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林大作《豪影迷莊》是我在黃金周閑來無事閱讀的,這部小說使我得整個黃金周的假期充滿了情趣。一本好書的樂趣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尤其這個作者還是自己未曾謀面的朋友。
小說字數不多,20多萬字勾勒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內幕股市。處于金融證券市場如火如荼的今日,大盤數字后面的爾虞我詐,為利而戰,為財而殺的情色男女,在一出出驚心動魄的經濟戰斗中,前赴后繼的掙扎、煎熬。
神秘莊家蕭水寒和自己的同學在金融市場展開的生死博弈,摻雜了政治與經濟的層層包裹,交織著情愛恨愁的點滴滲透。友情經受考驗,事業經受煎熬,人性經受鍛造,就在不見硝煙的數字戰爭中,人們以無恥代替無畏,以無良取代善良,以不擇手段取代道義和規則。于是,一幕幕熙熙攘攘唯利是圖的人間喜劇紛紛上演。離婚的妻子可以用藕斷絲連來騙取信任,幫助自己的丈夫設置圈套;親密的愛人可以用身體來報復心上人的冷漠和無情,獲得心靈的平衡;狡詐的政客可以犧牲子女的幸福來博得仕途的平坦和輝煌,以求得人生的飛躍……如此等等,這樣一群灰色的人,藏在市場背后,絞盡腦汁的算計著彼此,也消耗著自己有限的腦細胞。結果呢,并非是正義戰勝邪惡,而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而是暗爽變成內傷。
友情、愛情、親情糾纏在小說人物中,權力、金錢、貪婪沉浸在字里行間。對于外行人,我們驚嘆于局內的殘酷,對于內行人會驚嘆內幕的慘烈。當人們都成為了證券的砝碼,政治的犧牲品,人就已經被奴役了。當數字成了左右一切的至上標準,金錢成為了衡量數字的最終尺度,人的理性全失,因此會如此的冷漠無情,迷失本性。無論是離異的摯愛的夫妻,還是膠著纏綿的情人或者同窗數載的校友乃至同室操戈的同事。
作者對于情節的駕馭和描述可謂熟稔,尤其對于證券市場的運作和規律呈現出非常大氣的駕馭。可以說是類型化寫作非常成熟的體現。故事的渲染和氣氛的烘托也十分恰當,乍一看,的確是一部熱鬧的小說。
但是,整體閱讀,作品還是有不少缺點。整體的結構呈現出虎頭蛇尾的趨勢,收筆匆忙,氣息浮躁,實在可惜;很多字句的描述值得推敲,尤其對于證券曲線像女性身體的比喻多次重復出現,堪為敗筆,一則雷同,二也無形中降低了作品的品位;小說的故事不錯,但是人物顯得單薄,很多地方的處理耐心不夠;結尾處的包袱缺乏鋪墊,使讀者的情緒和期待瞬間破壞。
盡管如此,作品仍不失為一部描寫證券市場內幕的上乘作品。作者具備了俯瞰題材和把握作品的視角和心態,對于諸多專業現象的解析和把握,以及相關人員的實戰記錄和描述,還是十分準確的。沒有深入的體驗和分析,是無法寫得如此鮮活生動的。這也是作者本人獨特的職業背景所造就的成熟。
不記得那部書說的了:“當我們距離物質的地獄越近,我們距離精神的天堂就越來越遠。”這部作品通過潛層次的故事告訴我們了很多很多,這也是我閱讀完本書感慨不已的原因。世間萬事,見好即收,知足常樂才是大學問、大境界,而本書回答的,可能正是這樣一個問題。
(作者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讀書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