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皇家海軍陸戰隊是世界上一支老牌精銳部隊,雖然它的知名度遠不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和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那樣高,但由海軍陸戰隊第七特種小艇部隊組成的荷蘭BBE應急特種部隊,則是世界一流的反恐怖作戰部隊,該部隊專門擔負遠程偵察和反恐怖作戰任務。他們身經百戰,為維護荷蘭的國家利益立下了汗馬功勞。口號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BBE應急特種部隊始建于1665年12月10日,是世界上組建比較早的一個海軍陸戰隊。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他們參加了眾多的戰爭,經受了戰火的考驗。如早期的東印度群島戰役,1701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以及鎮壓中國義和團運動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參加了鹿特丹保衛戰,成功地保衛了鹿特丹的安全。1944~1945年間,他們馳騁在歐洲西部戰場,與納粹德軍展開了英勇的戰斗。為此,他們被荷蘭國民們自豪地稱為“和平女神”之旅。
BBE應急特種部隊隸屬于荷蘭皇家海軍管轄,編員為2800人,編成為2個兩棲作戰大隊和1個山地作戰分隊。其兵力按部署被分為兩部分,分別由兩個地區司令部指揮。一部分駐扎在加勒比海荷屬安德列斯群島;另一部分駐扎在荷蘭本土。后者是作為北約防御軍事力量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是由第1兩棲作戰大隊擔任。第1兩棲作戰大隊編員為700人,基地設在荷蘭的多倫。此外,在多倫還駐有2支從第1兩棲作戰大隊分離出來的快速反應部隊。這2支部隊在一天24小時之內,隨時待命。其中應急部隊和第7特別舟艇小隊都是一流的反恐怖作戰部隊:第7特別舟艇小隊專門擔負遠程偵察和反恐怖作戰任務。
BBE應急特種部隊具有空降、水上、沙漠甚至山地作戰的能力,被認為是世界上特種部隊中的精英之旅。其成員是從荷蘭皇家海軍陸戰隊中篩選出來的。通過陸戰隊訓練中心篩選的隊員,在簽署一份自愿加入第七特種小艇部隊的申請書后,才具有第七特種小艇部隊“準成員”資格。隨后即是一系列的嚴格訓練。一年的特戰訓練包括戰術浮泳、自給供氧水下潛泳、叢林戰斗訓練(在西印度群島的法屬馬提尼克島上實施)、沙漠戰斗訓練(在西印度群島的荷屬古拉島上實施)等階段。訓練的項目則包括阻止破壞、爆破、狙擊、跳傘、情報搜集、戰術偵照、海岸偵察、反恐怖行動與最重要的劃艇訓練等。由于訓練過程要求嚴格,因此通常會有近三成的隊員被淘汰;而通過訓練的特戰隊員,除了一般特戰技能外,最為人所稱道的是長泳與泛舟的能力。
BBE應急特種部隊所使用的主要工具為突擊小艇,幾乎所有的水上突擊行動都要使用。其運用方式通常是由兩人一組,從水路深入敵后執行任務。在歷次北約演習中,BBE應急特種部隊的特戰隊員,通常都擔當此類角色。在戰時,第七特種小艇部隊接受英國第三突擊旅的指揮,擔任敵后情報偵搜的任務。在平時或國際聯合行動,如反恐怖、反劫機等事件中,BBE應急特種部隊則在海上國際行動中接受英國特種小艇部隊的指揮,成為戰斗支援單位之一,并與各國特種部隊聯合組成國際反恐怖部隊。
“人道主義”特戰隊
BBE行動小組第一次執行任務,是在1974年10月份鎮壓薛佛尼堅監獄巴基斯坦犯人所發起的暴動。為了避免傷及人質,BBE小組人員以鎮暴手榴彈突擊監獄,并在對手持械武裝的狀況下,徒手制服了暴動的犯人。這次行動,為荷蘭特種部隊贏得了“人道主義營救人質”的美稱。但BBE行動小組最有名的一次反恐怖行動,是1977年從馬魯古島恐怖分子手中營救人質。當年5月23日,9名配備輕機槍及手榴彈等武裝的印尼馬魯古人,在荷蘭劫持了一列載有94名乘客的火車,同時另外4名馬魯古恐怖分子也控制了一所學校,并挾持了105名師生作為人質。當時的荷蘭政府尚未有處理類似事件的經驗,認為以善意的談判可以解決危機。但事實證明這種策略毫無效用。在3個星期的談判失敗后,荷蘭政府于1977年6月11日下令BBE行動小組采取突擊行動。BBE行動小組即兵分兩路,進行人質救援的任務。一路是學校方面,BBE小組在荷蘭憲兵113裝甲車的掩護下進行突擊,行動相當成功,在未流一滴血的情況下,將恐怖分子繳械,并營救出所有人質。另一路,在兩架荷蘭皇家空軍的F-104戰機低空掠過火車上空時發出巨大噪音的掩護下,BBE行動小組以閃電般的速度,破門進入火車,殺死6名恐怖分子,制服了另外3名,營救出92名乘客,只有兩名人質在混亂中被害。
摩鹿加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1951年,由于印尼所屬摩鹿加群島上的摩鹿加人發動反對印尼起義遭到失敗,大約有1.5萬名摩鹿加人被驅逐到了荷蘭。70年代,憤怒失意的第二代摩鹿加人狂熱起來。為喚起廣大移民爭取摩鹿加群島脫離印尼而獨立的情緒,他們開始在荷蘭針對印尼進行一系列的恐怖活動。1975年12月2日,7名全副武裝的恐怖分子劫持了一列火車。2天后,另有6名恐怖分子攻戰了印尼駐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領事館,恐怖分子殺死了2名人質。這兩次恐怖事件最后都是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而解決的,沒有導致大的流血沖突。
1977年5月23日,早晨8點30分,7名“自由南摩鹿加青年組織”成員,武裝劫持了一列接送上下班工人的通勤火車。第二天,他們提出了交換人質的條件:要求荷蘭政府對印尼(以前曾是荷屬東印度群島)政府施加壓力,迫使印尼當局同意南摩鹿加群島獨立,并且在阿姆斯特丹的國際機場給他們準備一架“波音”747飛機。武裝恐怖分子兇相畢露,殘忍地殺害了火車司機。并把他的尸體拋向路軌,以此來表明他們的決心和兇狠。
為營救被南摩鹿加極端主義武裝分子所劫持的眾多無辜工人,荷蘭政府迅速作出決定,派遣皇家海軍陸戰隊所屬的一流反恐怖部隊——BBE部隊(應急部隊),前去執行營救任務。劫持的地點位于荷蘭北部的德平特,數小時后,應急部隊趕到了出事地點。
駐扎在荷蘭的范·布拉姆·赫科伊斯特兵營的應急部隊,總體上來說,跟海軍陸戰隊一樣,主要由正規部隊的士兵組成。采用義務兵役制,軍官和軍士的服役年限分別為7年和4年。在應急部隊中,士兵要接受嚴格的作戰訓練。他們要學會多種武器的操作與使用,其中包括通用機槍、FN自動步槍在內。對于近戰來說,諸如像攻擊火車、飛機或建筑物時,優先選用的還是德國HK司制造的自動手槍以及美國史密斯-威森公司制造的特種警用手槍。
在反恐怖作戰行動中,成敗的關鍵往往取決于獲取情報的質量。在發起攻擊前,要盡可能多地了解恐怖分子的情況,這就是兵家常言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此,荷蘭政府將與劫車的恐怖分子進行的談判拖延到了6月11日,以便為海軍陸戰隊摸清情況提供足夠的時間。
在近3個星期的時間里,應急部隊通過從給火車送食物的“紅十字”會人員(實際上是由武裝警察扮演的)身上以及動用海軍陸戰隊特別舟艇小隊等多種渠道,搜集到了有關恐怖分子在火車上的位置、人員數量和所使用的武器裝備等一批非常珍貴的情報。特別舟艇小隊乘夜幕在車箱下面安裝了一個先進的竊聽器,并在火車前面的路軌上放置了炸藥。第四天,談判官員傳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通過艱苦談判,劫持分子釋放了1名女乘客。至此,萬事俱備,應急部隊開始著手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到6月11日應急部隊準備行動時,他們已經得知劫持火車的武裝恐怖分子共有13人,帶有自動武器和手榴彈,而且發現有幾名人質已患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一種嚴重的心理壓抑癥。在這種情況下,人質可能會倒向劫車分子一邊,甚至會同情他們。更為緊迫的是,突擊隊員們發現,劫車分子詳細地檢查了一節特殊車箱。要是查到竊聽器,就有可能激怒恐怖分子,后果將不堪設想。
6月10日深夜,應急部隊的1個火力支援排,悄悄地進入了火車周圍的預定射擊位置,準備為突擊排提供火力掩護。突擊排裝備有7.62毫米HK自動步槍,是一個神槍手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自動步槍上都裝有一種“心理戰武器”——一種能將紅色的光斑聚焦投射到目標上的激光指示器。任何一個恐怖分子突然間發現他身上有這樣一個光斑,都會下意識地一愣或躲起來,這樣他就來不及傷害人質。此外,還有2名來自英國特別空勤團的特種作戰專家進行現場指導。
出發前,突擊排的每個隊員都仔細地檢查了他們的武器裝備。松散的帶子或開口的口袋都有可能被火車掛住,從而浪費寶貴的時間。這種情況下,說幾秒鐘時間至關生死一點也不過分。另一方面,通過檢查裝備也可緩和一下緊張的氣氛,安定隊員們的情緒,消除緊張心理。最后每名隊員的臉上都涂上了偽裝油脂。午夜11點30分,突擊隊進入了他們發起沖擊的陣地。
當突擊隊員趴在被劫持的列車旁時,他們清醒地意識到,這一次可要玩真的了。早在1975年12月的兩次恐怖事件都是用和平談判的方式予以解決的。這一次,恐怖分子的要價太高,難以答應。突擊隊員們決心用他們的方式來解決,即付諸武力。時間在分分秒秒地無情流逝著,已到了最緊急的關頭。
3名突擊隊員將小型炸藥包緊貼在火車車門上,其它隊員則把云梯拉入了陣地。零點差5分,所有的隊員都戴上了耳機,焦急地等待著突擊行動的開始。而就在此時,戰斗打響了。6架荷蘭皇家空軍的F-104型“戰斗明星”戰斗機從屋頂高的上空呼嘯而來,造成車內人心恐慌。飛行員在俯沖向火車的同時,打開了噴射式燃燒器。飛機發出的強大聲波和氣流震得整個火車嗦嗦發抖,驚恐不安的人質,迅速趴在了火車的地板上。緊接著,列車又受到特別舟艇小隊事先放置在火力前面路軌上的炸藥包爆炸的沖擊。幾乎同時,火力支援排向車廂進行了猛烈的射擊,絕對壓制住了恐怖分子的還擊。
“轟”的一聲巨響,車廂門被炸開了,突擊隊員們蜂涌而入。車廂內頓時槍聲大作,救援人員迅速穿過車廂,大聲提醒人質躲避在座位下面。突擊隊員進入車廂時,都面朝一個方向,也就是說,面對他們的任一個帶有武器的都是恐怖分子,這是他們在突擊前秘密約定的暗示。在短短的一分鐘時間內,突擊部隊就打死了6名劫車分子,其它7名被活捉。到零點50分,突擊隊就奪回了火車,解救了人質,而他們付出的代價僅有1名隊員受了點輕傷。
不幸的是,有2名人質在激烈的槍戰中喪生。這次行動雖然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成功地營救了80多名人質,但在荷蘭皇家海軍陸戰隊的突擊隊員的眼里,這次行動僅僅是取得了部分成功。他們從不像其它的精銳部隊那樣熱衷于追求名聲和榮譽,他們的信條是:“事實是最好的回答”。
自1978年以來,荷蘭政府采取了提高移民的社會地位和嚴厲打擊恐怖分子相結合的軟硬兼施政策,卓有成效地減少了摩鹿加人的恐怖活動。然而,他們的民族狂熱情緒依然存在,這就要求荷蘭皇家海軍陸戰隊隨時準備投入到反恐怖斗爭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