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1955年十帥授銜的基本依據(jù)是軍委委員,那么看看他們和十大將各自在歷史上參與軍委的資歷,對我們了解他們何以能獲得最高軍銜也許有點參照意義。這個統(tǒng)計只包括元帥、大將到授銜時的資歷。
軍委的變化包括中共中央軍事部、中央軍委、蘇區(qū)軍委(中革軍委前身)、中革軍委、中央人民政府軍委(1949年~1954年)。
最早參與軍委工作的元帥是聶榮臻,1927年5月?lián)沃醒胲娛虏繀⒅\長。
入選軍委最早的元帥是聶榮臻、劉伯承、葉劍英,1930年3月中央軍委。
入選軍委次數(shù)最多的元帥是葉劍英,從1930年3月成立的中央軍委(這屆軍委開始,中共中央正式?jīng)Q定軍委為全國最高軍事指揮機關)直到授銜前的1954年9月軍委,歷屆都入選,十帥十將中僅此一人。
軍委中任職最高的元帥是朱德,1931年、1934年兩屆中央軍委主席。
入選軍委次數(shù)最少也是最晚的元帥是羅榮桓,1954年6月進入軍委并增補為軍委副主席(這個軍委是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軍委),1954年9月第一次入選中央軍委。
最早入選軍委也是入選次數(shù)最多的大將是張云逸,1930年9月中央軍委、1935年6月中革軍委和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軍委,共3次。
入選軍委最晚也是次數(shù)最少的大將是粟裕、羅瑞卿,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軍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