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和國家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建立完善、開放、高效的教師繼續教育體系已成為我省教育發展的重點工程。本文在對江蘇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各省以及國外教師繼續教育的經驗,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校本培訓為主多種培訓形式并存的多元化教師繼續教育體系,逐步建立起具有江蘇特色的教師教育體系。
關鍵詞:江蘇省教師教育培訓體系 校本研究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和國家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建立完善、開放、高效的教師繼續教育體系已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重點工程。新時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對我們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與內容,調整培養目標、課程結構,改革教育方法,即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應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但針對現代教育形勢對教師的要求和我國當前教師繼續教育的實際情況,我們不難發現。現行的教師繼續教育存在著諸如內容陳舊、結構簡單、脫離實際、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等方面的不足。
上述問題.江蘇也同樣存在。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對江蘇教師繼續教育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期望通過對江蘇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調查分析,為新課程背景下江蘇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體系構建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為此,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電話采訪,采取抽查樣本的形式,問卷調查對象涉及蘇南(蘇州、無錫、常州)、蘇北(鹽城、徐州、連云港)、蘇中(揚州、泰州、南京)三個地區的普通中小學與重點中小學的部分教師,問卷的設計及樣本的抽取兼顧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教齡、學歷及職稱等各個方面情況,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通過對相關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如下:江蘇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在“九五”期間發展迅速.繼續教育工作重點由學歷教育向非學歷教育轉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師繼續教育網絡體系正逐步建立.繼續教育的規章制度也逐步確立,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開始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各地區根據國家省市關于教師繼續教育的需求,積極探索、共同努力,基本上建立了由各市、區教育局、進修學校和教師任職學校三級組成的協調一致的培訓體系。繼續教育證書制、激勵機制、班主任輪流培訓制、考勤和考核制等制度的形成。對教師繼續教育起到了切實的保障、激發和促進作用。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教師都參加過不同層次、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繼續教育。總體來講,蘇南大部分地區教師繼續教育的情況正逐步走向成熟;蘇中大部分地區正處于進一步發展階段;蘇北大部分地區還處于初始階段,有待開拓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