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航母,一直是國人心中的一個夢。今年兩會期間,中國坦言研制航母進展順利,有可能在2010年前完成,終于解開了中國的航母之謎。中國研制航母,客觀上是為了適應海洋貿易發展的經濟形態。而實際上,作為一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大國,擁有自己的航母實是理所當然。那么,中國目前研制中的航母級別如何?研制成功后將如何部署?外界如何看待中國航母?歡迎閱讀本期力作《海權戰略催生中國航母》。
伊朗,作為重要的石油輸出國,在國際能源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研制核武器無疑是向美國的中東主導地位發起了挑戰。對于這一點,美國是不會和平接受的。而伊朗在國際制裁與美國威脅的雙重壓力之下,表現出來的堅決態度又不斷地刺激著美國。現在,伊拉克的局勢基本已經成形,美國騰出來的多余精力是否會馬上轉向伊朗,成為2007年的國際焦點。然而,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所面臨的問題是否會促使美國采用新的戰略解決伊朗核問題,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若美國開戰,外科手術式的空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目前,美國在波斯灣的空襲力量如何?伊朗防空體系的實力怎樣?在美國空襲下能撐多久?讓我們聚焦波斯灣美伊空防力量。
2001年,中俄兩國曾經要求美國參與反對太空戰談判,遭到美國的拒絕。2006年,美國公布最新的“國家太空政策”,拒絕簽署任何限制美國太空發展的國際協議,太空政策轉趨強硬。2007年初,中國發射反衛星導彈,成功擊毀了一枚氣象衛星,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后第三個擁有“衛星殺手”的國家。這三者之間是否存在聯系?美國如何解讀中國的反衛星導彈?《中國“太空點穴”震驚華府》,細節如何?
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官兵取得了多少次戰役的勝利?描繪了多少感人至深的場面?面對瘋狂的日本法西斯分子,他們又表現出了怎樣的英勇和頑強?窺一斑而見全豹,1941年3月在江西上高,中國軍隊全體官兵痛殲日軍近兩萬人,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的抗日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