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計欲擒故縱
原文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也,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譯文
逼得敵軍太緊,對方就會回師反撲。如果讓敵軍逃跑,就可以削減其氣勢。迫擊敵人,只需要緊隨其后,不要過于逼迫他,以消耗其體力,瓦解其斗志;待其潰散時再捕捉他,就可以避免流血。這是周易需卦中悟出的道理。
提要
欲擒故縱指在已經掌握全局主動大權的情況下,盡量采取消耗瓦解的方式打擊敵人,避免自身無謂的損失,最終迎來勝機。兵法有云“窮寇莫追”,就是提醒人們一旦將敵人逼得只能作困獸之斗時,可能也要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事典
欲擒故縱 殲滅土匪
1950年冬,湖南省剛剛解放不久,國名黨的殘余勢力和當地土匪的活動十分猖獗,他們大多以小股形式分散在山區,不時偷襲新生的基層革命政權,暗殺革命干部,擾亂社會治安,破壞生產建設。因此,剿滅土匪就成了那時的當務之急。
當時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兼解放軍第12兵團政委的黃克誠同志,從一個被抓獲的土匪口中得到一個口供,說是一個叫易朗照的土匪司令,要在冬至這天召集各路土匪頭子到鐵山廟,舉行“雙慶”大宴,慶祝他榮升“華南反共救國軍”師長和40大壽,但又怕被人民政府知道了遭到圍殲,所以還沒有最后定下來。黃克誠對這個消息很重視,這是一個難得的消滅土匪的機會。
還有3天就要到冬至了,仍然舉棋不定的易朗照突然得知擔任剿匪任務的解放軍大隊人馬奉命全部撤走了,據說是開赴抗美援朝的前線了。真是謝天謝地,易朗照懸著的心這才落了地。于是他立即命令籌辦“雙慶”大宴,并通知各路土匪首領鐵山廟宴會如期舉行。
冬至這天,鐵山廟十分熱鬧,易朗照布置好崗哨后,親自在廟堂前迎接前來賀喜的各路土匪,然后他放心大膽地讓手下大約1000名弟兄大吃大喝,自己則陪著各路匪首盡情暢飲。這時,鐵山廟四周突然想起了激烈的槍炮聲,人民解放軍18個加強連,已經將鐵山廟團團圍住,并展開了凌厲的攻擊,土匪們大多被殲滅,易朗照等匪首被擒。解放軍在機會面前不動聲色地暗中準備,而且還給敵人松懈的表象,等到敵人迷惑時,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消滅敵人。這是欲擒故縱之計在解放初期剿匪戰中的應用。
第十七計拋磚引玉
原文
類以誘之,擊蒙也。
譯文
用相類似的東西誘惑敵人,乘其迷惑懵懂,再打擊他。
提要
善以小利作為誘餌,導致敵人上當受騙,為我方提供更大的漁利機會。“拋磚”的意圖是不言而喻的,而“拋”的力度與技巧決定著所“引”出的結果是否能夠如期預想。否則,不僅有可能未見美玉,反失其磚,更落敗局。
事典
燕昭王求才
燕昭王想好好治理國家,決心網羅人才,改革政治,復興國家。他向郭隗先生請教,如何才能招賢納士。郭隗說:“聽說古代有個國君,愿花千金購買千里馬。于是派人四處尋馬,可是3年過去了,也沒有買到。這時,有一個人自告奮勇要前去購買千里馬,他四處奔走,果然找到了一匹千里馬,但可惜的是此馬已經死了。于是他就用500兩黃金買下這匹馬的骨頭,回來稟告國君。國君一見是馬的骨頭,就大發雷霆:‘我要一匹死馬有什么用?白白丟了500兩黃金。’那個人卻回答說:‘即使是一匹死馬都要用500兩黃金購買,更何況是千里馬呢?放心吧,千里馬很快就要送上門來了。’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人主動把千里馬送上門了。現在大王果真要網羅人才的話,就從郭隗開始吧,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受到重用的話,更何況是比我更有才干的人呢?哪怕是在千里之外,他們也會來投奔的。”燕昭王采納了郭隗的建議,專為郭隗筑宮,并尊為老師,恭恭敬敬地向他學習。燕昭王此舉果然造成“士爭湊燕”的局面。其中有魏國的軍事家樂毅,齊國的鄒衍等等,燕國很快恢復了元氣,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從本案例中可以看出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數幾個人身上,這樣求才會有很大的局限性,通過拋磚引玉的方式,鋪好求才的路,才會導致人才的紛至沓來。這是拋磚引玉之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應用的典范。
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原文
催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譯文
擊潰敵人的主力,抓獲其首領,便可互解其全軍。好比群龍無首,戰于郊野,必然陷于窮途末路。
提要
語出杜甫的詩,意思是制勝對手首先要考慮牽一發動全身的關鍵性問題,最好能夠對敵人的有生力量或重要指揮人員造成致命的打擊,以此動搖敵人的斗志,打亂其部署。這也需要培養對對手之“王”的判斷和制馭能力,一旦“擒王”成功,便會迅速獲得主動權與控制權。
事典
辛棄疾五百輕騎千里奔襲擒叛徒
愛國志士辛棄疾在21歲時投奔了農民領袖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為了和南宋的朝廷取得聯系,耿京派辛棄疾帶一支隊伍南下去建康朝見宋高宗。宋高宗接見了辛棄疾,并讓辛棄疾轉告耿京把隊伍帶到南方來。可是,耿京不幸被叛徒張安國殺害,張安國還帶領起義軍投降了金軍。辛棄疾聞訊非常悲憤地說:“我們與耿大哥生死與共,共同抗金,如今耿大哥被賊人殺害,不為耿大哥報仇,還有何面目活在人世間。”隨同辛棄疾的統制王世隆和義軍領袖馬全福也表示贊同。但是,張安國已經隨金國大軍北撤。而辛棄疾身邊不過區區千余人馬,要想從金國的千軍萬馬中活活擒住張安國,再帶出金營,談何容易。
辛棄疾道:“兵貴勇,不貴多。我們挑選一支精兵,千里奔襲,就可以追上張安國。而張安國在金軍的大營中肯定不會有任何戒備,金軍也絕對不會料到竟會有人深入他們的腹地發起奇襲,這樣我們定可一舉成功。”義軍將領們齊聲贊同。于是,辛棄疾立即挑選了五百輕騎,備足糧草,日夜兼程,終于趕上了金軍大隊。時值夜幕降臨,金軍營里一派安寧景象。張安國正與金軍主將在大帳中飲酒作樂。辛棄疾帶領的五百輕騎疾風般地沖入金軍大營,殺入大帳中。金軍主將見勢不妙,溜出大帳;張安國則嚇得渾身發抖,不知所措。輕騎隊員們迅速把張安國捆綁上馬,辛棄疾一馬當先,殺開一條血路,率領輕騎隊員沖出金軍大營,消失在茫茫原野中。
回到建康,辛棄疾把張安國交給朝廷,并向宋高宗稟報了耿京遇害的經過。宋高宗下詔將叛徒張安國斬首示眾,為耿京報仇,又下詔封辛棄疾等人為朝廷官員。這是擒賊擒王之計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