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悅老師:
我現在為了孩子的事精疲力竭。以前兒子很聽話,但不知道為什么,自從把他轉到一個學習環境更好的學校后,成績反而一落千丈。以前他是英語課代表,但到了新學校,他對英語也不上心了。我問他為什么,他說他不是英語課代表了。我說那你可以靠自己的實力證明你是第一啊,但對我激勵的話,他卻無動于衷。
英語老師留他補習,他就偷偷跑出來,我問他,他還撒謊,我狠狠揍了他一頓。見他學習上不去,我就監督他學。因為我初中都沒怎么上,現在又下崗了,靠賣菜為生,所以一見他寫作業發呆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就要打他?,F在他的學習環境要比我那時強很多倍了,不好好學,將來能有什么出息,難道他沒看到我生活有多艱苦?晚上我看他滿身傷痕,又心疼得直哭。他爸爸一直護孩子,可爭不過我就蹲在墻角哭。我看不上他爸爸這么溺愛孩子!
就是因為孩子原來的學校學習環境不好,我才想給他找個好學校,可卻適得其反。我問他寫作業為什么這么磨蹭,他說心里煩我;為什么煩,他說見到我就難受。以前他學習從來不需要我監督,現在我簡直分秒離不開他了。他上學總很早,放學總很晚,他就那么討厭回家嗎?這孩子是不是變壞了?或者心理有問題了?馬上就要到初二了,學習難度將增加很多,很多小孩都沒過好這一關,學習因此一直上不去。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鄭州)玉珊
玉珊:
孩子做作業發呆走神,有兩種可能:一是注意力出現問題,這屬于學習能力方面的問題,需要訓練注意力;另一種就是出現了心理壓力,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您的孩子學習成績的變化是以轉學為分界線的。同樣的課本,他的成績卻有比較大的反差,這說明您孩子的異常反應是由環境變化所導致的。您為孩子能取得好成績而進行轉校,這無可非議,古代也有孟母三遷的佳話,但孩子的轉學,并不只是搬東西那么簡單。雖然說“人挪活,樹挪死”,但人怎么挪,挪到哪兒都是有講究的?!皹渑菜馈笔且驗槭チ耸煜さ纳鷳B環境,其實同樣道理,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也是他所處的“生態環境”。
對小孩子而言,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比較差,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的環境,對他們來說穩定性壓倒一切,他們需要一種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一旦打破,他就會產生一系列人際問題。
其實轉學前,孩子在自己的環境里如魚得水,但一旦進入新的學校面對已經形成集體的孩子,他是一個陌生人,要想建立起關系,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這時候他最需要什么?需要的是安慰和溫暖。因為他或多或少會有一種不安全感和被排斥感。如果你用大道理壓他,他會很失望,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會有自己的判斷力,他需要的不是已經了解的道理,而是媽媽的擁抱。
為了讓孩子適應新環境,您應該提供盡可能的溫暖,幫孩子跨過這個坎兒。
為什么你無法體會到孩子內心的惶恐和壓力呢?因為你正沉浸在自己的痛苦記憶中。你初中時發生的一切影響了自己今天的生活,由此帶來的生活壓力和精神痛苦讓你陷入一種焦慮情緒中,而你將這些負面情緒都轉移到孩子身上,通過對孩子施壓,來釋放你的焦慮。孩子在為你承擔你過去所遭受的痛苦,你要求孩子補償你過去遭受的損失,你不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許他的反抗(無論是軟抵抗還是消極怠工),一旦他不能讓你滿意,你就喪失了理性,對孩子進行傷害。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陷入一種恐慌之中,人在這種情緒下怎么會有學習效率呢?你的孩子是個正常的孩子,他的“問題”其實就是你的問題,我現在反而擔心你的孩子的反抗精神不夠,因為你剝奪了他的自我空間,他喪失了對自己負責的興趣,這是比較危險的。他會被你充滿攻擊性的壓力打擊得退回到童年狀態,無法在青春期順利成長。
對于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是絕對不能動用暴力的。你首先要意識到,你的憤怒更多來自于自己,而不是孩子,孩子只不過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你的心理創傷。第二,你要多給丈夫一些管理家庭的權力。父親被邊緣化,對一個男孩成長很不利。你需要和丈夫建立一個聯盟,讓他也參與到對孩子教育的具體事物上來,當然這一轉變需要你做出一些讓步。第三,當你憤怒時,第一時間離開現場,告訴自己,我的憤怒來自我的過去,我遭遇過不幸,但我會找到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第四,對你的孩子,你需要發現他的優點,而不是缺點。孩子是在父母的贊賞中,而不是從父母給予的挫敗感中成長的。你需要和曾受傷的過去的你對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的身上,你的孩子就會獲得喘氣的空間。第五,你要向孩子道歉,從現在起,做孩子的朋友,不管他的成績是否達到你的要求。你只需要讓孩子明白一點,從現在起,他要對自己負責了。其實你和孩子都在度過“青春期”,雖然你已成人,但你的傷口已經潰爛很多年,到了該治療它、令它愈合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