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年代,無數的機會令人心動,一個偉大奇跡往往在一瞬間便打造而成;這也是一個冒險的年代,未知的風險又令每一個人不寒而畏,成功者往往在一瞬間灰飛煙滅。當我們還來不及預感,許多事情就已經悄悄發生。
人生總在看似失敗之處演繹出成功。命運在捉弄我們的同時也在安慰我們。
年初,本刊幾路記者親赴廣東、北京、川渝等地企業采訪,在這塊土地上,記者看到民營企業正經歷著轉型陣痛,有的企業全力拼搏、奮勇崛起,也有的陣痛蛻變、快速騰飛……
自己的人了解自己公司的文化和戰略肯定比外人更專業,但商業模式的制定一定是CEO的想法。創新是每位高層管理者的職責,它始于有意識地尋找機遇。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永遠有更多事情要做,永遠有更多事情應該做,永遠有更多事情應該做,要做的也永遠超過你生命的負荷。雖然趨利是企業生存的前提,但善良卻是企業長生的法寶。
面對每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擠滿的競爭者,那么后來者將如何取勝?無數營銷體驗證明,你若不是某類產品的第一,那么就應該找到或創造一類能使你成為市場“第一”的產品。一個新產品的市場開拓之際,就意味著是下一個世界名牌的誕生之時。誰的理想更高,誰就會飛得更遠。
急劇多變的市場環境,多樣化的市場機會,以及潛流涌動的市場危機對企業是機遇更是一種巨大挑戰。每一次搏殺之后,企業都留下市場本色對商業模式深深的烙印。對后來者來說,是設法在即成市場中分一塊蛋糕?還是在“紅海”中開創一個新天地?不難發現,眾多的企業都繳出了高昂的學費。正如《市場份額的神話》一書的作者理查德·彌尼特所說的那樣:市場份額不過是愚人的游戲而已。
其實,成功的關鍵不在于資金的多寡,更重要的是懂得抓準時機。在冷靜觀察和分析經濟走勢的同時,更要果敢作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