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琦是我班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她每天像一只歡樂鳥一樣高興地入園、越快地離園。可小琦這幾天總是提不起精神,早上入園時她那清脆、悅耳的“老師早”、“老師好”聽不到了。后來從她奶奶那里得知,是因為入園時遇到在我們班一位見習的新老師,小琦大聲地向新老師問好,老師卻忽略了孩子的問好,老師的做法讓孩子感到不滿。從此,她見了老師就不再主動問好,并且感到很不自在。小琦的一反常態令我疑惑,究竟怎樣才能使她變成原來那樣呢?
甘肅省天水市xx幼兒園 田 蓉
答:很高興您已經意識到孩子的變化和老師的忽略行為有關。我們都知道幼兒也是獨立的人,也有人格尊嚴。只有我們與孩子樹立平等的意識,孩子才可能主動和我們交流溝通。
我們在強調孩子向老師問好時,不能疏忽這個簡單的道理:若想得到孩子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所以,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珍惜孩子的問好。
為了彌補教育中的失誤,建議老師應該主動地向小琦小朋友道歉,說明原因,在她來園時應該主動地向她問好,并友好地拉拉她的手、摸摸她的頭或者親親她的臉、和她說說家常話等,讓她感覺到老師和她的距離并不遙遠。相信這樣,小琦小朋友也很快就會回到過去那快樂的生活中去,臉上還會再次綻露出往日的笑容,甜蜜的“老師好”依然會輕快地從她口中飄出。
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
在戶外活動時,孩子們誰也不愿意與菲菲拉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叫了兩個孩子過來問他們為什么不和菲菲拉手?他們的回答竟然是“她身上很臟!”“她家里很窮!”我一下子驚呆了!這可恨的世俗竟然侵襲了孩子們純潔幼小的心靈,我該怎樣教育我們班的孩子?
北京市××幼兒園 盂 娜
答:建議您首先和菲菲的家長進行溝通,或者對她進行家訪工作。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并告訴家長孩子在園的一些情況,包括和孩子們的交往情況。用委婉的語言告訴家長平時注意孩子的衛生,穿的不好沒關系但一定要干凈整潔。然后,和菲菲進行溝通,告訴她應該如何搞好自己的個人衛生,在上課和游戲的時候老師可以首先邀請菲菲配合,并時時鼓勵她。
相信正確的引導教育慢慢地就會改變菲菲,不僅孩子們愿意接觸她,而且她自己的性格可能也會因此變得更開朗。
另外,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社會里,他們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污染,包括大人們一些世俗的偏見和一些不正確思想觀念。我們應該從這些具體的身邊事入手,引導孩子們正確地認識社會,使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逐步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平等待人。當然,我們作為孩子的老師也應該首先做好孩子的榜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為孩子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如何給孩子解釋“錢”?
最近園長讓我給某報社推薦幾幅孩子的作品,我在班上找了幾幅,并且找他們來談談自己的作品內容。孩子們問我用他們的畫作什么,我說:“投稿,拿去發表。給你們賺一點稿費。”有幾個調皮鬼睜大眼睛歡呼起來:“那我們也可以賺錢了,我們也有錢了……”看到他們的反應,我一時不知該怎樣解釋了。請問像這樣關于錢的問題,我該怎樣向孩子解釋?
山西省太原市xx幼兒園 王藝偉
答:這個問題您不必過于擔心。我想您之所以擔心是怕這些孩子會產生“我的畫可以賣錢了”或者“老師拿我們的作品去賺錢”這樣的觀念。實際上,這件事雖然不能排除孩子有這種想法的可能性,但是,從孩子高興的程度來看,他們也迫切地需要被別人認可,他們同樣需要成就感,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借此來滿足他們的心愿呢?我覺得您可以直接告訴孩子,以自己的辛勤勞動或創作成果換取金錢,這是天經地義的,然后和孩子一起來分享這種快樂,這樣的回答還可能成為孩子繪畫的動力,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孩子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建議您不妨把這次事情當作一個教育契機,來教孩子關于金錢的知識。通常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通過“錢”的主題活動,幫助孩子了解“錢”是什么,錢分紙幣和硬幣,錢有不同的面額,錢的面額可以分為元、角、分,以及了解不同面額貨幣之間的轉換等。
2 了解錢的用途。錢可以買生活用品、可以買寶寶的衣物和玩具……沒有錢,我們的生活會非常艱難,錢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3 了解錢從哪里來。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掙錢,讓孩子理解人人可以通過勞動換取金錢的觀念。
4 了解錢與小朋友的關系。正如文章一開始的故事,孩子的美術作品可以換來錢,爸爸媽媽工作掙了錢可以為我買玩具、冰淇淋。小朋友也應該努力學本領,將來也可以掙錢。
5 教育孩子要節約用錢,讓孩子理解爸爸媽媽工作掙錢很辛苦。
怎樣教幼兒合理跑步?
我發現我們中班的孩子在戶外活動時總是喜歡追逐跑,每次我都很擔0他們摔交或者碰撞,這樣的話都不好向家長交代,可是又摔跤不能壓抑孩子不讓他們玩。那么,請問我該怎樣教幼兒進行合理的跑步呢?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xx幼兒園 錢麗麗
答:5歲的幼兒對四散追逐跑的游戲非常感興趣。往往一玩起來就忘記疲勞,教師要注意引導,計算好活動量。并且要注意安全,教會他們躲閃的方法,并提出要求,隨時檢查幼兒執行的情況。在進行較劇烈的跑之前、要充分把各關節活動開,跑完不要靜止地站著不動,更不能蹲下或坐著,而應放松地走一走或做一些放松的體操、輕松愉快地游戲,使幼兒逐漸地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
幼兒在跑步時容易出現的問題有:
1 體太直,蹬地不充分,像是坐著跑。
2 步伐不均勻,像馬步跑。
3 擺臂動作不對,有直臂擺動,也有以肘為軸擺動,動作不放松不協調。
4 還有的左右橫擺,重心不穩。
5 落地重,八字腳,張著嘴呼吸等,成人要隨時注意糾正。
怎樣教托班孩子學會“分享”?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入園前,孩子都是“自我為中心”的。家里玩具隨意玩,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而到了幼兒園里,條件受到限制,任何教玩具,好吃的東西等等都需要輪流分享。因此我想問問:入園初期,如何讓托班的孩子學會分享呢?
江蘇省杭州市xx幼兒園 雷 燕
答:入園初期,首先還是要讓孩子適應集體生活。然后再一點一滴地教孩子學會分享。建議您不妨嘗試以下的方法:
1 通過看書、講故事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分享。
以故事、兒歌的形式讓孩子感受分享,他們很容易接受。通過故事和兒歌,讓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意味著失去。如在故事《玩具一起玩》中“大家一起玩,你玩一會,我玩一會。”讓孩子明白了怎樣分享,通過故事情景感受一起玩的快樂。
2 通過游戲讓孩子感受分享的樂趣。
對托班孩子來說,游戲是學習分享的主要途徑。鼓勵孩子進行結伴游戲,如:搭積木時你放一個我放一個,讓孩子親身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3 充分利用隨機教育來讓孩子懂得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隨機教育幼兒,如:好東西和同伴一起分享。或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4 利用家園互動,讓家長配合教育孩子。
在家長會上和接孩子離園時,向家長宣傳“分享”帶給孩子的“財富”。請家長配合,經常與孩子玩分享游戲,或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熏陶環境。
另外,孩子需要得到成人對自己的肯定和表揚,得到鼓勵后,孩子會更加投入。因此,在孩子有分享表現時,老師和家長要多多進行肯定和鼓勵。這樣孩子會進步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