平、努力前進的動力。《回顧太原城下的日日夜夜》的作者正是當年太原戰役中的一名戰士,他情真意切的回憶令我們動容,他對逝去戰友的思念更令我們感動。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我們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