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蛋大小不一,就像今天的鳥類的蛋那樣。已知最小的恐龍蛋僅2至3厘米大,這顯然是很小的恐龍下的蛋。有些恐龍蛋大小如雞蛋,下這種蛋的恐龍個子要大一點。大多數恐龍蛋平均直徑在10-20厘米之間。與鴕鳥蛋相近或比鴕鳥蛋大些。身長6米的慈母龍(一種鴨嘴龍)下的卵圓形的蛋長軸約20厘米。
法國曾發現一枚長軸30.48厘米,短軸25.4厘米的恐龍蛋化石。這枚與籃球尺寸相近的化石蛋.曾一度被譽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蛋。但是,1993年在我國河南省南陽地區出土的大量恐龍蛋化石中,發現有檄少數是巨型蛋,樣子像個哈密瓜,長軸達50厘米,堪稱世界之最。
一般而言,恐龍蛋大小尺寸之間的差距不是太大的,不像恐龍本身那樣大小懸殊。這說明,雖說小恐龍的蛋小,大恐龍的蛋大,但蛋的大小又不完全隨恐龍個子的增大而成比例地增大。
科學家認為,恐龍同其他爬行動物一樣.采取的是蛋小而量多的繁殖策略.它們一次能下10~30枚蛋。蛋多了,可以保證一定的成活率,就算大部分夭折了,電總會有幾個活下來的,使恐龍家族“香火不斷”。一般來說,爬行動物的蛋成活率是很低的。這與恐龍不像鳥類那樣自己孵蛋有關。恐龍下了蛋,用土一埋,任蛋在自然溫床下孵化。
再說,小蛋比大蛋更容易保存和隱蔽。小蛋雖說殼薄,但將來小恐龍破殼而出的時候破殼也比較省勁:蛋如果很大,為保證蛋不破,就得增加蛋殼的厚度,蛋殼太厚了又會影響小恐龍出世時破殼的難度。
南陽發現的巨型化石蛋又表明,個別恐龍下的蛋確實是比較大的。從這種巨型蛋出土數量非常少這一點來推測,下巨型蛋的恐龍每次下的蛋數量必定較少。也許一次只下一個或幾個。反正蛋的體積大了必然會影響蛋的數量。日前科學家還不清楚巨型蛋是哪種恐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