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語言知識和發(fā)展語言技能并不是基礎英語課程的全部目標,英語課程還要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的目標。《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情感態(tài)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積極的情感包括了自尊、自信、移情、動機、愉快、驚喜等能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它是英語教學的靈魂,是學生智力的催化劑和學習的原動力。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將情感教育譽為“教育花園中最為幽香的一朵花”。因此。我們應在教學中憑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運用、整合各種教學手段,提供全面、清晰的有關信息去創(chuàng)設形真、情切、意美的教學環(huán)境;通過師生互動表達情感,以情動人,使學生的情感逐漸升華,使學生在愉悅的審美滿足中接受英語知識。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情感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情”。
小學英語教材涉及了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購物、家庭、飲食、愛好、動物等等,這也給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表達情感提供了空間。例如,在教6A Unit 9 AtChristmas Part A時,我先放了一段一家人在一起歡度圣誕節(jié)的情景,引出例句They areooening the presents under the Christmas tree,又用名詞性物主代詞作替換。談論個人收到及送出的禮物。學生們置身其中,和片中的人物一起感受著圣誕節(jié)的歡樂。接下來我播放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影片的片斷,并提出了幾個問題:1,What holiday was it?2,What did the girl want tohave?3,What present will you give her?學生們頓時由喜悅轉化為了同情、憐憫、難過,特別是在這種強烈比較下,學生們感受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可憐、辛酸,所以在四人一組討論Whatpresent will you give her?時,出現(xiàn)了各種答案。聽,其中兩組在交流:
1)A:There are so many presents under theChristmas tree,They’re for the poor little girl,think,
B:Yes,this doll is mine,Whose wallet is it?Is ityours?
C:Yes,And that present is from me,too,
D:How nice!Mine is over there,Look,that red one,
ABCD:We hope she will get better,
2)A:What a beautiful stamp!Whose is it?
B:It’s not mine,Perhaps it’s C’s,Is it yours,C?
C:Yes,it is,Where are yours then?
AB:Here they are,Chocolates are my favouritefood,I think h’s delicious to her,too,
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在無形中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不僅能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更深地體會“情”。
例如,在教學4B Unit 9 There is no……句型時,我出示了一條清澈的河流圖片,問道:What’sin the river?學生回答:There’s lots of water in it,
接下來我出示了一張干涸的河流圖片。問道:Is there any water in this river?學生回答:No,there isn’t,
接著,我就告訴學生們:There isn’t anywater in many rivers in the world now,We mustsave the water,Otherwise the last drop of water isthe mankind’s tear,
我利用兩幅形象的圖片,導入了本課將要學習的新句型:There’s no…配以寓意深刻的警示語“最后一滴水將是人的眼淚。”在潛移默化中進行了一次成功的“環(huán)保意識”的教育,在此引出了我們的節(jié)約水能源的環(huán)保話題,并再次提出了提倡和號召Save water!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決定了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學內容和德育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還要善于設計學生易于和樂于接受的德育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誘導,與學生產生在情感上的共鳴。
三、要注重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直接的情感交流。
教師是學生語言知識輸入與情感輸入的主要來源,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學生的情感需要,理解與尊重學生個性和需求,讓師生間交流“情”。實際上教師的體態(tài)語也間接地給了學生某種心理暗示,學生從中知道老師對他的表現(xiàn)是否滿意。一個微笑,一個充滿希望的目光,一個輕微的點頭,甚至一個眼神。學生都能深深地感覺到老師與他之間的交流。所以,教師應以充滿激勵的語言或動作讓學生有信心、有勇氣表達自己想說的話。
例如。在教6B Unit 5 The seasons一課時,我們討論了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大家討論得很熱烈,想法五花八門。當一個學生說到自己喜愛的原因時,我不禁笑出了聲,他的答案是:I like winter best,because I can stay in bed all day,接下來,我回了他一句:Have nice dreams?他緊接其后也答了句:Yes,開始學生有些擔心他的“膽大妄為”,但學生們看到了我的反應,即與他的對話,都覺得開心極了,以至于后來大家的言論越來越自由,出現(xiàn)了許多奇思妙想。如:I likesummer best,because I can walk on the floor with bearfeet,I like winter best,because I can eat free ice-creamsand have snowball fights,一些生詞也在不經意間被有的學生引導了出來。這一課達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我想這與師生間的這種情感交流的默契是分不開的,它使整個教學活動中情感與知識的交融趨于和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知識和情感都得了充分的發(fā)展。
四、在情感態(tài)度的形成性評價中讓“情”得以延伸和發(fā)展。
開展情感態(tài)度評價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保持學習熱情的一條有效途徑。開展情感評價最主要的依據(jù)是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特別是課堂表現(xiàn),如老師對本周英語學習表現(xiàn)好的學生贈送一條英語諺語,激勵其進步。如: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Good,better,best,neverlet it rest,或給予一些熱情洋溢的話語,可以是有針對性的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句名言,或是一段激勵的話。如:You are a so clever and good student,Congratulations!
抓住了“情”,也就等于掌握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勝券;有了真摯的情感交流,你將會收獲更多驚喜,將會發(fā)現(xiàn)課堂充滿靈動而富有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