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貨,通常是指經銷商為了謀求利潤的最大化,利用不同銷售區域市場需求的差別,將產品超越所限制的區域進行銷售的行為。竄貨是比較常見的市場營銷的頑癥,由于竄貨給原有的銷售網絡帶來十分嚴重的破壞,所以很多廠家“談竄色變”,并且制定了許多嚴厲的政策來加以防范。目前所采用的政策主要包括兩個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是運用技術手段,如從顏色、規格、包裝等方面區分不同銷售地區,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也是很多的,比如采用不同的顏色和規格,容易使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不統一,還會造成消費者對商品定位認識的混淆。而且采用這種方式的科技含量低,經銷商很容易做手腳來改動地區標記,從而使防偽的手段失敗;另一方面是制訂一系列的政策來控制和懲罰竄貨行為,但是這樣行為多是事后防范,等企業發現竄貨行為時,已經對市場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筆者認為,如果能從產品出廠時就做好準備工作,可以有效地防范、監督和發現竄貨行為。筆者通過對條碼技術編碼的研究,認為采用條碼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竄貨問題,從而使企業能有效防范和及早發現竄貨行為,從苗頭上消除這種渠道危害。

一、一維條碼技術發展簡介
條碼技術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但其真正的發展始于20世紀70年代。隨著計算機產業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關注如何改變手工數據輸入,使輸入的數據質量和速度與之相匹配。條碼識別技術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得到廣泛的發展。它是以計算機、光電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為基礎的一項綜合性科學技術,是信息技術自動識別、輸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維條碼技術是最早使用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條碼技術。它是通過規則排列的條和空來表示一定的信息,來實現對物品的標識作用。一維條碼技術現在已經應用與計算機管理的各個領域,滲透到了商業、工業、交通運輸業、物流業、醫療衛生、票證管理以及軍事等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
二、如何運用一維條碼來防止竄貨

一維條碼是目前使用廣泛的商品標識代碼。它有一定的編碼規則。我國使用的商品條碼主要是ENA-13碼,ENA-13碼主要有三種結構,具體如下,見表1
NA-13碼主要有13位數字。前綴碼由2~3位數字組成,這是由國際編碼協會(ENA)分配給各個國家的。目前分配給我國的是690~695;廠商識別碼由7~9位數字組成,是我國編碼協會分配給廠商的識別代碼,具有唯一性;商品項目代碼由3~5位數字組成,是由廠商負責編制:校驗碼是由1位數字組成,主要是用來校驗前面編碼的正確性。ENA-13碼在商品出廠之前就要制作好的,對商品進行有效的標識,而且13位數字都各有其特定的含義,不能隨意更改。因而我們可以通過給ENA-13碼加上后綴碼的方式來實現企業對物品的特殊標識,即采用ENA-13plus2的方式來實現對商品的特殊標識。后面的兩位碼,是廠商根據商品流通的主要區域制定的編碼,可以稱為區域碼。具體如下,見表2
區域碼是商品主要的銷售區域,比如企業主要將商品銷往上海、北京、武漢等地,就可以將上海編號為01,北京02,武漢03等等以此類推。如果企業還想將具體的經銷商體現在條碼中,可以使用ENA-13plus5碼的方式,在對經銷地區進行編碼的同時對經銷商進行編碼。
三、小緒
隨著條碼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條碼存儲的信息量要求日益加大。維條碼技術由于其編碼容量有限,發展受到限制。與此同時,二維條碼以其大的存儲量受到人們的歡迎。筆者在構思文章的時候,也曾試圖利用二維條碼技術來解決此’口]題。但是利用二維條碼容易產生兩個問題一是商品碼放置位置的問題。如果商品包裝上放置一個二維條碼的話,也許會影響現有包裝的美感,二是成本問題,企業還需要設計新的二維條碼的模板,增加了成本投入,同時還要考慮掃描設備的兼容性問題。所以筆者認為利用ENA-13碼加后綴碼的方式是很好地解決問題的方法。首先不需要大的存放位置;其次,不需要企業再花成本來設計二維條碼;第三,經銷商原有的掃描設備完全可以適用于這種碼制。商品在出售的時候,只需掃描條碼,企業不僅僅可以得到如同原來的商品出售信息,而且還可以通過后綴碼看到商品的銷售區域,以此來檢驗商品是不是在正常區域銷售。條碼防偽性能好,經銷商要篡改的成本高,因而有助于企業監督和及時發現竄貨問題。同時,筆者認為運用條碼技術防止竄貨并不是對于任何企業都適用的。這種方式主要是運用在信息化程度比較高的供應鏈企業之間,制造商能通過渠道伙伴之間信息的交互、對商品的銷售信息及時了解。筆者認為現代企業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企業要想得到好的發展,必須重視信息技術的普及,這樣才能靈活自如地運用條碼識別技術為企業獲取利益。
竄貨是一個企業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我們如果能在問題發生之前就做好必要的防范準備,那么可以大大減少問題的出現。條碼可以幫助我們對商品實現有效的標識,從而有利于企業及時發現問題和得到反饋的信息,減少企業的成本浪費。但是條碼技術不是萬能的方法,它只是提供了防范的措施,企業要想很好地處理竄貨問題,還應該將條碼與其他的措施相結合才實現對渠道的有效控制。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