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生產的是大眾消費品,“超人”這個品牌,也許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超人在中國市場上電動剃須刀的占有率達到21%,并且已經連續10年位居自主品牌第一名。2005年,“超人”剃須刀全球銷量達660萬只,與飛利浦、博朗、松下并列全球四強,在德國和美國的市場占有率也分別達到了15%和10%,被國家統計局確認為“中國剃須刀第一品牌”。
樸素的掌門人
深藍色的休閑上衣,衣領上別著藍色的工作牌——要不是職務欄注明“董事長”,眼前這位帶著憨厚微笑的人,更像一位普通的“鄰家大叔”,很難跟一個行業國內“第一品牌”的掌門人聯系起來。
陪同記者前往的永康私營企業協會秘書長證實了記者的印象:1984年,國家剛允許私人以合作形式領取營業執照,應正就來登記注冊了,正是她給辦的手續。當年,這位小伙子一開口說話就要臉紅呢!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外表有些土氣的“鄰家大叔”,1983年,當電動剃須刀在大城市的大商場里都還是稀罕物的時候,就在毫無技術支持的情況下自己鼓搗生產剃須刀;1989年,當電影《超人》紅透半邊天的時候,他為自己企業取名“超人”并注冊商標,省下好多宣傳費;1992年他把產品廣告做上中央電視臺、前兩年他又聘請了兩位形象代言人——這在國內電動剃須刀行業都是首例。
第一次做剃須刀,慘敗收場
1983年,永康很多家庭作坊在做衡器配件,應正家五兄弟也都在外跑衡器配件銷售。
大哥在山西太原出差,發現在當地的百貨大樓,很多人排隊買電動剃須刀。經過上海時,大哥特意跑到上海第一百貨大樓,發現剃須刀也很搶手。大哥買回一個樣品,弟兄幾個一看,這個東西很先進,很好用啊!大家決定大干一場。
那時候跑衡器配件的銷售,出一次門一個月,能跑3000元業務,利潤是1500元,一年跑8次,能掙1萬多元。決定做剃須刀后,應正半個月跑了西安、貴陽、成都三個地方,一下子訂了4萬多元合同。兄弟幾個樂壞了。
好事多磨。1983年的永康,塑料加工工藝沒有優勢,很多零部件要到全國各地去采購,導致合同訂單無法按時交貨。好容易把貨發了出去,已經是8月份,隨著天氣變冷,剃須刀上的塑料配件遇冷變硬開裂……違約加上質量問題,訂貨的商家紛紛拒絕付款。這樣下去肯定是虧本,應家兄弟決定放棄。
兩分錢的刀片,贏來第一桶金
回頭做衡器,還能保證每年1萬多元的利潤,但是應家兄弟不愿意吃回頭草。應正和哥哥又出門去看市場,尋找可以做的新產品。
做了半年剃須刀,每到一個城市,應家兄弟自然而然地又去看剃須刀。在南京一家商場,應正看到有顧客跟營業員吵架:顧客在商場買了剃須刀,刀片鈍了想換刀片,可商場卻沒得賣。應正馬上跑到徐州、鄭州等城市商場核實,發現同樣的問題普遍存在,感到來戲了:刀片是五金配件,永康有優勢啊!雖然當時根本不知道刀片怎么做,但憑著“五金之鄉”的底氣,應正跟幾家大商場訂下了每副刀片0.25元的供貨合同。
回到永康,他馬上到當地農機廠找鉗工,把買回來的刀片樣品給他們看。讓應正大喜過望的是,對方表示可以做出來。回籠資金后一算賬,每副刀片的成本只要2分錢。這使應正成功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
再做剃須刀,三年做成老大
進口電動剃須刀牌子很多,型號規格都不一樣,為了標明哪種刀片適用于哪款剃須刀,應正的刀片包裝上配上了剃須刀生產廠家的牌子。1989年,日本日立公司認為應正侵犯了日立商標權。
官司輸了。除了一大筆罰款,應正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接下去怎么辦?刀片沒法再做了。“那就做整機,注冊自己的商標。”應正下了決心。
新成立的企業靠什么去打開市場?“人才。”1993年,應正跑到上海參加人才交流會。然而,當時人才一開口就問招人的是集體企業還是合資企業?如果是私營企業,根本就沒人問津。為了吸引人才,應正告訴應聘的人:我給你報銷車旅費,你去永康看看,就當去旅游一趟。
招攬到人才,銷售渠道打不開也是白搭。當時,這些日用品的主流銷售渠道,是各大百貨公司,結賬時間拖得很長,資金回籠很慢。“一年3000萬元銷售額,如果不創新銷售渠道,應收款可能就有2000萬元。”應正算了一筆賬:“如果我去各大城市自己租房子開店,房租1萬元,雇2名員工工資2萬元,發10萬元貨,拖欠的應收款,完全可以在全國建幾十個辦事處。”他很快在廣州、沈陽建立銷售點。獲得成功后,第二年,他又在全國建立了20多個辦事處。
由于起步比競爭對手晚,起初,應正采取的也是低價策略。隨著產品漸漸打開市場,應正決定提價。幾乎所有的經銷商都反對這種幾乎等于自殺的做法。應正自有高招。他給全國批發商停止供貨20多天,企業內卻仍按正常情況生產。全國各地銷售點都沒貨了,應正卻在央視大打廣告。經銷商急著催貨,應正順勢將價格一下子提高了20%。欲擒故縱,三年后的1995年底,超人剃須刀的單價、銷量開始全面超越同行。
專家點評(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越是不被重視,越是無人去做的行業,越容易成功。而且,起步時突破口越小越容易。應正兄弟從剃須刀配件做起,選對了突破口。但突破口僅僅是起步,停留在這一步,最終難免又被淘汰。所以,在突破之后仍然要向縱深發展,這就是制造剃須刀“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