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難,遠近皆有招
曾經有一份粗略的調查顯示;每天上海市有近千萬人苦于無處吃飯。在這千萬人中,白領們也是其中相當大一部分。盡管不少上海的商務樓都已實施后勤社會化,不再單獨設立食堂,但這些商務樓附近的餐館大多價位頗高,“性價比”不高但動輒幾十元的商務套餐,并不是每位白領每天都樂意承受的。
另一方面,即便是辦公樓內設有食堂也不一定受歡迎,畢竟眾口難調;街邊盒飯固然便宜但衛生問題總令人擔心:自己帶飯吧,既擔心“二次處理”令美食大打折扣,又怕被視為“老土”……因此,對于在商務樓里工作的大部分人來說,“我的午飯在哪里解決?”是一個經常讓人頭疼的問題。
白領們的就餐危機,卻成了眾多“有識之士”眼中的商機——許多便利店便瞅準了這一點向寫字樓大舉進發。由于便利店中的即食食品食用方便,品種豐富,其衛生情況令人放心,而且價格也非常“親民”,因此受到白領們的廣泛歡迎。
據了解,羅森便利是上海首家開進寫字樓的便利店。1998年率先進入寫字樓浦東匯豐大廈后,2003年又開進了本市最高寫字樓金茂大廈,此后又陸續開進滬上眾多知名的寫字樓。截至去年年底,羅森便利在中高檔寫字樓的門店已有56家,占到其門店總數的兩成。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將便利店開進寫字樓是對其經營模式的大膽創新,事實證明,此舉相當成功。首先,它確實有效地解決了眾多白領的吃飯問題,提供給他們相對便宜可口的食品;其次,相比開在外面70—100多平方米的門店面積,進駐寫字樓的便利店一般只有40平方米左右的大小,但能換取目標客戶群的高度集中,這樣就在大幅減少租金支出的基礎上,增加了門店的盈利比例。
那些路程相對較遠、規模較大的美食城,也開始不甘寂寞起來,雖然不能把自己的門店開到寫字樓里做生意,但一樣可以把客人“搶”過來。
最近,每天中午11時半至下午1時半,兩部30座的巴土頻繁穿梭于陸家嘴10余幢商務樓之間,把那些為午飯發愁的白領們接到正大廣場“美食城”用餐,然后再負責把他們送回去。陸家嘴白領免費“午餐巴士”至今開通一周余,平均每天吸引300人次集中到正大廣場內就餐,由此也形成了一批固定“吃客”。
小店鋪主打“特色”招牌
出入寫字樓、尤其是甲級寫字樓的女性白領們都非常注重服飾搭配,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從衣服、手袋到飾物,每一件搭配都充滿個性化,而且還要夠新潮夠時尚。然而,繁忙的工作決定了她們沒有太多時間去購物商場挑選服飾,但街邊的小店分布太過零星,也未必有符合心意的物品。于是,就有人獨辟蹊徑在寫字樓內開了一家小店,將樓內的白領們鎖定為目標客戶群,專門經營服裝和配飾。
店主夏小姐曾經在一家意大利服裝公司工作,對時尚有著敏銳的觸覺,在開這間服飾店時對選址做了一番精心籌劃。她表示,自己是偶爾在雜志上看到在歐美和香港,“樓上店”十分流行,不少人還在家里開店做生意,于是靈機一動,將服飾店開進了寫字樓。
但是那么多的寫字樓,到底進駐哪一棟才能吸引最大的客流量、獲得最大的盈利呢?夏小姐對此也頗有一番心得:“我曾經聽朋友說,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世界各地開分店時,選址都是經過科學調研后才確定的,因為他們對客流量和交通便利情況等,都制定有嚴格的指標。于是,我就在鬧市區某棟底樓開有肯德基的寫字樓上租了一間辦公室,開了我的店鋪,成本遠遠低于臨街商鋪。”
在確定店址之后,夏小姐就開始對進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她發現該棟寫字樓內日本和韓國公司占了絕大多數,而這些公司內又以女性員工居多,想到日韓之風近年來在中國頗熱,夏小姐立即將店內經營的服飾定為日韓風格的。
很快,這家服飾店就成了整棟商務樓內最熱鬧的休閑處,也形成了一批固定客源。此外,附近其他寫字樓內的白領聽聞后也會在中午休息時來店內選購,小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目前,開進寫字樓的小店也開始多了起來,這些有著獨特經營特色的店鋪往往受到白領們的極大歡迎,成為大家工作之余放松休閑的好地方。
白領集體打針防流感
這幾天,好幾家跨國公司駐上海總部忙著辦一件事——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上門為員工接種流感疫苗,打針預防流感如今也成為都市白領一大“流行”。
一些跨國企業之所以組織員工接種流感疫苗,其實也是為自家企業管理成本算賬。一般來說,打流感預防針每人花費幾十元,但現在很多企業用人“一個蘿卜一個坑”,一旦出現流感患者,就可能會造成人手緊缺,進而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而且,現在很多采用中央空調系統的商務樓內單位眾多,有的單位沒有明確要求流感患者休息,一旦有人發病,流感病毒容易通過中央空調系統廣為傳播,因此為預防萬一,索性給全體員工接種流感疫苗。
如今的白領開始越來越關注自身健康,許多針對白領的保健服務隨之跟進。
比如,上海靜安街道結合健康社區創建,在商務樓宇中全面實行計劃生育服務,達到社區全覆蓋。他們在恒隆廣場商務中心等地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為南京西路社區29幢樓宇的白領員工提供“醫療健康為您服務”、“生殖健康悄悄話”等各項服務:邀請靜安區婦嬰保健院、公惠醫院等各科專家和醫務人員到現場為白領們解答醫療健康、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問題:探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免費提供了量血壓、測血型、頸部按摩、中醫保健、口腔保健等服務,解決白領在高收入的背后隱藏的健康隱患。
培訓商機,拉丁舞最熱
在傳統消費令不少商家獲得可觀收入的同時,各式各樣的培訓班也將目光瞄準了資金實力可觀、又渴望充實自身的白領們英語培訓、形象培訓、瑜伽培訓、廚藝培訓、插花培訓……然而細細琢磨一下,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培訓無不是在當時的社會熱點之下受到大家的狂熱追捧的。那么現階段,白領中最流行的是何種“充電”形式呢?毫無疑問,答案只有一個——拉丁舞培訓。
自上海電視臺主持人版《舞林大會》掀起一股市民學舞、跳舞熱之后,全國版《舞林大會》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越來越多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喜歡上了跳舞,舞蹈商機也隨之“復活”。據悉,這一空前的“舞蹈熱”已經使目前申城的舞蹈培訓班遍地開花,一個月幾百甚至上千元不等的培訓費用絲毫不影響學舞的人成倍增加,舞鞋、服裝這些必不可少的“裝備”也出現了銷量激增的現象。目光銳利的商家就抓住了這個熱點,將培訓班開到了商務樓附近,為白領們提供極大的方便。
在徐家匯多幢商務樓附近的一個拉丁舞培訓班內,記者看見,兩間不足30平方米內共有將近40位學員正跟著舞蹈老師扭動身子,學習拉丁舞基本動作。旁邊的小辦公室外張貼著各個培訓班的授課內容和時間,其中平日晚上和雙休日的課程已全部爆滿,而辦公室內前來咨詢的白領依舊絡繹不絕。據介紹,近幾個月報名學舞的人差不多每月有三、四百人,是過去的好幾倍。在目前所有報名者中,有將近9成為白領年輕女性。一位剛從舞蹈工作室出來的年輕女性告訴記者,“我們公司就在旁邊大樓里,現在好幾個同事都在這里報名學拉丁,不但鍛煉身體,還能保持身材。拉丁舞一直以來就以熱情奔放、形式多樣而著稱,白領學習這種富有激情的舞蹈,能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得到發泄和放松。”
在這家培訓機構旁還專門設有舞蹈用品專賣店,為學員們提供了一站式服務,經營者在賺取了培訓費的同時還將舞蹈用品的盈利一并收入囊中,讓人不得不佩服其精明的商業頭腦。據介紹,來購買用品的大多為女性,因為男性在舞蹈過程中對于專業用具的要求并不高。這幾個月,女士拉丁舞鞋的銷售情況最好,每雙售價約在130到150元,銷售額比之前多出2—3成。此外,舞蹈表演服的租賃也受到廣泛歡迎。
由此看來,選取社會“熱點”吸引眾多白領確實能為商家帶來可觀的收入,因為白領們對“熱點”關注程度相對較高,而“熱點”往往能引發大商機。