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艷梅 孫長德
每年的春末夏初準備前期結束后。便進入準備后期和競賽期。競賽期的訓練工作抓得好壞、成功與否,都將直接影響隊員的比賽成績,就這一問題我想著重談談自己在二十幾年的訓練工作中,針對運動競賽期教練員應該怎樣安排訓練,講一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當競賽期臨近時,運動員可利用幾周時間做一點增強基本耐力訓練,因為提高基本耐力的過程是緩慢的、逐步的,需要幾個月才能取得顯著效果。這時的訓練重點必須放在提高跑的效率、速度感覺和無氧能力上。但是,訓練課必須有足夠的強度,以便保持他們的工作能力。還要為每周的比賽保存力量,總之,不可以有任何的松勁,這時教練員應清楚的告訴運動員,他可以做什么和準備做什么,但教練員必須使運動員避免訓練過度,所以這時訓練課設計一定要遵循下述原則:
1、提高和保持無氧耐力;
2、用和運動員能力相適應的不間斷的訓練來保持有氧耐力;
3、在訓練課中避免異常的和不必要的用力,盡可能防止受傷;
4、首要的是提高跑的效率和增強速度感覺。
總之,訓練課在不要過度用力的情況下強調速率訓練,由于在競賽期經常遇到比賽(市內中小學生運動會,地區運動會、省青少年田徑比賽等等),所以訓練課不要搞得象比賽時那樣使運動員很疲勞,訓練課的大部分是由快、間歇、跑組成,跑速要比比賽速度快一點,短或快間歇跑的訓練課每周不要多于二次,強度間歇跑或重復跑每周一次,輕松的持續跑安排在賽后的那一天。
對于競賽項目來說,比賽前一天的訓練課可以由通常的準備活動、幾次加速跑和整理活動組成訓練課,強度不要競賽時那么大,這樣運動員就能把身體和心理的努力直接用在重大比賽中。
多年來我們的短跨班在比賽期一直采用此種方法對運動員進行訓練,收到很好的比賽成績和從運動員身上直接反映出來的生理和心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