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購買或建造航母,將讓美國的海上實力對比迅速下降,這種情況迫使該國不得不重新審查其海上戰略。
二戰讓美國了解到了航母的重要性。近60年來,美國對這一級別的武器形成了事實上的壟斷。如今,這個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大、造價最昂貴的海上攻擊武器——“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該型航母有能力搭載85架飛機,每艘造價約為45億美元。盡管美國在航母領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及財力,但是這仍然不能改變美國對海上空中力量的壟斷可能即將結束的局面。
最近,幾個國家已經宣布了建造航母的計劃,一旦這些計劃得到全面實施,就會迫使五角大樓重新考慮其海上戰略思想。唯一能讓美國海軍感到安慰的就是:在未來的10到20年中,美國將繼續保持其在這一領域內的全球領先地位。
目前,全世界共有21艘可操控航母,其中,美國擁有11艘;在美國的這11艘航母當中,有9艘是“尼米茲”級航母,另外兩艘航母一艘正在修建中,另一艘還尚未交貨。“尼米茲”級的動力系統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另外一種核動力航母是法同的“戴高樂”號航母。
另外8艘分別是:英國的“卓越”號及“皇家方舟”號、俄同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意大利的“加里波第”號、印度的“維拉特”號、西班牙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巴西的“福熙”號以及泰國的“差克立·納呂特”號。
目前,宣布航母建造計劃的國家包括:英圍、法國、印度、意大利、俄國、西班牙。對于美國而言,只有英國、法國、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可以被看作是其可靠的同盟國,而印度則是其潛在同盟國;美國與俄國的關系正處于低迷時期。
俄國要建六艘新航母
迄今為止,在幾個宣布建造航母的國家中,俄國是最為雄心勃勃的一個。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讓俄國從中獲取了巨額資金。于是,克里姆林宮宣布了一項軍備改良計劃,該計劃包括對海軍能力的提升。雖然目前俄國只有一艘處于運行狀態當中的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但2007年8月初,俄羅斯海軍司令弗拉基米爾·馬索林上將宣布,在未來的20年中。俄國海軍將獲得六艘新的核動力航母。其中,三艘航母及其護衛艦將被部署在太平洋艦隊,而另外三艘則會被部署在北方艦隊中。
2005年,俄國國防經費上升了22%,2006年其國防經費上升了27%,有分析家估計,2007年俄國國防經費可能會額外增加30%。
“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并不像“尼米茲”級航母那么復雜,雖然與“尼米茲”級航母相比,該種航母體積較小,且不是由核動力推進,也沒有配備蒸汽彈射器,但是這種航母的設計也絕對堪稱優秀:“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可以搭載36架蘇-33戰機以及16架直升機。
有意思的是,俄國海軍部署其新航母的提案說明俄國已經得出以下結論:在波羅的海及黑海部署航母毫無用處,尤其是現在那里與強大的北約海上力量相毗鄰,所以俄國更愿意將這些新航母部署在直接通往公海的地方。
印度航母暫時難產
1986年,印度以5000萬英鎊的價格,從英國購入已服役30年的“競技神”號航母。該航母于1959年進入英國皇家海軍服役,曾是1982年馬島戰爭時英國特遣部隊旗艦——并更名為“維拉特”號,其后,該國又投入1500萬英鎊在英國對該航母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并將之定為自己海軍的旗艦。
日前,印度選擇了俄國為其建造航母。2004年,俄國與印度簽署了一份價值15億美元的合約,按照合約規定,俄國將前蘇聯航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無償送給印度后,將負責為其進行現代化升級并安裝現代化武器:該航母升級后可搭載一支米格29戰機中隊,并將集導彈巡洋艦及航母的綜合能力于一身。
現在,印度已將其重新命名為“維克拉馬迪特亞”號。按照合約的規定,俄國需在2008年交付改裝后的航母。但2007年8月,來自俄國的一則消息透露,由于項目資金不足,北德文斯克“北方機器制造企業”船廠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現代化改裝工作,將會至少“推遲三年”時間。而俄國國際文傳電訊社則援引一位未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的話指出:因為無法在預定的期限內完成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現代化改裝工作,造船廠廠長弗拉基米爾·帕斯圖霍夫已經被解雇。而且,印、俄兩國已將航母交付期限推遲——將“實際可行的交付日期定為2010年”。
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的建造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目前,印度南部科欽造船廠正在建造一艘37000噸級“維拉特”級航母。印度為該航母投入了3億多美元資金,最初計劃于201 1年-2012年使該航母進入現役。但是,印度雄心勃勃的建造計劃卻與目前亞洲的造船能力嚴重脫節——世界上現在只有美國、俄國、英國、意大利及法國等國家自己制造過大型航母。
目前,盡管印度的航母建造計劃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是,由于建造資金超出了預定限額,再加上印度缺少建造航母的材料,所以,在2015年之前這艘航母不可能交付海軍使用。按照印度航母建造計劃,建造完成的航母將由四個LN2500燃氣渦輪提供動力,航速可達到每小時28節,有能力搭載一個由12架米格29K戰機,8架光輝輕型戰機以及10架直升機組成的混編卒中中隊。對印度而言。在阿拉伯海部署該航母,將使其宿敵——巴基斯坦陷入困境,而將航母部署在孟力口拉灣則會使其海上力量進一步向東部的馬六甲海峽延伸,這兩種部署方式都有利于對印度海岸的保護。
北約為美國海上力量提供支持
許多北約成員國也計劃在未來10年中建造航母,對于美國而言,這可能是黑暗中的一線曙光。英國的航母建造計劃是最雄心勃勃的計劃之一,該國宣布斥資38億英鎊(77億美元)建造兩艘新的65000噸級航母。預計,這兩艘航母將于2014年進入現役。
法國海軍也宣布建造一艘65000~74000噸級常規動力航母,作為其“戴高樂”號航母的補充。該國還考慮購買一艘按照英國皇家海軍的設計、在英國建造的CATO-BAR(短距離彈射起飛攔阻降落)航母。
2001年,意大利海軍開始建造常規動力垂直短距起降“加富爾”號航母,預計,2008年該航母將進人現役。2005年西班牙開始建造集航母與兩棲攻擊艦特征于一身的“戰略投送艦”。
從各國海軍對建造航母所表現出的積極性,可以得到如下結論:1982年,英國馬島戰爭證明了航母的出現就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這一事件讓世界各國海軍永志難忘。近年來美國航母參與了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10年前的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2003年的“自由伊拉克行動”。
雖然美國壟斷了龐然大物“尼米茲”級航母的建造技術。但是其北約同盟國正在建造很可能以歐洲海域為活動范圍的小型航母。之所以說這些正在建造中的航母會以歐洲海域為活動范圍,是因為歐洲的北約成員國顯然討厭在除阿富汗以外的海外地區部署其軍事力量。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本土航母力量的增強,表現出了這些水域內海上均勢的動態戰略轉移。如果這一轉移最終得以實現,五角大樓對這一地區海上空中力量的壟斷將受到嚴重削弱。
中國暫無意建造航母
據英國《簡氏國際海軍》2006年2月份透露,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曾向中國建議,為應對目前及將來臨的國際局勢,俄羅斯愿意幫助中國共同建造航母并共同合作開發第五代戰斗機。
合作研制和生產新型武器裝備是中俄軍事技術合作的重要目標之一。中俄兩國是一種“持久戰略伙伴關系”,這種關系將成為中俄外交政策的基石,并成為兩國“公認的優先考慮事項”。目前中國明確表示,近年來無意建造航母,但對研發第五代戰機表示有很大興趣。看來,中國擁有航母的狀況還有待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