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訴你,有個只讀了中專的“差生”男孩,還沒畢業卻有幾十家單位搶著要他,并開出高達20萬元的年薪,你可能會不相信。讓我們來看看一位父親是如何把 “差生”兒子培養成搶手技師的……
兒子貪玩,不像是塊讀書料兒
1987年5月,徐樂出生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一個普通市民家庭,父親徐天成原是一家貿易公司職員,后來下海做起了機電生意。當時徐樂的母親還在單位上班,工作非常忙,徐天成就經常把兒子帶到門市部里,讓他隨便玩。
那時候,小徐樂還沒有到讀書的年齡,整天在父親門市部的機電樣品上爬上爬下,有人來買東西,他也像模像樣地跟在后面看。買機電產品跟別的東西不同,都需要試機,當看到一些機電產品插上電源就能轉動起來時,小徐樂就會驚異地睜大眼睛。也許從那時起,有一顆種子悄悄在小徐樂的心里發了芽。
與很多老老實實讀書的孩子不同,小徐樂小時候特別調皮和貪玩。在5歲那年,有一天舅舅來家里做客,順便給徐樂買來一只玩具電動小汽車。那是小徐樂第一次有了屬于自己的玩具,他高興地抱著小汽車跑進了自己的房間。因為打開開關小汽車就會跑,這引起了小徐樂的極大興趣,他決定拆開來看看,到底它為什么會跑。
徐天成送走孩子的舅舅,半天不見兒子,推開他的房門,卻見小徐樂手里拿著老虎鉗和梅花起子,已經把小汽車拆了個七零八落。舅舅才剛走,這么快他就把玩具搞壞了,這孩子也太調皮了,氣得徐天成抓過兒子狠狠地打了幾下。
小徐樂哭了一會兒后,又去玩起了心愛的小汽車,沒想到一個小時后,他竟然又把小汽車原樣組裝好了,并高興地拿給爸爸看。徐天成當時有些吃驚:兒子還是個5歲的孩子啊,怎么會有這么強的動手能力?但是他并沒有把兒子呈現的這一天賦放在心上,仍然按部就班地安排兒子上學,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夠考上大學。
讀小學的時候,徐天成就發現,兒子性格有些內向,平時不喜歡說話,就喜歡關起門來自己一個人玩。當時徐天成心想,這樣也好,能給大人省不少事。誰知時間一長,小徐樂養成了喜歡自己一個人琢磨事情的性格。
徐樂讀小學三年級時,他們家還住在兩間老式小平房里,門前還有個小院子,經常有人在院門外敲門家里人聽不到。一天,徐樂找爸爸要10元錢,徐天成一邊遞錢給兒子一邊問:“你要錢干什么?”徐樂調皮地說:“還不知能不能成功,暫時不告訴你。”沒想到徐樂用那10元錢買來一些零配件,按照同學家門鈴的樣子,很快就組裝成一個小門鈴。他把門鈴開關裝在院門口,門鈴裝在平房門上,這樣一來,客人只要一按門鈴,家里人就能聽見。見兒子干了一件好事,徐天成高興地說:“不錯,我兒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發明家!”
徐樂讀初二那年上半學期,全班60多名學生,他考試考了個倒數第九名。老師把徐天成叫去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說:“徐老板,你可不能只顧著賺錢,耽誤孩子的學習啊!”
其實,徐樂是獨生子,徐天成何曾不想讓他讀好書啊!他打過兒子,給兒子請過好幾次家教,甚至每天晚上陪著兒子讀書,苦口婆心地給兒子講道理,還想辦法讓他留了一級,但小徐樂好像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兒,特別是對什么背誦課文、抄寫英語單詞之類,非常反感,經常不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完成。為了這些事,徐天成想盡了辦法,但就是沒有好的效果。這一次徐樂竟然考了個倒數第幾名,徐天成準備好好教訓教訓兒子,罰他跪著做作業。中途,小徐樂提出要小便,當時平房里還沒有衛生間,大小便需要到外面的公共廁所。誰知徐樂出了門就沒了影兒,他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啊!徐天成氣得拎著雞毛撣子到處找兒子,找了好半天,竟然在離家不遠處的一個汽車修理門市部找到了他,當時小徐樂正趴在汽車下面聚精會神地看人家修車。
徐天成氣得不行,抓住兒子又是一通好揍。誰知事后小徐樂竟然說:“爸爸,我看汽車也沒有什么復雜的,只是把像我那樣的玩具汽車給放大了。長大后我一定要自己造汽車,給你運貨。”這話聽得徐天成又好氣又好笑,但兒子也是一片孝心啊!看著兒子身上被自己用雞毛撣子打出的印痕,徐天成心疼得忍不住把徐樂摟在懷里。他心想:也許兒子天生就不是一塊讀書的料兒,但他在機械和動手方面的確有專長,我不應該硬要趕著鴨子上架。據說古時候大禹治水時,就明白了宜疏不宜堵的道理,看來我在兒子的教育方面,也要學會疏導才對啊!
艱難抉擇,不讀大學讀中專
徐天成在跟徐樂的老師溝通時,老師們也不得不承認,小徐樂非常細心,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特別強,悟性也非常高。比如在學物理的時候,很多實驗別人做不好他都能做好,經常還會在實驗中產生一些奇思妙想,有時候讓老師都感到驚異。但如果讓他從理論上去說,特別是要求他把動手方面的經驗與書本知識結合起來表達時,他就傻了眼。老師表示:“這種情況看樣子短期內很難改變,而初中知識是基礎,可以說他將來參加高考前景不容樂觀。”
面對這種情況,徐天成心想:既然如此,我何必非得逼著公雞生蛋?如果我硬逼著兒子去讀死書,將來兒子大學考不上,反倒又把他善于思考和動手的天分給扼殺了!徐天成知道,其實,現在的孩子,很多人動手能力很差,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是離不開動手操作的。于是他決定對兒子作適當地引導,讓他順其自然地發展。
時間一晃到了中考。中考對一個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如果能考入重點高中,可以說等于一只腳已經跨入了大學。但是,當時總分750分,徐樂只考了不到400分。中考成績出來的那天晚上,父子倆坐下來,開始了平生第一次認真的談話。
徐天成說:“你過去不好好學習,現在報應來了,你看怎么辦吧?”徐樂說:“其實,我也想把課本知識學好,也做過多次努力,但就是不行,看到那些文字我就想打瞌睡……不過爸爸,我也并不是哪方面都不如別人,比如說動手做東西,還有對機械和電器方面的悟性,我敢說班里同學沒一個人比得上我。”徐天成說:“你現在是學生,拼的是學習成績,動手做東西再好,還能當飯吃?”徐樂卻說了一句讓徐天成至今仍然深感震撼的話,他說:“爸,我們是普通百姓人家,普通人家的孩子讀書的根本目的,不就是將來能憑自己的本事吃飯嗎?我敢說,憑我對機械和電器的感覺,如果再到技校去學習學習,學一手過硬的技術,將來一定不會比那些讀了大學的孩子差!”
徐樂的話讓徐天成吃了一驚:沒想到兒子竟然只想讀技校!但他轉念一想,兒子說得對啊,做父母的培養兒女,都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人上人”,但真正能站在人才頂峰的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孩子只要能做到將來“憑自己的本事吃飯”就行了。說到底,路還需要他們自己去闖,何況趕鴨子上架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如果真的能在技術方面有一定的專長,也不是什么壞事啊!于是父子倆經過商量,徐天成同意徐樂去讀五年制的高職。
知道他們父子倆的這一決定后,包括徐樂媽媽在內的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全都表示反對,有人甚至說徐天成對孩子太不負責任了。妻子對他說:“你根本不像父親,不說別的,兒子不讀大學,就是面子上我們也過不去啊!”徐天成對妻子說:“正因為我對兒子負責,我才這么做。兒子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兒,如果讓他去讀高中,他將來也考不上大學,只能耽誤時間。再說,就是大學畢業了又怎么樣?報紙上說,北大畢業生還在賣豬肉呢!不如讓他去讀喜歡的技校,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再說,是我們的面子重要,還是兒子的前途重要?”經過再三做工作,妻子最后勉強接受了。
2002年9月,15歲的徐樂上了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一進學校,小徐樂就被學校各種各樣的實驗器材迷住了,用他自己的話說“有了魚歸大海的感覺”。剛入校時,學校主要是教理論課,這讓徐樂非常著急,他把自己的心情告訴了爸爸,徐天成跟兒子談心說:“你現在讀中專,應該說是破釜沉舟的一步棋,只能進不能退,而學好理論是學好技術的第一步。再說,現在你學的理論都是與機械電器有關的,你沒有理由不把它們學到手。你現在長大了,我頂著那么大的壓力支持你學技術,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徐樂說:“我不是不愿意學這方面的理論,只是想一邊動手一邊學,那樣才能把書本知識貫穿到實踐中去。”徐天成說:“學校不是為你一個人辦的,你必須學會適應環境,至于怎么把知識貫穿到實踐里,你自己再琢磨琢磨。”
好在學校很快開始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樣一來,一下子顯示出了徐樂與眾不同的長處來。因為徐樂本來就對電器有一定的基礎,比如學校要求學生組裝小電路、傳感器、單片機開發板等,別人往往半天都做不好一個,而徐樂常常是半個多小時就完成了。完成任務后,他并不想去玩,而是根據從書上看到的一些有關電子裝配的小題目,探索著自己主動去做。他做起來興趣十足,常常是在制作室一待就是一整天。
電子產品的裝配與調試,實際上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光對一個人的動手能力要求特別強,更要講究速度和質量,所以對一個人的技巧、頭腦和五指的靈活性、細致性要求都非常高。一次,徐樂在做一個音頻放大器時,信號老是會出現干擾,他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找到原因。問老師時,老師也說這種情況以前就經常出現,他們暫時也搞不清楚準確原因。徐樂不甘心,他通過反復實驗,結果發現,在對音頻放大器進行調試時,僅僅是因為他手上用的力氣稍大了一些,所以導致平衡桿有了一點點肉眼根本就看不見的偏差,造成干擾。他的發現得到老師們的肯定。通過反復練習,徐樂終于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組裝起電器來每一步都恰到好處,直到找到了“手感”,不用眼睛看也能完成。特別是對一些精密電子產品的調試工作,有時候比生產和安裝更重要,是一項技術性要求非常高、且看不見的活,復雜而細膩。徐樂對電子產品的調試,達到了憑感覺就可以一步到位的神奇程度。
2006年秋,徐樂在上海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實習時,得知廠家有一臺200T地磅,經很多專家在內的人調試,精準度就是不夠,無法使用。徐樂自告奮勇表示可以去試試。地磅的精確度一般要求是不超過3‰~5‰,結果徐樂鉆入冰冷的地磅下面折騰了整整一天,就把那臺地磅的精準度調到了0.5‰~1‰,經此一役,徐樂調試的本事漸漸傳開了。
2006年10月,蘇州市某企業花費上千萬元從國外購買一臺高精密度數控機床,但安裝后,經過手工、機械甚至電腦調試,效果就是不理想,連生產廠家都沒有辦法。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聽說徐樂在這方面有一手絕活,于是把徐樂請去。徐樂在機床上折騰了整整兩天一夜,最終發現設備的基礎有0.5毫米的偏差,墊起之后,經過他的精心調試,機床的精準度恰到好處。廠家大呼神了,當即表示請他畢業后去廠里工作。
年薪20萬,成功之路有千條
通過在技校長達5年的學習,加上有足夠的興趣愛好,徐樂成了電子裝配與調試方面的專家。2006年底,徐樂參加江蘇省職業技能大賽,取得了“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項目唯一的一等獎。根據有關規定,取得這樣的成績,就可以破格獲得技師的職稱。
在技工這個行業,一般分為初級技工、中級技工、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這5個層次,每個層次都代表著一級技工的技術操作水平,每個層次的含金量都不同。一般而言,一個人要取得技師職稱,至少要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工作20多年,而且還有名額限制。徐樂中專還沒畢業,剛剛20歲就能跳過幾級獲得這一技術資格,成了江蘇省唯一一位“學生技師”,讓很多行內人不得不對他另眼相看。
徐樂在這個行當逐漸有了些名氣后,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很多企業遇到技術上的難題都來找他。剛開始時,人們以為徐樂一定是技校老師、專家,但見了面,發現徐樂只是個瘦小而且靦腆的20來歲小伙子時,甚至不相信他就是徐樂,直到他到場很快就解決好問題,大家才不得不對他信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陸續有20多家企業主動找上門,請他畢業后到自己的企業去工作,并表示可以給他開高薪。徐樂跟父親商量時,徐天成說:“兒子,你還小,雖然目前取得了一點兒成績,但技術還沒有真正學到家,也并不成熟,所以我認為你還要繼續學習。”徐樂覺得爸爸說得有道理,所以他婉拒了這些廠家的好意,繼續埋頭鉆研。
2007年6月底,徐樂參加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又取得了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二等獎(一等獎空缺),為此,南京市教育局專門為他召開了表彰會。
這時,又有好幾家省內外企業找上門來,希望徐樂畢業后能去他們單位工作。在對徐樂這樣一個專門人才的爭奪中,浙江省杭州市一家企業甚至給他開出了“只要你到我們單位工作,我們至少給你開20萬年薪,不包括各種福利和獎金”的優越條件。
年薪20萬元,是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甚至研究生,都不可能達到的收入水平啊!面對這一巨大的誘惑,徐樂有點兒動心,但爸爸問他:“兒子,你的目標如果僅僅是成為一個技師,我覺得這個條件已經不錯了。但你的真正目標到底是什么?你自己可要想好了。”徐樂通過慎重的考慮,覺得自己的真正愛好是不斷地做動手創造的事業,并不是僅僅當一名技師,換句話說,當技師只是他的大目標中的一個小階段,是“副產品”。于是在爸爸的建議下,徐樂又把自己的目標定位于技校畢業后,先到一些知名大企業的研發部門去搞研發,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目前,徐樂已經與兩家知名大企業有了初步合作性意向。
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徐樂表示:“當初我沒讀高中去擠高考獨木橋,很多人想不通,我自己心里也沒底。但現在看來,條條大路通羅馬,特別是那些學習成績并不十分好的人,何必非得去讀大學呢?我可以自豪地說,現在,我的狀況一點也不比大學畢業生差,希望我的經歷能給普天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和學子以有益的啟示……”
專家點評:
王東華,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所長
看了這篇文章的三個小標題,讓我想到同樣三個問題。
究竟誰是“讀書的料”?我認為大多數被認為不是“讀書的料”的學生,一般是由于所學功課落下過多導致的,并不是這些學生智商不夠。對于這些孩子,一方面可以用“補”的方式讓他跟上學校的課程進度;另一方面,對于那些有自己真正特殊愛好或長項的孩子,不妨讓他直接去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方面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和中國首富黃光裕就是最好的榜樣。
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學校”?柏楊有一句話說得好:中國人“愛上學”,但“不愛讀書”。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有“名校崇拜”的情結,殊不知“愛讀書”比“愛上學”更重要。當上“中專”和上“大學”對學生而言就像選擇讀文科還是理科一樣平常的時候,我們的家長和社會才是真正成熟了。
究竟什么才是“成功的職業之路”?現在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家長自己沒有職業意識。過去上了大學就有了鐵飯碗,現在不行了,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調整思路,這篇文章里徐父的想法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
(責任編輯/曹磊)
E-mail:cctvcaolei@126.comTel:(010)5102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