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民
臺灣的網絡上正在進行一場“集體歇斯底里”的瘋狂行為。有一大群人每天上網去探詢、查訪、抱怨、哀愁、驚嚇或叫罵,上萬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取暖,交換每天獲得的小道消息,他們唯一想要知道的訊息就是:“Wii到底什么時候才會在臺灣正式上市啊?”有人聽到某店家有未獲證實的預購訊息,就毫不猶豫去下了幾千元訂金,不放過任何機會,就怕屆時買不到;也有很多人終于受不了,跑去買水貨,讓水貨的價格一路飆升;而目前仍遲遲無法從代理商獲得消息的人們,則繼續在網絡上集體歇斯底里。
wii大受追捧
讓這群人著了魔的Wii,到底是何方神圣?
Wii是任天堂全新開發的電視游樂器主機,它不僅是電視游樂器,還開發出全新的“體感式控制”,直接利用獨特的棒狀遙控器,由身體的動作直接操控游樂器里的主角。
例如目前最熱門的、被《紐約時報》評選為2006年度最佳電玩的“WiiSports運動游戲”,就可以打網球、高爾夫球、棒球、拳擊與保齡球,玩法就跟真的在運動時一模一樣,拳擊可打得氣喘噓噓,網球打得滿客廳飛,打高爾夫球時還可以聽到風鳴鳥叫,手腕感受到球桿的震動,要是真的認真打完十八洞,恐怕隔天起床連腰都伸不直喲!
同時,Wii的游戲設計也不再只是一個人在電視機前獨樂樂,而是可以全家大小或呼朋引伴一起同樂。未來將有一種非常熱門的party形式叫做“WiiParty”,集合到某個有大客廳、大電視的人家里,熱鬧非凡地一起玩Wii。
重新打敗索尼
事實上,任天堂Wii的成功會受到如此注目,也是因為任天堂、索尼與微軟這電玩界三大勢力所推出的最新一代主機,至今才終于正式對決,而對決的結果,是任天堂重新打敗索尼,奪回當年被索尼PS游樂器所占據的失土,叫任天堂迷們大感欣慰。
索尼的PS3(PlayStation3),于2006年11月11日在日本進行全球首發,只比Wii早了一個月,比微軟的Xbox360卻整整晚了一年。不過PS3現身之后,驚喜沒有,質疑卻非常地多,美國《紐約時報》給了個惡毒的評語:“一臺平凡到叫人目瞪口呆的機器。”
最糟的是一個月后,佳評如潮的Wii陸續在美國與日本開賣,一上架就馬上被搶光光,更讓賣不出去的PS3顯得非常難堪。其中在網絡上被宣揚最廣、非常有名的一個案例,就是所謂的“仙臺大佛事件”。據說,日本仙臺市的某家大型量販店舉行新年特賣會,打出“Wii、PS3限量3000臺限時大搶購”廣告。開賣后,Wii在一小時內就被搶購一空,PS3仍堆在原處乏人問津。三天后特賣會結束,還有剩貨的只有PS3和洗衣機,日本網友因此畫了堆積有如“仙臺大佛”一樣高的PS3圖,來諷刺此一事件。
讓五歲到95歲都能玩
媒體、網絡上有這么多批評PS3的言論,是因為索尼企圖把PS3當作其攻占未來“高畫質”市場的戰略性武器。因此盡管PS3擁有“藍光DVD”播放器、擁有“108OP”超高畫質,但游戲本身卻沒有創新。
而Wii雖然沒有高畫質,甚至連看DVD都不行,卻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就是因為任天堂從一開始就是要制作出讓“五歲到95歲”都能玩的游戲,讓游戲本身充滿趣味。
從20多年前開始,任天堂就與每個世代的青少年建立起不同電動玩具的回憶。它在日本是創業超過百年的公司,“任天堂”這個名字與天堂并無關系,“任天”加上“堂”字,也就是“任由上天做主”之意。它創立于1889年日本京都,原本是一家制作古典紙牌的公司。
但他們從20世紀60年代跨足生產玩具,到70年代很有遠見地提早嗅到電視游戲器的前景,全力朝向電子游戲界發展。這家公司其實一點都不把自己的未來交給上天,反而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電玩之父跳出商機
在任天堂發展史中,一定要認識的靈魂人物是宮本茂,亦即“大金剛”、“超級瑪麗”等經典電玩的創造人。他被尊稱為“現代電玩之父”,去年被《時代雜志》選人亞洲英雄榜,還被法國政府正式頒發勛章為“瑪利奧男爵”,表揚他讓電動玩具成為電影與其它藝術創作來源的貢獻。
宮本茂于1977年以一個美術青年的身份進入任天堂,3年后與當年的任天堂開發部長橫井軍平一同設計出第一款掌上型電玩“大金剛”,當年他首創“劇情式”概念,游戲單純好玩,充滿趣味。“超級瑪麗”的游戲也正是從“大金剛”中一直跳一直跳,而跳出來的另一個超級傳奇。直到今天,“超級瑪麗兄弟”仍會在最新的Wii中以3D立體方式,重新吸引所有游戲愛好者回籠,
而宮本茂也創造了“動作角色扮演”的劇情式電動玩具,其中最著名的、被喻為電玩史上最杰出的巨作,是創作于1985年而不斷演變至今、充滿奇幻史詩風格的動作電玩“薩爾達系列”。宮本茂即使設計打斗式游戲,也充滿詩意與感性,他首創將劇情融入動作中,而不是出現一堆旁敘文字,角色的生命力也絕不是一堆數字,更常巧妙帶入環保與社會意識。至今為止,任天堂仍是唯一會對合作的軟件廠商進行“審查”的公司。
(責任編輯/袁紅)
海外星云 200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