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前不久,我因與他人發生債務糾紛而起訴至法院,法院的判決有些偏袒對方。在簽收判決書時,法官雖然交代說法定的上訴期為15日,但我因忙于其他重要事務而錯過了上訴期。現在我要求上訴,法官說我的上訴權已經喪失,判決已經生效。請問,官司錯過上訴期限怎么辦?
讀者:崔高陽
崔高陽同志:
錯過上訴期后有以下三種補救辦法:
一是申訴。民事申訴,是指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認為已生效的民事判決、裁定有錯誤,請求法院重新審理的行為。申訴是公民的民主權利而非訴訟權利,故對于申訴案件,只有經法院審判委員會集體討論,在多數委員認為原審確有錯誤的情況下,才會決定重新審理。
二是申請再審。申請再審與申訴的含義基本相同,它是一項訴訟權利,只要符合法定再審情形就必然引起再審。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79條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應當再審:(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裁判的;(2)原裁判主要證據不足的;(3)原裁判適用法律錯誤的;(4)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的;(5)審判人員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生效后的2年內提出。
三是抗訴。民事抗訴,是指檢察院認為已生效的裁判存在《民事訴訟法》第179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依法提請法院對案件重新審理的行為。《民事訴訟法》第186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再審。”據此,若你確有理由,還可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檢察院經審查認為符合條件的,即提出抗訴。
安徽杰創律師事務所律師:潘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