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初,正當高三學生緊張備戰高考的時候,鄭州中學高三女生趙婧冉卻陸續收到了美國5所著名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5所大學包括在全美文理學院中排名第6位的卡里頓學院和蒙特豪利尤克大學、阿勒格尼學院、佐治亞州立大學、東方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其中阿勒格尼學院(Allegheny College)每年兩萬美元獎學金的全球名額只有5個,其中一個就給了趙婧冉。從鄭州中學一名普通的高三學生,到美國5所著名高校爭搶的寵兒,18歲的趙婧冉是如何獲得成功的呢?她的父親有哪些教女秘方呢?日前,筆者對趙婧冉及其父親趙宏亮進行了采訪。
A 爸爸逼我“跳坑”
1989年,趙婧冉出生在鄭州市一個普通工薪階層家庭。父親趙宏亮愛好文藝,趙婧冉也遺傳了父親的文藝細胞,兩歲的時候,一天父親逗她,叫她講個故事給自己聽,結果這小丫頭還真講了一個她前幾天聽過的故事,雖然說得斷斷續續,但基本意思都表達出來了。趙宏亮大為驚喜,便對妻子說:“女兒記憶力和表達能力都很強,我一定要把女兒培養成演講家。”妻子白了他一眼說:“哪有女孩子當演講家的?以后還是讓她好好學習吧。”趙宏亮說:“發現女兒有這方面的特長就要好好培養她,否則豈不是誤了她?”
在父親的鼓勵和指導之下,小婧冉進步很快,她的膽量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此同時,她還學會了唱歌、彈琴,成為眾所周知的“小藝人”,6歲時就被鄭州電視臺聘為少兒欄目特約演員。第一次走進演播室,她表現得落落大方,一段繪聲繪色的笑話,令現場觀眾捧腹大笑。節目結束后,趙宏亮就豎起了大拇指對女兒說:“孩子,你真棒!”小婧冉聽后很受鼓舞。
高興之余,趙宏亮發現女兒雖然性格開朗大方,但在生活上比較嬌氣,什么事都依賴大人,于是,他想了一個主意。1995年9月,小婧冉該上小學了,報名那天,趙宏亮平靜地對她說:“你拿著錢自己去報名吧!”隨后,他將報名的詳細步驟告訴了女兒。小婧冉感到極為委屈,便傷心地哭了。媽媽覺得爸爸做得太過分,便抱起女兒往學校走,卻被趙宏亮喝止:“讓她自己去!你不鍛煉鍛煉她,以后遇到什么事她都會依靠你!”妻子火了:“有你這樣當父親的嗎?”趙宏亮將她拉到一邊悄聲說:“沒事,學校離家也不遠,我自有分寸。”看爸爸媽媽都沒送她的意思,小婧冉只好哭著走向學校。婧冉說:“現在回想起來,那可能是我人生中碰到的第一個比較大的‘坑’,但父親逼著我自己去跳。好在我牢牢記住了父親交待過我的步驟,結果順利地報了名。”
其實,婧冉哪里是一個人去“跳坑”呢?她前腳走,后腳父親就悄悄地跟來了。她的一舉一動,父親都看在眼里。一回到家,婧冉就被爸爸狠狠夸了一頓:“表現不錯!記住,以后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要依靠自己。”
小婧冉進入小學后,趙宏亮夫妻就從未接送過她。1996年6月的一天,小婧冉放學路上,突然下起了暴雨。眼看其他同學都被父母接走了,小婧冉便沖進路邊的一個電話亭,打電話哭著求父親接她。沒想到趙宏亮卻厲聲喝道:“哭什么呀?你不會找個安全的地方躲一會兒?雨停了之后,再找個好走的路線回來吧。”說完就掛斷了電話。小婧冉沒辦法,只好躲在電話亭繼續避雨。半個小時后,暴雨初歇,小婧冉這才重新上路。不料走著走著腳下一滑,摔倒在水坑里。衣服立刻就被水浸透了,還嗆了一口水。小婧冉迅速從水坑里爬起來,然后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家。其實這時,趙宏亮就遠遠地跟著她,但他努力克制住跑過去扶女兒的沖動,靜觀其變。回到家里,妻子難過地對趙宏亮說:“我以為你接她去了呢,沒想到你眼看著她掉進水坑而不管!”趙宏亮卻說:“這算什么呀?女兒不是平安回來了嗎,說明她遇到的困難不算困難。再說,明知道她能克服這個困難,若不逼她迎難而上,她就很難獨立自強!”
在父親的培養下,小婧冉成了眾人交口稱贊的好孩子:在學校,她各科成績都遙遙領先,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家里,她家務活干得樣樣出色,是母親的好幫手。
點評:知其易為而為之,讓女兒首先做一個獨立自強的人。
B 世上沒有跳不過去的“坑”
2002年4月的一天,讀初一的趙婧冉遭遇了一場真正的災難,在一場足球賽中,她由于奔跑太猛,不慎摔倒在地,造成左腿骨折。醫生說,傷得很重,至少需要治療半年才能返校上課。
望著躺在病床上的女兒,趙婧冉的母親哭著說:“孩子,你以后不會落下殘疾吧?落下的功課怎么辦呢?”老師們安慰道:“別擔心,讓孩子安心養傷吧,等她傷好之后我們給她補課。”這時,趙宏亮卻嚴厲地告訴女兒:“你就是躺在這里,也不能落下功課,期末考試一定要參加!你看,現在有多少人在關心你啊?你要是一直躺在這里什么也不做,就辜負了大家!”
父親的話時刻提醒著趙婧冉,于是她一邊積極配合治療,一邊捧著書本復習功課。趙宏亮告訴女兒:“你要盡早站起來!雖然這是一個大‘坑’,但你一定要跳過去!”于是,趙婧冉就試著練習站立。但每動一次,她的傷口就疼痛難忍。有一天,她趁醫生不在,就從床上爬起來,但尚未站穩,就一個跟頭栽倒在地上,摔得鼻青臉腫。趴在地上,她真想大哭一場,但一想到父親的話,還是咬著牙爬了起來……堅持鍛煉一個月后,趙婧冉的傷情大有起色,征得醫生的同意后,她就拖著那條傷腿,一瘸一拐地返校上課了。那次期末考試,趙婧冉獲得了全年級第一名。
2002年12月,趙宏亮偶然看到了《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感到很有啟發:自己的女兒也很優秀啊,為什么不能去美國讀大學?他跟趙婧冉談了自己的想法,趙婧冉一愣:“去美國讀書?我行么?再說,那得多少錢啊?媽媽剛下了崗,我們家哪兒負擔得起這個費用?”
趙宏亮說:“丫頭,這就看你的了,我要求你既要考一個好學校,還要拿到最高獎學金。我們家的條件就是這樣,困難自己克服吧!”
能獲得高額獎學金的學校不一定有名氣,可好學校又不容易考。這對于趙婧冉來說,是一場艱難的考驗和抉擇。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趙婧冉夜以繼日地上網,對美國學校進行查詢和篩選。半個月后,她終于從中選擇了較為理想的10多所學校,并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與之進行了聯系。當她把擇校結果告訴父親時,父親摸著她的頭欣慰地說:“孩子,你長大了。”
2006年3月,趙婧冉只身一人去北京參加托福考試的相關培訓,這一去需要10多天。臨走時,父親遞給她1000元錢說:“家里只有這點錢,該怎么花,你自己看著辦。”
交完學費后,趙婧冉只剩下300多元錢。10多天時間,她既要租房又要吃飯,還要買回鄭州的車票。因此,無論是吃還是住,她都要找最便宜的那種。經過一天的努力,她終于找到了15元/天的地下室,然后花40元錢買了一箱方便面,這樣10天的飯也解決了。剩下110元錢,剛好夠她回鄭州的車費。為了不超出預算,她規定自己每天只能吃3袋方便面。可1袋方便面能頂多久呢?她每天都是饑腸轆轆地聽老師講課,但她心中卻一直對自己說:再難也要挺過這一關,跳過這個“坑”,我就離美國的大學又近了一步!就這樣,她終于挺過了這10天,回到鄭州時她已瘦成了皮包骨頭。
通過這件事,趙婧冉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困難總會有的,關鍵是如何面對,沒有跳不過去的坑。
點評:知其難為偏為之,是要讓孩子學會頑強和堅韌,學會挑戰自我,并激發出她自身的潛力。
C 臨考學太級,父親為我挖“坑”
雖然這次培訓讓趙婧冉吃盡苦頭,卻也給了她這樣一個信息:美國大學特別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申請去美國讀大學,最好具備兩項“特殊能力”。趙宏亮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給女兒“下令”:“雖然你擅長演講,也一直主持學校的文藝節目,但僅憑這方面還不夠。你必須再盡快掌握一門特長,至于學什么,自己琢磨吧!”趙婧冉叫苦不迭,準備托福考試就夠焦頭爛額的了,哪兒有功夫去學什么“特長”,再說,人家也沒說少一項特長就肯定不錄取吧?這不是“坑”我么?但父命不可違,趙婧冉只好自己想辦法。
就在這個時候,趙婧冉意外結識了一位少林俗家弟子陳師傅。陳師傅武功精湛,深得少林功夫精髓,并且是陳式太極拳的推廣者。哎,這不是一個培養“特殊能力”的絕好機會嗎?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時,父親高興地說:“好啊!”但隨即話鋒一轉,“太極拳很難練,但你要盡快掌握要領,半年之后要達到一定的境界,否則這就算不上你的‘特長’了!”在父親的鼓勵下,趙婧冉拜了陳師傅為師,陳師傅也頗為喜歡這個樂觀大方的姑娘,便將自己平生所學傾囊相授。陳師傅教得認真,趙婧冉學得刻苦。無論課業有多么繁重,她每天都要在凌晨5多鐘起床,苦練1個多小時的太極拳。漸漸地,她達到了太極拳的意境:動靜結合,神閑氣定,心無雜念……打完拳后,她覺得身心輕松,思路無比清晰,學習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6月,趙婧冉參加托福考試,輕松獲得了620分,600分就可以申請哈佛了,趙婧冉只是出于經濟的考慮才選擇了其他學校。
2007年春節前夕,陳師傅看趙婧冉打完一套太極拳,高興地說:“以你現在的水平而言,可以帶徒弟啦。”趙婧冉哈哈一笑說:“我練太極拳是為了強身健體,可沒想過出師啊。”可沒過幾天,一位徒弟真的找上門來了。
原來,那天趙婧冉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公園練習太極拳,她那嫻熟而沉穩的動作,以及自信而堅定的神態,深深地吸引了鄭州大學英語系的一位美籍教授。這位教授走過去,操著漢語問趙婧冉:“小姑娘,你練的是什么功夫?動作簡直太優美了!能不能教我一兩招?”趙婧冉以為那位教授只是隨便學學而已,便教了他兩招。沒想到第二天,趙婧冉一進公園,那位教授就帶著另兩位美籍教授迎過來,誠懇地說:“姑娘,我們3位非常喜歡中國文化,更喜歡中國功夫,但一直找不到師父,就拜你為師吧。”趙婧冉滿口答應。從此之后,這師徒四人練太極拳的身影就成了公園的一景。
趙婧冉的中國功夫及其他方面的才藝,得到了美國高校的充分肯定。加上在北京面試時的出色表現,2007年4月初,短短幾天時間內,5所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就相繼翩然而至。
趙宏亮說:“教育女兒我沒有特別之處,就是逼她不停地‘跳坑’。人這一生會遇上無數阻礙前進的‘大坑’,每跳過一個坑,就離目標近了一步。事實上,只要具備‘跳坑’的勇氣和信心,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成功!”
點評:學太極拳,是趙宏亮刻意為女兒挖的“坑”,雖然少一樣特長也許并不影響錄取,但是多一種本領卻意味著綜合素質的加分,會令孩子一生受益。
(責編/王蕾) E-mail:amfwanglei@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