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小懿
在夏日兵家必爭的臺灣茶飲大戰中,一款以五月天、張韶涵、蕭亞軒、梁靜茹等一線偶像為代言人的法式果茶Le Tea,最近異軍突起,擠下“統一”、“味全”,成為這個夏天臺灣飲料類廣告主第一名。鮮為人知的是,這時髦產品的幕后推手,竟是老字號豐年果糖的董事長——石允文。
曾被綁不肯入鏡
46歲的石允文,擔任豐年豐和公司副董與董事長已14年,但神秘低調的他,從未曾在媒體上曝光,即使是產品發表會,他也躲在角落,只要有相機對準他,他立刻閃避,身旁還有員工隨時配合把他遮起來。為什么這么怕鏡頭?原來十幾年前,石允文曾被地方混混綁架勒贖3000萬元,最后他幸運脫逃,嫌犯被捕,但至今還是心有余悸。
然而,石允文掌舵的豐年果糖,卻是家喻戶曉,占據臺灣糖業市場的1/4,在果糖類市占率更高達37%,去年營業額約60億元,穩居民營糖業冠軍寶座,石允文個人身家則約有50億元。
由糖業跨入飲料市場,對石允文來說很自然,因為豐年早已為國際飲料大廠百事可樂等代工多年。“4年前我發現代工量一直下降,干脆自己做飲料,來彌補這個洞。”石允文說。根據ACNielsen統計,茶飲料占了飲料市場47%份額,是塊誘人大餅。
打廣告月砸千萬
雖出身傳統糖業,但石允文打廣告很大膽。20年前,沒有人會為了賣糖打電視廣告,“豐年”卻密集進攻,一句“豐年果糖——是好糖”的廣告曲,一炮而紅。那時石允文才念完碩士,奉母命回臺準備接班,打廣告就是他的提議,“我跟母親要錢,我們兩個人都沒概念,她隨口一句‘上廣告也不能太多嘛,一個月不能超過1000萬,結果我們成了全臺灣第二大廣告主。”石允文說。
現在,“光用明星代言飲料太窄了,我一并贊助演唱會、線上游戲、偶像劇,再配合活動;去年砸了1.8億元,今年要更多,我的做法都一樣,就是要鋪天蓋地、強迫灌輸,先砸5年再說。”
有趣的是,除了廣告行銷,“豐年”一切都很傳統,在臺南的辦公室里,用的竟是“石器時代”的DOS作業系統和點矩陣復印機,全公司僅二臺能上網的聯外電腦,專門收發e-mail,石允文自己還寫了監控軟件,不讓員工亂上網。
窮出身博覽群書
豐年豐和成立于1985年,石允文父親石水木早期經營大宗物資,買進黃豆制成白角油、黃豆油,再把剩下的豆渣賣給畜牧業者當飼料,后來因家族有心血管疾病遺傳,轉而跨入訴求健康的果糖行業。
“我小時家里很窮,爸媽國小畢業而已。”石允文說,“國小老師要家庭訪問,還嫌我家偏遠,瞧不起我們。”石允文很感慨,“20年后豐年成為百大制造業,我去美國念書是以美國玉米大買家身份申請簽證,口試一下就過。其中人情冷暖,太多太多。”
或許受童年經驗的影響,石允文做任何事都有股莫名的狠勁。他初一便讀完大英百科全書,直到現在仍每個月讀60份中英文雜志;“我老婆臨盆進產房前,要我讀一本60頁的生產手冊,我十幾分鐘讀完;她不信,要考我里面內容,我都答得出來。”他得意地說。
下手狠通路低頭
豐年果糖當紅時,另有一家四季果糖欲分食市場。有天,石允文發覺怎么好幾個月制糖原物料的進口數字都偏高,打聽之下,原來真有競爭者準備搶市,于是他偷偷把四季果糖才上架的貨全都買下來,連買一個月,然后做“買豐年果糖送四季果糖”的促銷,打得四季果糖走投無路,最后只好把整間公司賣給“豐年”。
前年底,臺灣通路龍頭7-11和全家便利商店拒絕Le Tea水蜜桃口味上架,嫌飲料沒特色、包裝不好看,口味太少。石允文心里火大,但他表面上不動聲色,拿出好幾百萬元獨家贊助臺北流行音樂節,要消費者憑Le Tea瓶外包裝換門票。這一招逼得7-11和“全家”回過頭來要求石允文讓LeTea上架。
愛書畫收藏成癡
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石允文是兩岸三地藝術品收藏界頗有名氣的收藏家。“我讀臺南一中時遇過黃君璧、臺靜農等老先生教書,也就喜歡上中國書畫。”
他專收從清朝嘉慶年間至今的近代中國繪畫,全部畫作超過6000幅,整體價值逾數十億元,對于海派畫家(清末民初中國沿海地區畫家,受西方影響大)作品特別專精。
“收藏跟我做生意是一樣的,就是要全面。我不是為理財收畫,我是從藝術史的觀點全面觀察、進而收藏,所以打從18歲買進第一幅畫,到現在沒賣過。”石允文滔滔不絕地說。
不只收藏,石允文也會書畫、攝影,還寫古文;最近Le Tea的公車廣告和平面廣告全都由他自己操刀,家中還有專業的印刷廠輸出設備。
盡管事業順遂,但石允文感嘆地說:“我人生有幾次轉折,一個是被綁架,另個是兩年前差點心肌梗塞而死。”他撿回一命,未料幾個月后,他唯一的弟弟在日本突發心肌梗塞去世,接著父親中風過世;那一年讓石允文徹底想通。“從那以后,我隨時都可以不當董事長,人生開心最重要。”
(責任編輯:袁紅)
海外星云 2007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