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法則之一:明年的今天你干什么
有一個故事,叫《明年的今天你干什么》,是講北京的一個私營業主,講他從被學校開除到成為一個成功者的故事。在很長的時間里,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大的感動,每個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很平凡的故事,但是當他們做出每一步選擇的時候,他們的決定又顯得那樣不平凡。
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向故事里的那個人一樣,多問問自己:“明年的今天你干什么。”不甘于平淡,不甘于現狀,永遠保持希望,保持對自己的一份恰到其份的壓力與逼迫,可能才有真正的創業沖動。
創業的真正魅力是求得自己的天空,在這樣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獲得充實的生活,充實的人生。那些沉迷于現在于安逸的人,那些從來不想“明年的今天我干什么”的人,是不會走上這樣一條路的。
創業法則之二:多交同道中人
現今的社會,已經不是孤膽英雄的時代,未來的世界越來越強調溝通與合作。創業更需要擴大自己的交往面。
對于創業者來說,起步總是艱難的。沒有方向,或者有了方向沒有條件,或者有了條件沒有膽氣,或者有了膽氣尚且需要等待時機……這是無可避免的,千萬放棄包打天下的念頭,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你的成功就來得容易的多。這種作用主要在于兩個方面:
首先是社會資源的集合:我們每個人的身后,都有屬于自己的社會資源。包括社會關系、社會影響、社會信息,甚至對這個社會的觀察、理解、體悟(千萬不要小看自己,這些東西真的可以成就商機)。一個人所占有的社會資源是有限的,幾個人的聚合,那就不只是社會資源的簡單疊加,而是幾何增長。比如對于對社會的認識、理解這一部分,幾個人在一起思維激蕩產生的新的思維成果是不可以估量的。

其次是心志的彼此激勵;一個人走路總歸孤單,儲足了勇氣上路似乎并不現實。創業之路最大的魅力就是他的曲折坎坷和不可逆轉,如果能找到幾個同道中人,大家鎖定一個共同的目標,彼此勉勵,彼此提攜,也許我們要樂觀得多,輕松得多。
在其他方面,比如風險共擔、機會增加、齊謀共劃等方面,合作創業同樣也有突出的優勢。
創業法則之三:雜貨鋪老板
某晚,去買電燈泡。不常買的東西往往就不知道哪里有賣。到了一間雜貨鋪,問店老板有沒有。店老板30多歲,是位男士。“沒得”他說“到路口,路口那家好像有,名字記不起來,拐過去第二家”。
我在他指的那家買到了燈泡,卻也在這里買到了一絲靈光。
我承認很多道理我們會說,卻不如店老板這樣做的自然而發自內心。
其實我的意思你明白,就是:以誠待人,以誠創業。
講到商人、生意,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精明,實際上真正的精明是誠心,誠信。不論我們的創業從何開始,我希望大家記住這一點。不要總因自己的一點小聰明而沾沾自喜。市場自有公道,帶著一顆歪了的心思創業的人,
心思有多歪,創業的前程就有多短。
創業法則之四:視學習為終生的職業
周日,去去久違的新華書店,聞到了久違的“書香”與“人味”交雜的味道。在那樣的環境中,竟然有一種歉疚。在一段時期里,我是很喜歡看書的,每天晚上吃完翻都要到家附近的書店泡一陣子。也許是看的多了,膽子大了,竟然不甘心起來,覺得該做一些事情了。但是現實中又沒有這樣的機會,于是就對看書反感起來,認為光捧書本是不行的,將苦惱的重心轉向沒有實踐“學識與才能”的機會上。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學習的機會是很多的,書本的學習是一種根本性的,除此之外,實踐、交友的過程中都是學習,甚至有的時候自我的思考、收益也是一種學習。不拘泥于形式,但是學習的心一定要沉下來、要誠起來!
不管我們怎樣開始自己的創業,學習都應該是早早開始并且一生不止的!我們的職業可能轉變,但是學習伴隨理想,應該是我們一生不變的職業!■
編輯:蘇坤樹 E-mail:sks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