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20日清晨,日本長崎一家壽司店的老板打開店門,突然發現門前到處是傳單。只見一份傳單上印著英漢對照的文字:“爾國侵略中國,罪惡深重。爾再不訓,則百萬傳單,將一變為千噸炸彈,爾再戒之。”當天,在九州島的福崗市和北九州市也發現了大量類似傳單。本土防衛“固若金湯”的日本,怎么會有中國的傳單“蠱惑人心”?日本法西斯當局如臨大敵,慌忙派出大批軍警#65380;特務挨家挨戶收繳傳單。原來,這些傳單是中國飛行員的杰作。
就在5月19日夜晚,中國飛行員駕駛裝有數百萬張傳單的2架馬丁-139WC型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人道遠征”空襲,向侵略中國的日本軍國主義發出嚴重警告。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遭外國飛機轟炸襲擊。可以說,在二戰中,首開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先河的是中國空軍。
轟炸計劃一波三折
中國空軍對日本的轟炸計劃,早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就已在醞釀。1936年底,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制定的年度《國防作戰計劃》明確向空軍要求,“準備全部轟炸機襲擊敵之佐世保#65380;橫須賀及其空軍根據地,并破壞東京#65380;大阪等城市”。抗戰爆發后,隨著戰事的失利,中國空軍的戰機損失了大半。其中,能夠飛抵日本本土的薩伏亞S-72和馬丁-139WC兩種遠程轟炸機損耗殆盡。因而,空襲日本的戰略構想成了“一枕黃粱”。
無奈之下,國民黨政府將目光瞄向了海外。1937年9月,中國軍事代表團赴蘇聯洽談軍事援華問題時,收到蔣介石密令:務必購買可以用于轟炸日本的重型遠程轟炸機。10月,蘇聯對華軍事援助協議中的6架TB-3重型轟炸機按計劃飛抵蘭州。11月30日,其中的5架飛機由蘭州經漢口飛往南昌進行轟炸前的臨戰訓練。不幸的是,日方早已獲悉南昌有中國重型轟炸機的情報。12月13日,日機空襲南昌機場,當場炸毀2架,炸傷3架,剩下的戰機被迫飛返蘭州躲避空襲。后來,由于數量有限且備件缺乏,TB-3在中國戰場只作為運輸機使用,再也沒有擔負任何轟炸任務。
正當人們為轟炸機之事一籌莫展時,美#65380;英#65380;法#65380;荷等國的多名志愿飛行員來到中國參戰,同時帶來了4架馬丁-139WC轟炸機#65380;7架伏爾梯V-11輕型轟炸機和數架剛剛從歐美淘汰的諾斯洛普G2E輕型轟炸機。以此為基礎,中國空軍迅速組建了直屬空軍司令部的第14中隊,由宋美齡的美國顧問陳納德直接指揮;另外,撤銷了隸屬于空軍司令部的第30中隊,并將其殘存的馬丁轟炸機劃歸14中隊。第30中隊是中國空軍剛剛購入美國馬丁轟炸機后專門組建起來的,其成員均為中央航校前三期畢業生。由于對日空戰中的損耗,該中隊至1937年10月只剩下5架轟炸機。外籍飛行員的參戰及馬丁-139WC轟炸機的到來,使中國空軍又看到了希望,轟炸日本的計劃重新提上日程。
1938年初,經過半年多的戰爭,中國東部沿海大部分地區已經淪陷于日軍鐵蹄之下,中國軍隊損失慘重。國內外有不少人認為抗戰已無勝利的希望,主張放棄抵抗,向日本投降。鑒于這種情形,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鼓舞中國軍民的抗戰斗志,顯示中國抗戰到底的決心,中國空軍決定組織實施對日本本土的轟炸。
空軍上尉主動請纓
當時,日本空戰實力相當強大,其本土防衛水平更是不容小覷。況且,中國空軍又缺乏遠程通信#65380;導航設施和長途飛行經驗。因而,對日本本土的遠征之旅無疑會面臨重重艱險。對于執行轟炸任務的人選,國民黨政府一時舉棋不定。起初,蔣介石考慮派外籍駕駛員李爾德擔此重任。李爾德答應前去,但稱任務風險太大,提出了讓人無法接受的天價酬金。針對此情況,國民黨政府決定由中國飛行員來執行這一任務。
中國空軍上尉徐煥升主動請纓,申請由他負責組建遠征轟炸隊的具體事宜。徐煥升是中央航校第一期畢業生,曾擔任過蔣介石的專機駕駛員,是中國空軍資深飛行員。航委會經慎重考慮,批準了他的申請。徐煥升接受任務后,首先通過疏散隱蔽躲過了日軍的空襲。隨后,正式宣布接管第14中隊,并通知在漢口待命#65380;預先選拔好的飛行員立即飛抵成都報到。1938年3月,中國空軍重新制定了《空軍對敵國內地襲擊計劃》,選定日本佐世保軍港和八幡市為轟炸目標。為了確保轟炸任務的順利遂行,航委會又從飛行第8大隊調來以佟彥博為首的數名優秀飛行員,與先前到達成都的飛行員會合,組建了特別轟炸中隊。
徐煥升率領眾飛行員,對現有的各型轟炸機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考察篩選,最后選定了馬丁-139WC型轟炸機。接著,緊張的戰前準備開始了。一方面,徐煥升對馬丁機進行了改裝,將飛機炸彈艙改裝為油箱,增加可攜帶的燃料量;加裝了無線電定向儀,以確保航向準確。另一方面,他組織進行集中訓練,模擬實戰的長途夜航訓練,摸索和適應馬丁機的性能。在訓練過程中,徐煥升發現:馬丁機雖然性能良好,威力巨大,但返航途中極可能遭到日本空軍追擊。而且,僅靠眼下這幾架飛機投擲炸彈,難以取得震懾效果。于是,他請示航委會修改原定計劃:以2架轟炸機攜帶傳單空襲日本。這樣既可顯示中國擁有攻擊日本的能力,宣揚我國抗戰斗志,警告日本當局;又能顯示我泱泱大國的慈悲胸懷,與日本的殘暴形成鮮明對比。同時為了縮短航程,建議將目標改為九州島的長崎#65380;福岡和北九州。國民黨政府同意了他的建議。
5月初,特別轟炸中隊根據訓練情況,確定了執行轟炸使命的機組人員。“長機”由徐煥升為正駕駛,蘇光華為副駕駛,劉榮光為領航員,吳積沖為通訊員,飛機編號1403;“僚機”由佟彥博為正駕駛,蔣紹禹為副駕駛,雷天春為領航員,陳光斗為通訊員,飛機編號1404。隨后,這兩個機組飛往漢口王家墩機場待命出擊。5月18日,在武昌官邸,蔣介石和宋美齡接見了機組成員,以示鼓勵。
東征勇士凱旋而歸
5月19日15時許,兩架馬丁-139WC型轟炸機從漢口起飛,并于17時左右降落在浙江寧波麗水機場。精選出來的場務人員飛快地為“馬丁”加油,把成捆的“紙彈”裝進彈艙。徐煥升和他的戰友們借著黃昏的余暉,在機場上展開大地圖,畫著航線。他們決定由寧波出海之后,沿著舟山群島南端,避開日軍的防空警報系統,橫渡東海,以日本九州的鹿兒島為目的地。19日晚,出征人員為表達必勝決心,由徐煥升向軍事委員會拍發致敬電文:“職謹率全體出征人員向領袖蔣委員長及諸位長官行最高敬禮,以示參與此項工作之榮幸,并誓各以犧牲決心,盡最大努力完成此非常之使命。徐煥升皓”。這項電文,曾在全國各報刊載,顯示了我東征勇士們的悲壯忠勇。
5月19日23時30分,經航空委員會批準,2架馬丁機從寧波起飛,向東飛行。由于云層很厚,無法看清地面,全靠寧波地面電臺導航。遠離大陸后,就只能憑借儀表進行盲飛。當機隊飛臨東海上空時,忽然,在海上游弋的5艘日艦探照燈齊明,深沉的夜空里閃爍著根根光柱。緊接著,高射炮#65380;機槍彈流如注,直射天空。日艦聽到飛機的轟鳴聲,以為空軍來偷襲,機械地作出了反應。2架“馬丁”不理會這些干擾,按既定的航線,沉著前行。20日零點35分,基地收到了他們發回的電報:“云太高,不見月光,完全用盲目飛行。”這是告訴后方基地,他們仍在安全飛行。由于兩個多月的艱苦訓練,3個多小時的編隊夜航非常順利。
5月20日凌晨2時40分,機隊發現了海岸線,經與航行圖對照,確定為日本九州島。領航員透過云縫,看到了沿九州海岸的萬家燈火。真是天賜良機!看來日本人毫無戒備。很快,機隊越過海岸線,向日本九州本島插入,并開始降低高度,通信員陳光斗和吳積沖將各自尾艙的傳單搬出。飛臨長崎上空時,飛機高度降到了3500米。徐煥升和他的戰友們發現大片燈光就在腳下,欣喜萬分,不禁高喊起來:“到啦!看見燈光啦!”“準備投彈!”徐煥升果斷下達了命令。轉眼間,一份份傳單像白色的炸彈一樣從艙板下投出,紛紛揚揚地飄下。爾后,雙機編隊以長崎為起點,向北做大圓弧飛行,于3時45分到達福崗上空,再次撒下傳單。4時32分,編隊飛越北九州上空,將剩余傳單全部投放。之后,掉頭向西南沿原路返回。雙機在飛經佐世保#65380;佐賀#65380;久留米#65380;熊本等城市途中,均未遭到地面高射炮和飛機的攔截,只有在飛臨福崗上空時,全城一片漆黑,顯然日軍已經發現有敵機突入其領空,實行了燈火管制。5月20日拂曉,兩架“馬丁”飛抵我國東海岸,這時發現有日機試圖攔截,并遇到日艦高射炮的轟擊。徐煥升指揮兩機利用云霧作掩護,以高超的飛行技術沉著應對。在此期間,兩機失散。8時48分,佟彥博駕駛的1404號機率先在江西玉山降落,9時24分,徐煥升也駕駛1403號機順利地在南昌機場著陸。隨后,兩機分別在上述兩機場加油起飛,11時30分在武漢上空會合,隨即安全降落于漢口王家墩機場,“人道遠征”的歷史使命終于圓滿完成。
徐煥升等人凱旋歸來的喜迅,很快在武漢三鎮傳開,各界代表云集漢口機場。行政院長孔祥熙#65380;軍政部長何應欽#65380;航空委員會主任錢大鈞在機場舉行了盛大歡迎儀式。漢口市民歡欣鼓舞,夾道歡迎敢于穿云渡海對日轟炸的東征勇士。
紙片炸彈響徹寰宇
中國空軍此次對日轟炸,由于使用的是傳單,所以史稱“人道遠征”或“紙片轟炸”,盡管沒有給日本造成什么物質損失,但是完全收到了預期效果。此事弄得日本朝野皆驚,防空部隊也慌了手腳,沉重打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它展示了中國空軍實力,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民心士氣,并得到國際上的廣泛贊譽。
5月22日,周恩來#65380;王明#65380;吳玉章代表中共中央和八路軍辦事處親自到國民黨空軍司令部,對凱旋的中國空軍人員進行慰問,并敬獻錦旗一面,上面寫著八個大字:“德威并用,智勇雙全”。蔣介石手訂的《反攻復國戰爭陣中十誡》第四條:“冒險犯難,見危授命,不可貪生怕死,喪志辱節”中,將徐煥升遠征日本一役,引舉為范例。同時,全國各大媒體紛紛對此次遠征進行報道。
同時,這次空襲也震驚了世界,在國外引起了巨大反響。英國《新聞記事報》社論稱:“中國空軍日前飛往日本散發傳單,喚醒日本人民推翻軍閥,此事意義重大,亦饒有趣味。”蘇聯《莫斯科新聞》也不吝贊美之詞:“中國空軍在抗戰中占重要地位,在未來無疑將充當更為重要的角色。”其它世界主流媒體也認為,中國空軍夜襲日本本土,徹底打破了“大日本神圣領空不可入襲”的妄言,狠狠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
此外,這次空襲使中國飛行員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充分展示。尤其是指揮官徐煥升,獲得了外國同行的“世界一流飛行員”的美譽。6年后,美國《生活》雜志評選刊登了二戰中聞名于世的12名飛行員的照片,徐煥升位列其中。照片上標明:“徐煥升是先于美軍杜立特爾將軍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后來,徐煥升也因此戰而在國民黨空軍中青云直上,20世紀50年代出任臺灣國民黨“空軍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